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选择、职业发展与农民工同乡聚集的收入效应研究
- [摘要]本文基于2010年珠三角和长三角外来务工者调查的数据,利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克服自选择导致的估计偏误,分析不同类型的同乡聚集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同乡聚集对农民工收入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选择效应上呈现双向强化特征,即无论是聚集者还是非聚集者均选择了增进自身利益的工作类型;(3)基于初职与现职阶段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聚集类型在农民工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收入效应呈现不同的趋势。
- 作者:
魏万青
- 全文[ PDF 2140.0 KB ] 2016.31(5) 共有 3754 人次浏览
|
|
- 土地经营规模与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基于全国31个省887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
- [摘要]本文使用全国31省“千村”的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在农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充分的条件下土地禀赋对农户子女教育年限选择的影响,发现土地禀赋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渠道交互影响教育决策。对于目前在农村的大多数家庭,土地禀赋对教育投资的替代效应占主导地位。并且家庭土地面积、劳动力教育水平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区间差异,只有在家庭土地面积的对数高于门限值2014时,土地禀赋和教育投入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更有效地提高农户家庭收入。中国农村平均土地经营规模化还没有达到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
- 作者:
杨晔、徐研
- 全文[ PDF 2135.0 KB ] 2016.31(6) 共有 4945 人次浏览
|
|
- 地区差异还是行业差异?——双重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收入不平等
- [摘要]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及相应区县和行业统计资料,通过拟合交叉分类多层模型,考察地区和行业双重分割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都是导致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来源,二者合计约解释了样本中个人收入差异的1/5;与地区差异相比,行业差异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更大。在考虑了诸多个体特征和人力资本状况的影响后,地区人均GDP和人均受教育年限对个人收入仍具有普惠性的促进效应,不同产业从业者的收入仍存在明显差距。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地区和行业因素导致个人收入分化的作用机制...
- 作者:齐亚强;梁童心
- 全文[ PDF 8338.0 KB ] 2016.31(1) 共有 5091 人次浏览
|
|
- “刚”的人生态度与新知识分子——梁漱溟早期论中国文化的路向
- [摘要]近代中国面临社会结构瓦解和人心困顿的双重危机,承担社会整合和道德教化职能的传统绅士日趋没落,而倾向变革的知识分子则采取了刚健有为的入世态度。在此背景下,梁漱溟系统地建构了一套“刚”的人生哲学,统合人性论与历史实在,并回应了东西文化的争论。一方面,“刚”以“浅易”的普遍抽象的意欲出现,成长为“艰深”的人生态度,统摄儒、佛、西三种世界文化;另一方面,作为“刚”的承担者的新知识分子,在“亲师求友”的团体中培育“刚”的人生态度,并从小群体走进农村社会,改造乡村。“刚”即梁漱溟孜孜以求的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
- 作者:
魏文一;
- 全文[ PDF 2946.0 KB ] 2016.31(4) 共有 3529 人次浏览
|
|
- 谁来决定“生儿子”?——社会转型中制度与文化对女性生育决策的影响
- [摘要]自1980年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制度与文化成为影响女性生育选择的两个重要因素,使女性生育成为一种“非意愿性”选择。本研究根据计划生育制度与传统生育文化影响力的强弱,将现实社区分为四类:制度影响力强—文化影响力强的强强类型,对应“村改居”社区;制度影响力强—文化影响力弱的强弱类型,对应单位制社区;制度影响力弱—文化影响力强的弱强类型,对应劳动力外流的农村社区;制度影响力弱—文化影响力弱的弱弱类型。本文在四种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引入文化社会心理学及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视角,探讨作为内生性的生育文化规...
- 作者:
吴莹;杨宜音;卫小将;陈恩
- 全文[ PDF 9209.0 KB ] 2016.31(3) 共有 5311 人次浏览
|
|
- 灾区重建过程中的社会记忆修复与重构——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增能服务为例
- [摘要]在灾区重建过程中,社会记忆的修复和重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使受灾民众尽早走出灾害阴影。运用专业社会工作增能方法对灾区社会记忆修复和重构的实质在于对社区原生和内生力量的增能。本文以上海社会工作服务队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进行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为例,探究了专业社会工作的增能方法介入灾区社会记忆修复和重构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对灾区民众个体心理、人际关系、社区组织和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的项目化服务运作的考察,分析其对灾区社会记忆修复与重构的影响,并以此进一步探讨社会工作增能服务介入灾区重建的路径及其发展前景。
- 作者:
文军、何威
- 全文[ PDF 10565.0 KB ] 2016.31(2) 共有 3916 人次浏览
|
|
- “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发展、社会建设与社会学研究的创新之路
- [摘要]中国正在探索一条现代化转型的新路。与某些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曾采取的“危机转嫁和对外扩张”道路截然不同,中国正在探索一条将矛盾和危机化解于国土内部的东方式现代化道路。本文分析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应对和解决的三大难题,即超大规模的城镇化、社会不平等和维护社会秩序。文章进而分析了社会学在解决这些难题中的贡献,即关注城乡均衡发展及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聚焦社会结构优化和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最后,本文探讨了“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挑战与应对,即推进绿色发展与人的城镇化、构建橄榄型社...
