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社会运行视角与社会学的本土化
  •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郑杭生先生提出社会运行理论后,中国社会又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本文从社会运行视角考察了这些新变化,分析了政府、市场与社会在这一时期对于中国社会运行的重要影响;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政府主导、整体利益社会、关系社会、等级身份和礼仪社会、家庭伦理本位社会等五大特征,认为应在五大特征的基础上理解中国社会运行,应在认识中国社会特征的基础上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建设。
  • 作者:

    李强;张莹;

  • 全文[ PDF 1247.0 KB ] 2015.30(5)  共有 3527 人次浏览
  • 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绩效——种群生态学和制度学派结合视角
  • [摘要]本文结合了组织社会学两大流派——种群生态学和制度学派的视角,探索我国不同省区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程度高的省区企业影响是负面的,却有利于发展程度低的省区的民营企业;前者是组织环境中的竞争性机制所致,后者主要是受合法性机制的影响。研究进一步发现,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小型民营企业和年轻的民营企业更为有利。本文在方法论和理论上对种群生态学都有所突破,另外本文的发现也弥补了“新进入缺陷”理论的不足。
  • 作者:

    陈宗仕 郑路

  • 全文[ PDF 1847.0 KB ] 2015.30(4)  共有 3816 人次浏览
  • 信息治理与社会歧视——中国隐私立法的策略与实践
  • [摘要]隐私治理的实际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利益群体或个人的隐私偏好选择。信息时代下的隐私治理问题首先要回答的是谁在隐私保护中获益。传统的赋权式治理思路忽视决策者的认知能力和内心动机等心理影响因素,引发了统计性歧视和人格性歧视这两种偏差现象。研究表明,加强隐私控制会造成信息屏蔽,带来统计性歧视问题;而强化隐私自决则会诱导信号传递,带来人格性歧视问题。为了摆脱上述治理困境,应修正中国隐私治理的总体方向,探寻复杂约束条件下的隐私决策变量,采取温和适度且科学高效的干预措施,从而更加精确地预测和规制隐私行为...
  • 作者:

    杨彪

  • 全文[ PDF 2631.0 KB ] 2015.30(6)  共有 3608 人次浏览
  • 农地制度变革的路径、空间与界限——“赋权—限权”下行动互构的视角
  • [摘要]本文从“赋权—限权”框架下中国农地制度相关主体行动互构的视角,系统考察改革以来在农地的经营、管理和征收改革中所形成的中央、农民和地方关系。研究发现,具有赋权—限权特性的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内含自身的悖论,即赋权与限权的对冲以及由此而来的中央、农民与地方—基层政府在赋权—限权上的需求错位:中央既通过不断强化农地承包经营权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又坚持农地的集体所有制限定农民的权利边界;既向地方赋权让利以调动积极性,又控制后者借地谋利的冲动;农民既利用赋权扩张利益,构成对限权的冲击,又借助限权维系...
  • 作者:

    吴毅;陈颀;

  • 全文[ PDF 3370.0 KB ] 2015.30(5)  共有 12584 人次浏览
  • 近代以来中国医生职业与国家关系的演变——一种职业社会学的解释
  • [摘要]职业与国家关系是职业社会学的中心议题。本文以法团自主性与临床自主性的分析框架,分三个阶段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医生职业与国家关系的演变轨迹及其逻辑。民国时期,均处于新生阶段的医生职业和现代国家是“互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将医生从自由职业者转化为单位人,国家“驯服”医生职业,使其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改革至今,医生对公立医疗机构的依附仍在延续,医生也由此获得对病患与医药厂商的“双向支配”,以此从市场中获取经济利益;但医生也因此成为患者与政府之间的“缓冲器”。本文认为,重构医生职业—国家关系应...
  • 作者:

