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内部晋升还是外部聘任?——组织规模与企业补缺路径的选择
- [摘要]本文聚焦于企业空职补缺选择悖论的形成机制,力图解释企业如何突破专用性人力资本约束和雇员议价能力的对抗,以实现雇佣关系由封闭向开放的重构机制。研究认为,一方面,企业面临的专用性人力资本约束以及雇主与雇员间的议价能力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劳动力市场类型,进而影响了企业在补缺路径上的选择;另一方面,组织规模会显著影响企业中的专业性人力资本约束与议价能力结构,从而使得企业的补缺路径选择随规模的增大呈现非线性变化。
- 作者:
石磊、李路路、赵忠
- 全文[ PDF 1558.0 KB ] 2019.34(3) 共有 15080 人次浏览
|
|
- 从“一元垄断”到“二元垄断”——土地开发中的地方政府行为机制研究
- [摘要]在城市化背景下,学界关注市/县政府如何垄断土地开发收益,并发展出了“一元垄断”理论。在实践中,基层政府以违规开发突破了上级政府的垄断,使上级治理失效,从而形塑了“二元垄断”的格局。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二元垄断”具有稳定的制度逻辑:土地管理体制与地方发展环境不兼容,以及由此诱发的上级政府对土地开发权的控制,是基层政府实施违规开发的原因。上级政府受到的合法性约束和风险约束、上级对下级的关系依赖则软化了上级的治理行动。由此,基层政府成为除上级政府之外的垄断者。“二元垄断”不仅更为深入地揭示了土地开...
- 作者:
陈颀
- 全文[ PDF 1463.0 KB ] 2019.34(2) 共有 3575 人次浏览
|
|
- 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70年
-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几乎从零点起步,经历了完全由政治主导的阶级理论逐步走向理论取向多元、主题视角多维度和多层面、研究方法实证导向、关注现实问题和政策效应的严谨深入的学术研究。我国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既受到西方社会分层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影响,同时也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其理论取向、研究议题和关注焦点紧紧追随中国社会变迁的进程,直接反映现实社会中重大的社会分化现象及其演变。
- 作者:
李春玲
- 全文[ PDF 1322.0 KB ] 2019.34(6) 共有 4014 人次浏览
|
|
- 移动互联时代的规训与区分——对健身实践的社会学考察
- [摘要]本文以时下流行的健身运动及国内某健身软件为切入点,在回溯福柯规训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的文明化研究与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消费研究的理论成果,力图揭示在移动互联社会与消费社会双重发展背景之下一种新的身体规训机制的形成:一方面是外在规训的升级,包括流动性与可见性的空间策略、线性与节奏化的时间策略以及知识化策略;另一方面则是有别于福柯所讨论的一种积极的自我规训的形成。健身作为一种独特的消费实践,促使实践者在追求区分地位的同时,也实践着新的自我规训,符码操持、时间消费...
- 作者:
唐军、谢子龙
- 全文[ PDF 1461.0 KB ] 2019.34(1) 共有 7625 人次浏览
|
|
- 论我国新时代积极稳妥的社会政策方向
- [摘要]在新时代里如何落实中央提出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与共享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社会政策面临的重大议题。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存在的民生短板和社会政策面临的挑战,提出提升社会政策的目标在于处理好福利与市场、国家与家庭、政府与社会这三对关系,认为在新时代发展积极稳妥的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应包括协调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坚持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最后,本文讨论了积极稳妥的社会政策的重要任务,分析合理确定总体福利水平、提高社会政策的均等化和公平性、优化社会政策结构、加强福利需要调研及社会政策宣讲等具体行动的...
- 作者:
关信平
- 全文[ PDF 1259.0 KB ] 2019.34(4) 共有 2747 人次浏览
|
|
- 新时代中国社会政策的特点与走向
- [摘要]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民生工作新思路。这标志着中国社会政策由碎片化、均等化和追求全方位推进的时期,进入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并强调共建共享的新时期。本文首先探讨这个思路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并分析其中蕴含的相关理念及其形成过程中的国际、国内现实基础。进而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说明我国践行新时代社会政策的效果,并结合现阶段经济社会的主要结构性矛盾和新产业革命的需要,提出社会政策仍然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共建共享的思路。最后,本文对未来社会政策提...