- 作者:
李强、杨艳文
- 全文[ PDF 6194.0 KB ] 2016.31(2) 共有 3194 人次浏览
|
|
- “差序格局”探源
- [摘要]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对费孝通的“差序格局”说作一种“发生学”的研究,考察“差序格局”以及相关的“乡土社会”、“乡土中国”等词语、概念及问题的学术渊源与发展脉络。本文提出: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与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的“乡土社会”概念有密切关系;其“差序格局”说则包含了多个思想或学术来源及内容,包括人类学亲属制度研究,与杨朱思想相关联的绝对“自我主义”,儒家思想中的“人伦差等”及“推仁”、“修齐治平”等。
- 作者:
阎明
- 全文[ PDF 2782.0 KB ] 2016.31(5) 共有 5867 人次浏览
|
|
- 中国社会学的历史担当
-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了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意义重大。本文从中国社会学的历史担当入手,阐述了中国社会学“问题导向”的中国风格,并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中选择了五个突出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包括中等收入陷阱、社会结构转型、创新驱动、社会公正和创新社会治理。作者强调社会学应关注和研究这类重大问题,并形成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理论。
- 作者:
李培林
- 全文[ PDF 1025.0 KB ] 2016.31(5) 共有 3269 人次浏览
|
|
- 转型期家庭代际关系流变:机制、逻辑与张力
- [摘要]本文通过现阶段城市存在的多元化代际居住安排来考察转型期我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身处中国特殊社会结构和个体化进程中的代际关系主体双方,一方面想寻求个体的自由,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受孝道文化中关于家庭责任的一整套生活逻辑以及与养老、抚育相关的社会制度的制约。家庭代际关系成为个体抵御风险的最后堡垒。多数代际关系主体在结构和个体之间努力寻求一种平衡,选择形式各异的代际居住形式,形成了转型期特有的流变的家庭代际关系。
- 作者:
石金群
- 全文[ PDF 2703.0 KB ] 2016.31(6) 共有 4342 人次浏览
|
|
- 产权性质与企业间网络的形成——对中国上市公司连锁董事的网络分析
- [摘要]企业间网络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模式之一,目前对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强调企业间网络形成逻辑的产权差异性,使用2000-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连锁董事网资料,从个体属性和网络关系两个层面检验了不同产权对网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国有性质公司更可能形成连锁董事网,并且这种关系更可能在相同产权的公司间发生;政府控制的公司所隶属的行政层级越高,越可能形成连锁董事网;同时,经济效率视角仍有一定的解释力。
- 作者:
马磊
- 全文[ PDF 9595.0 KB ] 2016.31(1) 共有 3697 人次浏览
|
|
- 市场竞争、集体消费与环境质量——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摘要]生活满意度和主观福利的研究相当丰富,但是缺乏对于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系统考察。本文构建了一个由市场竞争、集体消费、环境质量和个体生活质量因素构成的分析框架,包括福利获取的多种途径——市场、国家、环境和个体,以及不同获取途径所主张的规范价值——竞争、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在此框架下,本文使用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收入和人均GDP等市场竞争因素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集体消费也有显著影响,社会保障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公平程度对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引入...
- 作者:
朱迪
- 全文[ PDF 9251.0 KB ] 2016.31(3) 共有 4641 人次浏览
|
|
- 族裔聚居区的经济与社会——对聚居区族裔经济理论的检视与反思
- [摘要]族裔聚居区是国际移民社会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它的发展与治理形态对于国际移民及其移居国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族裔聚居区而展开的个体或群体行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研究更多的是从族裔聚居区内在的结构来分析其对族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移民社会融入的影响。本文在细致梳理族裔聚居区研究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检视族裔聚居区经济理论“从社会看经济”研究路径的内在逻辑,并剖析其分析概念和架构的局限所在,进而提出“从经济看社会”路径在未来族裔聚居区研究中的可能与可为。本文认为,“从经济看社会”有助于将族裔聚居...
- 作者:
狄金华、周敏;
- 全文[ PDF 2471.0 KB ] 2016.31(4) 共有 4280 人次浏览
|
|
- 有儿子的母亲更传统吗?——儿子和女儿对父母性别意识形态的影响
-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女性主义的兴起,社会性别和性别意识形态逐渐受到当代社会科学研究者的重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已得到广泛的关注,但近年来的研究证据显示,孩子也能够影响父母的社会观念与社会态度。本研究以CGSS2013数据为样本,探讨子女及其性别是否能对父母的性别意识形态产生影响。结果发现,子女数量能够显著影响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性别意识形态;是否有儿子对父母性别意识形态的影响受到母亲身份的调节,并且有儿子能显著增强母亲对传统主义性别意识形态的认同。这一发现对于理解中国父权制度文化影响下的子女性别与父母性别...
