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新史学与中国早期社会理论的形成——以陈黻宸的“民史”观为例
  • [摘要]近代中国社会学的产生不仅受戊戌维新时期“西学东渐”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思想和社会传统自身发育的产物。本文以内在视角出发,通过回到地方史和地域学术传统之中,呈现近代永嘉学人陈黻宸思想的产生与中国社会结构、机制及其历史脉络的关联。这一考察将发现,陈黻宸“民史”观的形成与19世纪中叶以来浙江文人群体的经世传统密不可分。在融合永嘉经制学、陆王心学和章学诚史学,并吸收西方实证主义史学和经验论传统的基础上,陈黻宸赋予了经学典范价值以新的解释,提出以“民史”为核心的总体社会科学学说。这一总体社会科学体系呈现了近代经世...
  • 作者:

    侯俊丹

  • 全文[ PDF 2534.0 KB ] 2014.29(4)  共有 2025 人次浏览
  • 西方建构主义社会学的基本脉络与问题
  • [摘要]与实证主义和实在论所主导的社会学思想相对立,在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中存在着一股建构主义的思潮。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相对倾向于主体视角的早期阶段,后结构主义阶段,以及反对主客体二元论的阶段;充分体现了西方建构主义社会学在主客体二元论问题上的严重分歧。但尽管如此,它们还是不同程度地接受了相对主义的影响,从而共同反对绝对主义的形而上学。这表明西方社会学的建构主义思潮是由各种相似和差异所构成的复杂现象,揭示其中的历史纷争和理论意义、澄清其中所包含的矛盾和问题正是本文的意图所在。本文指出,如何走出笛卡尔的主客...
  • 作者:

    郑震

  • 全文[ PDF 2540.0 KB ] 2014.29(5)  共有 2916 人次浏览
  • 家庭结构的持续与变迁——海峡两岸老年人居住安排的比较
  • [摘要]本文以本世纪初在大陆东部、南部沿海与台湾地区进行的家庭动态调查为基础,建构主样本老年父母与子女同住的数据,分析两代同住现象。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大陆东南沿海与台湾地区社会转型性质虽有不同,代间同住仍反映父系原则,惟大陆东南沿海地区与女儿同住及未与已婚子女同住倾向高于台湾地区,且较受老年人需求的影响。第二,由于大陆特殊的城乡政策,显示出较台湾地区更强的城乡差异;不过大陆东南沿海乡村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低于台湾地区的都市和乡村。第三,大陆东南沿海乡村务农比例高于台湾地区,但在公部门工作的比例也较高,反映公部门...
  • 作者:章英华 于若蓉
  • 全文[ PDF 2021.0 KB ] 2014.29(3)  共有 3169 人次浏览
  • 双重脱嵌与新生代农民工的阶级形成
  • [摘要]本文将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守经历放在嵌入性视角下进行考察,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同时脱嵌于乡村与城市社会的特点,且“双重脱嵌”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留守经历导致新生代工人脱嵌于乡村社会,而这一主体性伴随其进入城市,导致其脱嵌于城市的劳动现场。双重脱嵌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处于持续不断的流动与漂泊状态,从而使得自为意义上的阶级形成面临重重困境。在此基础上,本文与“工厂政体”和“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两种工人阶级形成的解释逻辑展开了对话,指出工人阶级的形成还需要考虑具体历史情境下的重新嵌入问题。 
  • 作者:黄斌欢
  • 全文[ PDF 1844.0 KB ] 2014.29(2)  共有 3392 人次浏览
  • 亲属法与新社会——陶希圣的亲属法研究及其社会史基础
  • [摘要]家庭及亲属结构中的社会关系始终是百年来中国社会改造的焦点,从晚清的礼法之争到当前的婚姻法争论,皆昭示着此问题的复杂性。民初社会学家陶希圣敏锐地把握住了亲属法这一关键环节,开创性地进行了亲属法的社会史研究,提出从家制变革的角度建设现代社会的思路。沿着晚清法律变革的线索和严复开启的群学道路,他力图通过打破一本主义的宗法家族,树立生存权体系的亲属法,以此把家变成独立人格的养成所,为现代国家提供合格公民。 
  • 作者:白中林
  • 全文[ PDF 2441.0 KB ] 2014.29(6)  共有 2250 人次浏览
  • 论断与学理——陆学艺先生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不协调性分析
  • [摘要]本文对陆学艺先生有关社会与经济发展不协调性论断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与这一分析有关,目前社会科学中流行的分析路径是系统功能理论和社会均衡理论,但陆学艺的分析不能简单地纳入这两条路径中的任何一条。本文解析了他的研究中有关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性的6个内涵,并对其中可能的学术发展空间和问题进行了探讨。
  • 作者:刘世定
  • 全文[ PDF 1298.0 KB ] 2014.29(3)  共有 1890 人次浏览
  • 皇权、封建与丰产——晋祠诸神的历史、神话与隐喻的人类学研究
  • [摘要]从北宋到清朝初年,晋祠内圣母、唐叔虞和水母分别作为皇权、儒家官僚和乡民社会各自崇奉的神灵,在祭祀和庙宇修缮上展开了一系列的争夺。本文通过描述这一具体的历史进程,与列文森关于儒教中国中皇权与儒家官僚关系的看法展开对话,提出儒家官僚的春秋理想与皇权的大一统追求之间的张力使这两者不可能在反封建的基础上达成合作,而是应该将乡民社会考虑进来,在宗法制度和丰产祈求的共同主导下看待传统中国的结构。
  • 作者:张亚辉
  • 全文[ PDF 2136.0 KB ] 2014.29(1)  共有 2649 人次浏览
  • 趣味、思虑与身体:卢梭论民情与现代个体的关系
  • [摘要]涂尔干把卢梭当作社会理论的重要开端,理由是卢梭发现了社会秩序具有“自成一类”的特征。不过,基于“民情”(moeurs)这一概念的双重特征,我们需要继续追问个体与民情风尚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复杂关系。正是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卢梭以批判和警示的方式展现了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从“趣味”、“思虑”和“身体”三个方面,卢梭揭示了民情在失去个体精神的支持时会面临的危机,同时,这一危机也是现代个体本身的危机。
  • 作者:

    张国旺

  • 全文[ PDF 1896.0 KB ] 2014.29(4)  共有 2611 人次浏览
  • 台湾地区家庭代间关系的持续与改变——资源与规范的交互作用
  • [摘要]在快速社会变迁下,华人家庭代间关系的持续与改变能相当程度地反映华人家庭动态进程。本文以台湾地区家庭为例,使用“台湾社会变迁调查”资料,从三个方面来探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降台湾地区家庭代间关系的发展。本文首先描绘奉养态度和孝道观念作为影响代间关系之核心价值观的长期变迁趋势及其意涵;其次以成年子女为中心,考察其与上一代父母及下一代成年子女间在金钱给予、劳务提供、情感支持上的代间交换模式;最后检视成年子女和父母间之代间交换如何受到个人资源与文化规范及其交互作用之影响。分析证实,父系规范持续实践于台湾地区的...
  • 作者:伊庆春
  • 全文[ PDF 3375.0 KB ] 2014.29(3)  共有 3073 人次浏览
  • 包买制:历史沿革及其理论意义
  • [摘要]包买制普遍地出现在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但历来的理论传统只是把它当做经济和社会转型当中的一种过渡现象。本文不仅回顾了包买制在西方工业化时期和中国清末民初的发展,而且通过对来料加工的描述和分析,指明了包买制并未在现代化的转型中终结,反而成为了工厂制度的重要补充。就包买制中所蕴含的乡村工业化和农民合作等问题,既有的研究并没有给出特别恰当的解释。要对包买制有充分的理解,必须对其具体运作方式和其背后所隐含的经济伦理都有细致的分析。对来料加工这样一种围绕着社会关系而运作的生产方式进行进一步研究,不仅将有助于解答...
  • 作者:傅春晖
  • 全文[ PDF 2855.0 KB ] 2014.29(2)  共有 3252 人次浏览
  • 《小城镇大问题》与当前的城镇化发展
  • [摘要]在当前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回顾总结著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中国小城镇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费先生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和农工相辅的历史传统,提出乡村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路径选择,有三个特点:一是以“志在富民”为根本目标,探索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工业化进程;二是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探索优先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道路;三是以经济的体系化良性运行为核心,探索区域经济共同体合理布局的发展模式。
  • 作者:沈关宝
  • 全文[ PDF 979.0 KB ] 2014.29(1)  共有 2323 人次浏览
  • 蒂利的历史社会科学——从结构还原论到关系实在论
  • [摘要]查尔斯·蒂利长达半个世纪的学术研究映衬了美国社会学在过去50年的一对充满张力的核心概念:结构与能动。受巴灵顿·摩尔的影响,蒂利的早期研究具有浓厚的静态结构主义色彩,呈现出结构还原论的特点。中期的蒂利逐渐开始重视社会群体的历史能动性,并提出了“剧目”概念,但缺乏对应的理论工具。20世纪90年代社会科学的“文化转向”迫使蒂利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论,重视社会关系对社会结构的形塑作用。晚年的蒂利以本体论上的关系实在论和方法论上的社会机制成功地将结构和能动之间的辩证关系加以理论化,这具体体现在他致力于系统阐述的“抗争剧目”...
  • 作者:李钧鹏
  • 全文[ PDF 2356.0 KB ] 2014.29(5)  共有 3022 人次浏览
  • 英语学术界的乡村转型研究
  • [摘要]英语学术界的乡村社会学与乡村研究并未消失或停滞。根据在Rural Sociology,Journal of Rural Studies,Sociologia Ruralis这三种英文期刊上发表的文献,乡村社会研究在最近30多年来大体经历了从现代主义到新乡村社会学、再到乡村研究文化转向的流变;除了各类具体论题外,围绕何谓乡村而形成的实体论与建构论,围绕什么是乡村转型而提出的生产主义与后生产主义的辩论,以及关于农村和农村研究的去农业化、去社区化的争议,都值得注意和玩味。
  • 作者:毛丹 王萍
  • 全文[ PDF 2157.0 KB ] 2014.29(1)  共有 3067 人次浏览
  • “主位诉求”的志愿服务模式探究——以流动儿童为例
  • [摘要]在我国发展了30余年的志愿服务仍处于立法缺乏、规范不足、管理不善的多元探索阶段。针对这些问题,人类学强调对于主体的尊重和发展,与服务对象一起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理论应用和建构。本研究以流动儿童为例,基于3年的大学生支教田野,发展出一套原创的志愿服务模式,“主位诉求”是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发展出适合流动儿童诉求的“递进”行动策略,并采用志愿者参与观察、儿童后测日记与课堂小短剧、儿童所拍照片与“心里话”信箱的“三角验证法”确保“主位诉求”的信度和持续发展。藉由实践人类学研究,希望为我国志愿服务体系提供方法论参考,并...
  • 作者:富晓星 刘上 陈玉佩
  • 全文[ PDF 2332.0 KB ] 2014.29(4)  共有 3169 人次浏览
  • 活力释放与秩序规制——浙江义乌市场治理经验研究
  • [摘要]本研究从政府发展战略入手,以浙江义乌为协调型市场个案,呈现和分析了活力释放与秩序规制的关系:1982年“四个允许”政策表明政府对农民经商的被动“回应”;1984年“兴商建县”战略体现了政府对市场活力的主动激发;1992年“划行归市”战略体现了政府对市场外在秩序的规制;2000年起以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等为核心的名城战略体现了政府对市场全方位的系统规制。总体变迁表明政府对市场活力释放与秩序规制的协调治理是市场成功的经验密码。
  • 作者:

    刘成斌

  • 全文[ PDF 2275.0 KB ] 2014.29(6)  共有 2366 人次浏览
  • “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的学术路线——怀念与学习陆学艺先生
  • [摘要]陆学艺对中国社会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他坚持了一条“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的学术路线。这条学术路线,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社会学所面对的中西、古今、理实(理论与经验)、学用(学术与应用)问题。明确了这些基本关系,社会学中国化的关键就抓住了,中国社会学的发展道路就明确了,就能够发展成为一门直面中国问题,运用适合中国的概念,得出对中国有用的结论,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方案,促进中国富强、民主、和谐的“富民学”、“强国学”。
  • 作者:

    景天魁

  • 全文[ PDF 1611.0 KB ] 2014.29(3)  共有 2278 人次浏览
  • 城市中年子女赡养的孝道行为标准与观念
  • [摘要]通过访谈和实验研究发现,城市中年子女将同龄人中多数人的赡养孝行视为孝行标准。他们认为选择机构养老方式赡养父母的孝行水平较低,需要采用补偿视角和获益视角的努力获取与同龄人横向比较的心理平衡,通过降低自己的未来孝道期待获取纵向上的代际互惠平衡。这些人当前感知的孝行标准虽然较高,但预期孝行标准则呈下降趋势,于是其赡养老人的行为意愿、相关情感和认知评价都会通过接受机构养老来使孝道观发生变化。
  • 作者:李琬予 寇彧 李贞
  • 全文[ PDF 2392.0 KB ] 2014.29(3)  共有 2744 人次浏览
  • 连锁董事网:研究回顾与反思
  • [摘要]连锁董事网是一种重要的组织间关系网络,随着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它在中国的商业网络中也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组织现象。连锁董事网对理解公司治理、公司绩效、资本家阶级凝聚、商业精英政治行动的统一性等议题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与连锁董事网的影响后果和形成机制相关的研究文献,指出以往的研究缺少对网络所依托制度背景的关注。未来的连锁董事网研究应充分考虑网络形成和演化的政治经济背景。
  • 作者:

    马磊

  • 全文[ PDF 2179.0 KB ] 2014.29(1)  共有 2235 人次浏览
  • 后专业化时代的社会工作及其借鉴意义
  •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工作开始反思批判专业化过程导致的权力关系和专业效果问题。这个反思批判力量促使社会工作沿着去专业权威、去科技理性、去病态治疗、去学科规训4个维度发展出不同的实务模式。20世纪90年代社会工作进入后专业化时代。后专业化时代的西方社会工作虽然依然纠缠于实证主义与反思实践理论乃至后现代主义范式之间,但却打破了专业主义与管理主义的冲突,走向了多元竞争的繁荣发展态势。这对当前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模式不无借鉴意义。
  • 作者:郭伟和
  • 全文[ PDF 2204.0 KB ] 2014.29(5)  共有 2891 人次浏览
  • 美国灾难社会学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摘要]近年来,中国境内和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大规模灾难引起公共领域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国内社会学界对灾难问题鲜有研究。本文着重从学科发展的知识社会学角度,回顾和评论美国灾难社会学的缘起、主要议题、近年来的反思和教训,借此指出其对中国灾害研究的启示。美国灾难社会学受“军方订单式”研究模式的影响,出现了过度实用化、经费依赖、远离主流社会学等问题,“政策社会学”过度发展而“专业社会学”和“公共社会学”发展不足。与史学、人类学、社会工作等学科中的灾难研究相比,灾难社会学研究在中国尚未起步,在未来发展中,应注...
  • 作者:孙中伟 徐彬
  • 全文[ PDF 2282.0 KB ] 2014.29(2)  共有 2951 人次浏览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