- 作者:
贡森、李秉勤
- 全文[ PDF 1287.0 KB ] 2019.34(4) 共有 3935 人次浏览
|
|
- 灵活雇佣与学术资本主义——在美中国高技术移民的依附性困境研究
-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在过去四十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对在美中国高技术移民的深度访谈,本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移民在美国劳动力市场中面临着诸多结构性限制,而这些结构性限制根源于美国劳动力市场中雇佣关系灵活性的全面增加。更重要的是,中国高技术移民对雇主的依附性更加大了他们的劳动力市场风险。本文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全球劳动力市场上资本与劳动力的流动趋势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 作者:
张洪
- 全文[ PDF 1365.0 KB ] 2019.34(6) 共有 3118 人次浏览
|
|
- 棚户区改造与新型社区建设——四种低收入者住区的比较研究
- [摘要]2005年开启的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彻底改变了中国城市低收入者的人居环境,同时引发了城镇社区巨变,超过一亿人居住的棚改新区成为中国城镇新的社区类型。本文首先概述棚户区改造的时空演进特征与类型特征;基于四类棚户区改造案例的实地调研,阐述了棚户区改造前的城市社会断裂与棚改新区低收入者居住阶层地位的上升流动,并提炼出棚改新区作为中国新型社区的整体性特征;进而提出重塑社区的“根”与“魂”,以实现城市低收入者“去棚户化”、融入城市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 作者:
李国庆
- 全文[ PDF 1388.0 KB ] 2019.34(5) 共有 3728 人次浏览
|
|
- 风险分担规则何以不确定——地方金融治理的社会学分析
- [摘要]本文讨论地方金融治理中的风险分担规则不确定问题,即有关金融交易风险由谁分担、如何分担和分担依据等的规则在实际运行中为什么难以确定。研究表明,宏观层面的制度矛盾是微观层面规则不确定的结构性根源。制度矛盾通过思想观念和物质利益两个层面,赋予微观行动者具有冲突性的合法性理据和利益驱动力,诱发投资者、地方政府、中介机构之间关于风险分担规则的规范博弈与利益博弈,导致风险自担规则与风险共担规则的竞争格局;博弈过程中,多重合法性宣称以及多重角力机制的搭配组合,使得实际运行的风险分担规则呈现出不确定状态。
- 作者:
向静林、邱泽奇、张翔
- 全文[ PDF 1569.0 KB ] 2019.34(3) 共有 2817 人次浏览
|
|
- 社会治安的政治定位与调控中的社会秩序——当代中国警务运行机理的解释框架
- [摘要]当代中国的政治社会秩序问题和“稳定的奇迹”激发了学界对国家强制机构的浓厚兴趣。然而,中国警务运行机理的“黑箱”尚未完全打开。针对五个公安部门的访谈表明:执政党对中国式警务的政治属性并不隐晦。社会治安的政治定位使公安部门的地位、编制和经费获得相对倾斜。公安部门则通过动员、整合和渗透等组织技术以及户籍与分类管理、信息技术与网格化管理、目标责任制等技术治理机制支撑“调控中的社会秩序”,以回应社会稳定挑战。如是,以“治安的政治定位”和“调控中的社会秩序”为核心的警务运行机理塑造了“中国特色的平安之路”。
- 作者:
杨志云
- 全文[ PDF 1708.0 KB ] 2019.34(2) 共有 3762 人次浏览
|
|
- 企业工会、地区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工资率
- [摘要]本研究借鉴制度社会学理论,论证中国企业工会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的工资率,并强调企业工会的这一作用受其所在地区的两大制度环境因素影响,即政府的自主性和法制水平。研究指出,地方政府的自主性越强,越有意愿和能力推动绩效目标,从而促使工会协助工人更多地服从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法制发展为工人运用法律进行个体维权提供了更多的合法机会,加强了工人对司法机构的信任,因此法律维权在一定程度上会替代工会维权。基于2012年全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本研究验证了这些假设。本研究推进了对于影响企业工会作用的制度机...
- 作者:
陈宗仕、张建君
- 全文[ PDF 1561.0 KB ] 2019.34(4) 共有 2428 人次浏览
|
|
- 从“人格崇拜”到“自主自我”——社会的心理学化与心灵治理
- [摘要]为究明现代人缘何关注自我心灵、认可心理治疗,本文对相关的社会理论展开了考察,并探讨了心理学化社会的心灵治理。基于“人格崇拜”,现代社会令个体树立起“人格神圣”的观念。而仪式行为互动论则进一步将世俗化社会中的个体自我神圣化。情感社会学综合了前两者之说,继而在人格、脸面的基础上开启了更具抽象意义的心灵神圣观。但是心灵神圣同时伴随着心理危机,作为重建个体与社会互动秩序的存在,心理治疗不只是解放心灵,还兼具对心灵的规训。为超越解放与规训的二元对立,实现“心灵解放”,心灵治理指向了塑造具有“自主自我”的现...
- 作者:
杨锃
- 全文[ PDF 1519.0 KB ] 2019.34(1) 共有 5022 人次浏览
|
|
- 互联网企业社会信任生产的动力机制研究
- [摘要]本文以互联网家装平台“土巴兔”为例,分析技术服务类商品的信任建构,并与淘宝和京东模式进行对比。本文认为,互联网企业的信任生产机制的实质是变革关系结构,给信任关系中的弱者赋权赋能。其根本原因在于互联网“泛在”技术和“脱域”事实导致经济活动参与方的数量和结构发生改变,在扩大的整体市场中,由于竞争加剧,卖方自主性下降,买方的经济价值则因整合而被放大。牟利动机使企业的创新行为得到激发,催生了社会信任,促进了市场繁荣。
- 作者:
郑丹丹
- 全文[ PDF 1431.0 KB ] 2019.34(6) 共有 2643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