- 作者:
孙晓冬、赖凯声
- 全文[ PDF 8693.0 KB ] 2016.31(2) 共有 8339 人次浏览
|
|
- 韦伯1895年就职演讲:语境、文本与文本间关联
- [摘要]本文以韦伯1895年在弗莱堡大学的就职演讲作为关键文本,分析早期韦伯(1889-1898)的学术路向。在梳理其思想与社会背景的前提下,分析了该演讲的实质内容,即人口、经济等潮流变化所显示出来的德国的社会与政治危机。而且,从韦伯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这一演讲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分析与社会理论的内容,表明一个学术上勤力耕耘的早期韦伯与后来作为社会学奠基者的韦伯之间的思想联系。以这篇演讲为立足点,本文建立了相关文献的文本链,试图勾勒出韦伯在农业发展、社会阶级、国家建设等问题上的思考线索。进而,本文提出,要以语境、文本与...
- 作者:
何蓉
- 全文[ PDF 2661.0 KB ] 2016.31(6) 共有 3077 人次浏览
|
|
- 分税制二十年:演进脉络与改革方向
- [摘要]通过以事实和文献为基础的机制梳理,本文对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政府间、政府与市场间分配关系给出了一个以发展为导向的全景式描述,尤其关注了财税制度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分税制改革将中央、地方政府间边界建立在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之上,通过构建基于主体税种的分成制,构建了大国治理所必需的激励框架。税收征管努力的加大,带来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为财政公共化和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财源。政府间转移支付在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的同时,也导致财政支出过多倚靠工程项目。增值税作为主体税种,增强了税收筹措能力,却不利于控制收...
- 作者:
付敏杰
- 全文[ PDF 3656.0 KB ] 2016.31(5) 共有 4459 人次浏览
|
|
- 西方人类学产权研究的三种路径
- [摘要]人类学经典为产权研究提供了宝贵传统,可以概括为比较视野、基于民族志的经验研究和对产权社会嵌入性的强调。当代人类学产权研究发展了这些传统,同时摒弃西方中心主义理念。西方人类学界深入反思和讨论“产权”概念,由此推进了重要的研究路径——即“社会关系路径”、“产权话语分析”和“替代性的系统分析框架”,它们有助于产权的跨文化研究,并为产权的嵌入性问题提供了更具体的学理基础和研究进路,而各路径之间也有相互结合之可能。
- 作者:
周歆红
- 全文[ PDF 9976.0 KB ] 2016.31(2) 共有 3227 人次浏览
|
|
- 西方学界关于市场与道德关系的研究及中国展望
- [摘要]近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界对市场与道德关系的经验研究十分活跃。尽管现有经验研究尚以西方案例为主,但是中国的市场改革为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本篇述评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展开,系统提炼每个层次的概念、中心问题、理论和方法、优势与局限,加以对比、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澄清贡献、分析不足。基于西方的研究成果,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市场与道德关系研究可能借鉴的理论资源,讨论了与西方同主题研究的根本性分歧,并对未来可能开展的研究课题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 作者:
陈忱
- 全文[ PDF 10421.0 KB ] 2016.31(1) 共有 6533 人次浏览
|
|
- “交叉性”流派的观点、方法及其对中国性别社会学的启发
- [摘要]本文对“交叉性”理论的起源、流变、基本方法、发展趋势及运用于中国本土研究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此理论是在美国民权运动推动下对“社会性别”理论的一种发展,同时也是在反思后现代女权主义的基础上对包括性别在内的各种范畴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分析。它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包含分析法、过程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三个阶段。本文还提出了此理论内部的矛盾,讨论了将其引入中国的必要性、局限以及可能的进一步发展。
- 作者:
苏熠慧;
- 全文[ PDF 1927.0 KB ] 2016.31(4) 共有 7947 人次浏览
|
|
- 人口流动、居住模式与地区间犯罪率差异
- [摘要]人口流动与犯罪的关系是城市化和社会管理中需要回答的基础问题,也是一个广受热议但仍存争议的公共议题。本文通过汇集和分析2010年中国地级以上306市(地州盟)检察机关数据,结合对5个省(自治区)9位公安、检察人员的访谈,发现人口流动程度与起诉率显著相关,但租住率却是批捕率的更好预测指标。由于人口流动与租住率的相关性,这可能意味着人口流动促进了高犯罪,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居住状态等因素起作用。人口流动与全部犯罪关联度高,但居住状态作为空间结构性力量,与较严重犯罪关联更紧密。本研究的启示在于,在城市问题日益重要...
- 作者:
程建新;刘军强;王军;
- 全文[ PDF 9561.0 KB ] 2016.31(3) 共有 5178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