    姚泽麟

  • 全文[ PDF 12271.0 KB ] 2015.30(3)  共有 4629 人次浏览
  • 商业与道德:亚当·斯密理论中的社会维度
  • [摘要]涂尔干为了诊治商业社会的道德疾患,力图接续斯密开创的理论传统,实际上也接续了卢梭与斯密之间的争论。在现代早期,围绕着商业与道德这一组矛盾,卢梭与斯密之间展开了一场潜在的思想争论。卢梭提出了商业社会所面对的道德危机。斯密则从道德、自然社会,以及宗教诸层面对商业与分工予以辩护,探讨了商业与分工的自然基础,为正在来临的商业社会探索新的道德基础,为传统的道德习俗注入新的精神与活力。“回到斯密”是涂尔干在面对现代危机时提供的线索,我们亦可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从而更清晰地理解现代社会的精神与基础。
  • 作者:

    康子兴

  • 全文[ PDF 2493.0 KB ] 2015.30(4)  共有 4462 人次浏览
  • “为市场”的权利安排VS.“去市场化”的社会保护——也谈诺思和波兰尼之争
  • [摘要]波兰尼的《大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于对劳动力、土地和货币的“虛拟商品化”的批评之上;但在打造该理论基石时,波兰尼犯了一个根本性错误:将市场交易对象视为实物,而不是(基于物的)人的、行使一定实在行为的权利。这导致其“嵌入”、“巿场社会”、“社会保护”等论述显得异常含糊,不甚精确。比较波兰尼和诺思的思想,有助于我们认识确立经济社会分析的恰当的基本单位——权力和正确的权利关——的价值,以及建构良好的分析性理论的必要性。
  • 作者:

    王水雄

  • 全文[ PDF 15728.0 KB ] 2015.30(2)  共有 3240 人次浏览
  • 法治中国历程——组织生态学视角下的法学教育(1949-2012)
  • [摘要]建国以来,中国的法学教育机构在发展速度上有着极大波动,但鲜有系统数据和理论框架来分析这一变化轨迹背后的动力机制。笔者收集了64年中,本科法学教育组织的生命史数据,引入组织生态学的理论视角来探讨影响法学教育发展速度的因素。基于负二项回归模型的统计结果,本文指出:首先,法学教育组织的成立率与这一组织种群的密度呈钟形曲线关系,种群规模的变化显著影响组织的成立率;其次,在考虑种群演变的动力机制后,组织环境的容纳能力对法学教育机构的成立率并无显著彩响,这说明群体层面的组织过程可能是连接经济发展与法学教育扩张...
  • 作者:

    刘子曦

  • 全文[ PDF 14957.0 KB ] 2015.30(1)  共有 4821 人次浏览
  • 社会冲突、国家治理与“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演生
  • [摘要]“群体性事件”是国家赖以布局维稳工作的中心概念,因而是观察维稳政治形成和变迁的重要窗口。本文试图揭示该概念的形成、演变,以及造成这一过程的社会逻辑和机制。研究发现,1949年后,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现象早已有之,但“群体性事件”概念直到1994年才诞生。并且,“群体性事件”最初只是公安部门用以描述其工作任务的一个治安概念,后才随着防控群体性事件上升为一项国家性的政治日程而上升为一个政治概念。“群体性事件”概念的形成及演变是社会冲突与国家治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集体抗争的形态不断出新;...
  • 作者:

    冯仕政

  • 全文[ PDF 2916.0 KB ] 2015.30(5)  共有 6105 人次浏览
  • 道德的起源与变迁道德的起源与变迁——涂尔干宗教研究的意图
  • [摘要]涂尔干始终致力于借助实证科学的方法来研究道德事实,创建一门道德科学。在他那里,道德科学就是社会学的别名。早期社会形态学研究仅仅根据社会环境的变迁无法充分解释道德的起源和变迁;后期集体表象理论指导下的宗教研究旨在回应这一困境。宗教生活中的神圣性就相当于社会生活中道德理想的位置,后者表达的是特定群体对其自身的自我意识。在集体欢腾之际,道德理想具体化为物质化的制度,构成了道德变迁和社会重组的源头。社会学的任务在于如何透过这些制度框架抓住它们所体现的道德理想或社会意识。
  • 作者:

    陈涛

  • 全文[ PDF 15299.0 KB ] 2015.30(3)  共有 4868 人次浏览
  • 作为礼物的现代公益——由某公益组织的乡土实践引起的思考
  • [摘要]本文关注公益与民情的关系,旨在以人类学意义上的礼物来理解现代公益以及公益施受双方的相互关系,进而丰富礼物的现代蕴涵。文章以公益组织“乡村阅读”在乡土社会的志愿项目为切入点,在参与观察的基础上,以乡土社会的互惠原则为镜,思考现代公益的相互性问题。互惠原则突出了讨论公益双方相互关系的必要性,“混融”及公民的“礼”与“义”则为理解现代公益施受双方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可能。现代公益与乡土社会的相遇既呈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多重的道德图景,亦体现出社会变迁过程中民情存续与变化的轨迹。超越共同体的边界及简单互惠的逻辑...
  • 作者:

    李荣荣

  • 全文[ PDF 3017.0 KB ] 2015.30(4)  共有 4497 人次浏览
  • 政策性负担、信息督查与逆向软预算约束——对项目运作中地方政府组织行为的一个解释
  • [摘要]本研究在“逆向软预算约束”概念的基础上,区分了政府行为的目标属性(内生—外生)对预算软约束的影响,比较了内生目标与外生目标所诱致的逆向软预算约束行为在发生机制、行为逻辑及基本后果等层面的差异。本文以茶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配套任务落实为例,考察了财力不济的地方政府在面对旨在激励其行为的配套制度时,通过向项目受益方转嫁配套任务而软化自身的财力约束,进而令上级设置的激励制度失灵。
  • 作者:

    狄金华

  • 全文[ PDF 2565.0 KB ] 2015.30(6)  共有 3756 人次浏览
  • 信息技术应用中的政府运作机制研究——以J市政府网上行政服务系统建设为例
  • [摘要]技术应用是技术与组织关系的核心环节。本文以J市政府网上行政服务系统两期项目的建设过程为案例,尝试从组织内部核心行动者的认知及其策略互动的视角,剖析信息技术在政府组织中的应用过程和运作机制。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在政府组织中的应用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情境特征的微观政治过程,围绕着不确定性的组织命题,不同层级的核心行动者形成对信息技术及其机遇和约束的基本认知,并在权力—利益关系的作用下开展复杂的策略互动,最终塑造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文在案例叙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权力集中程度和利益冲突程度两个关键维...
  • 作者:

    谭海波、孟庆国、张楠

  • 全文[ PDF 9937.0 KB ] 2015.30(6)  共有 3864 人次浏览
  • 自私的慈善家——家族涉入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
  • [摘要]本文试图探讨家族涉入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通过对第九次全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一方面,家族涉入会提高企业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投入;另一方面,家族涉入却会抑制企业对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行文。家族涉入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这种矛盾关系是与中国家族的二元面向及中国特殊的关系结构密切相关的,它使得涉入企业的家族在面对与其关系不同的行为对象时,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逻辑,通过影响企业管理决策进而导致家族企业复杂的社会责任行为模式。
  • 作者:

    朱斌

  • 全文[ PDF 12736.0 KB ] 2015.30(2)  共有 4817 人次浏览
  • 中国人的政治效能感、政治参与和警察信任
  • [摘要]英文文献中有关中国公众对警察的评价的研究在过去10多年里不断增多。尽管现有文献有谈及政治参与对警察信任的影响,但还没有从政治效能感和政治参与这个角度研究警察信任。基于CGSS2010年的数据,本文研究了中国人的政治效能感和政治参与对警察信任的影响。广义定序逻辑斯蒂回归的分析表明,外在效能感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对警察的信任,而内在效能感则显著地减少对警察的信任。尽管公众抗争减少公众对警察的信任,而基层选举的参与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进对警察的信任。
  • 作者:

    胡荣

  • 全文[ PDF 10626.0 KB ] 2015.30(1)  共有 4830 人次浏览
  • 多渠道强干预、框架与抗争结果——对40个拆迁抗争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 [摘要]本文结合中国政治的特点提出理解抗争成功的探索性分析框架,指出政治机会与框架对抗争结果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而“客观的”政治机会不仅包括中央干预,还包括央媒支持性报道和有利的制度框架。文章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2003-2012年40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拆迁抗争案例进行系统的比较。结果表明,中央干预与央媒支持性报道并存的“多渠道强干预”是抗争成功的充分条件,而“多渠道强干预”则取决于有利的制度环境和抗争者的多重混合框架化策略。此外,本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展示了成功抗争中的动力机制。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抗争结果研究...
  • 作者:

    黄荣贵;郑雯;桂勇;

  • 全文[ PDF 2383.0 KB ] 2015.30(5)  共有 5636 人次浏览
  •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与老年群体的健康公平——基于浙江的研究
  • [摘要]健康公平是全民医保的理论基础,也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追求的目标。本文从“弱者优先”的健康公平理论出发,以浙江为例,以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老年人群健康公平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的非递归路径模型分析显示,职工医保和城居医保制度提高了老年参保者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从而增进了健康公平,但新农合的参保老人与未参保老人在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结果方面均未呈现显著差异,原因是其保障待遇过低和制度设计缺陷。质化研究进一步显示,在医疗服务输送过程中几类弱势老年人群的健康结果公平尚未得到...
  • 作者:

    刘晓婷 黄洪

  • 全文[ PDF 2653.0 KB ] 2015.30(4)  共有 4384 人次浏览
  • 齐美尔的自由理论——以关系主义为主轴的诠释
  • [摘要]本文尝试探索齐美尔这位关系社会学奠基者的自由理论。在整体的掌握与梳理之后,本文认为,齐美尔将“自由”定义为“社会行动的可能性”,它镶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中而得以生成,并且在不同的社会中有不同的形式。奠基于货币经济之上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所发展出来的客观个体自由即是一例。同时,齐美尔也论证了,自由的重要特质在于让社会运作产生非线性的、不可完全预测的偶然演变,使得自由虽然可能带来创新,但也会造成风险。最后,本文指出了齐美尔自由理论当中的若干缺憾,以作为后续社会自由研究的可能的主题。
  • 作者:

    郑作彧

  • 全文[ PDF 15487.0 KB ] 2015.30(3)  共有 5458 人次浏览
  • 灾后重建中的政府满意度——基于汶川地震的经验发现
  • [摘要]政府满意度是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是现代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汶川地震中,灾区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呈现两个特征:一是对中央政府满意度高,对地方政府满意度低;二是尽管灾后重建取得巨大成就,但对各级政府的满意度都在下降。本研究的解释逻辑是:国家治理中合法性与有效治理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各级政府的行为和群众的满意度。(1)灾区群众对中央政府的满意度是基于对国家合法性的评价,而对地方政府则是基于对有效治理的评价。两种不同的评价逻辑,导致了中央政府满意度一直高于地方政府。(2)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地方政府在...
  • 作者:

    尉建文 谢镇荣

  • 全文[ PDF 8349.0 KB ] 2015.30(1)  共有 3785 人次浏览
  • “协调型”政权:项目制运作下的乡镇政府
  • [摘要]税费改革以后,中西部基层政权从“汲取型政权”走向了“悬浮型政权”,为了维持中西部政权的正常运转和提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一套复杂的转移支付体系开始建立。大量转移支付资金进入中西部基层社会的同 时,财政资金项目化的趋势加强,导致了“项目治国”时代的来临。在项目制度下,乡镇政权的状态是:一方面资源和权力继续被上收;另一方面又不得不 开始为项目进村“跑腿办事”,乡镇政权由“悬浮型政权”走向“协调型政权”。乡镇政权无钱无权,却又不得不疲于奔命,这种制度上的困境导致了 项目制在基层运作过程中走向了技术治理的反...
  • 作者:

    付伟 焦长权


  • 全文[ PDF 15704.0 KB ] 2015.30(2)  共有 4414 人次浏览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