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市场竞争、集体消费与环境质量——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摘要]生活满意度和主观福利的研究相当丰富,但是缺乏对于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系统考察。本文构建了一个由市场竞争、集体消费、环境质量和个体生活质量因素构成的分析框架,包括福利获取的多种途径——市场、国家、环境和个体,以及不同获取途径所主张的规范价值——竞争、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在此框架下,本文使用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收入和人均GDP等市场竞争因素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集体消费也有显著影响,社会保障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公平程度对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引入...
  • 作者:

    朱迪

  • 全文[ PDF 9251.0 KB ] 2016.31(3)  共有 4888 人次浏览
  • 族裔聚居区的经济与社会——对聚居区族裔经济理论的检视与反思
  • [摘要]族裔聚居区是国际移民社会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它的发展与治理形态对于国际移民及其移居国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族裔聚居区而展开的个体或群体行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研究更多的是从族裔聚居区内在的结构来分析其对族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移民社会融入的影响。本文在细致梳理族裔聚居区研究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检视族裔聚居区经济理论“从社会看经济”研究路径的内在逻辑,并剖析其分析概念和架构的局限所在,进而提出“从经济看社会”路径在未来族裔聚居区研究中的可能与可为。本文认为,“从经济看社会”有助于将族裔聚居...
  • 作者:

    狄金华、周敏;

  • 全文[ PDF 2471.0 KB ] 2016.31(4)  共有 4851 人次浏览
  • 有儿子的母亲更传统吗?——儿子和女儿对父母性别意识形态的影响
  •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女性主义的兴起,社会性别和性别意识形态逐渐受到当代社会科学研究者的重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已得到广泛的关注,但近年来的研究证据显示,孩子也能够影响父母的社会观念与社会态度。本研究以CGSS2013数据为样本,探讨子女及其性别是否能对父母的性别意识形态产生影响。结果发现,子女数量能够显著影响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性别意识形态;是否有儿子对父母性别意识形态的影响受到母亲身份的调节,并且有儿子能显著增强母亲对传统主义性别意识形态的认同。这一发现对于理解中国父权制度文化影响下的子女性别与父母性别...
  • 作者:

    孙晓冬、赖凯声

  • 全文[ PDF 8693.0 KB ] 2016.31(2)  共有 8962 人次浏览
  • 韦伯1895年就职演讲:语境、文本与文本间关联
  • [摘要]本文以韦伯1895年在弗莱堡大学的就职演讲作为关键文本,分析早期韦伯(1889-1898)的学术路向。在梳理其思想与社会背景的前提下,分析了该演讲的实质内容,即人口、经济等潮流变化所显示出来的德国的社会与政治危机。而且,从韦伯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这一演讲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分析与社会理论的内容,表明一个学术上勤力耕耘的早期韦伯与后来作为社会学奠基者的韦伯之间的思想联系。以这篇演讲为立足点,本文建立了相关文献的文本链,试图勾勒出韦伯在农业发展、社会阶级、国家建设等问题上的思考线索。进而,本文提出,要以语境、文本与...
  • 作者:

    何蓉

  • 全文[ PDF 2661.0 KB ] 2016.31(6)  共有 3309 人次浏览
  • 分税制二十年:演进脉络与改革方向
  • [摘要]通过以事实和文献为基础的机制梳理,本文对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政府间、政府与市场间分配关系给出了一个以发展为导向的全景式描述,尤其关注了财税制度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分税制改革将中央、地方政府间边界建立在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之上,通过构建基于主体税种的分成制,构建了大国治理所必需的激励框架。税收征管努力的加大,带来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为财政公共化和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财源。政府间转移支付在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的同时,也导致财政支出过多倚靠工程项目。增值税作为主体税种,增强了税收筹措能力,却不利于控制收...
  • 作者:

    付敏杰

  • 全文[ PDF 3656.0 KB ] 2016.31(5)  共有 5077 人次浏览
  • 西方人类学产权研究的三种路径
  • [摘要]人类学经典为产权研究提供了宝贵传统,可以概括为比较视野、基于民族志的经验研究和对产权社会嵌入性的强调。当代人类学产权研究发展了这些传统,同时摒弃西方中心主义理念。西方人类学界深入反思和讨论“产权”概念,由此推进了重要的研究路径——即“社会关系路径”、“产权话语分析”和“替代性的系统分析框架”,它们有助于产权的跨文化研究,并为产权的嵌入性问题提供了更具体的学理基础和研究进路,而各路径之间也有相互结合之可能。
  • 作者:

    周歆红

  • 全文[ PDF 9976.0 KB ] 2016.31(2)  共有 3473 人次浏览
  • 西方学界关于市场与道德关系的研究及中国展望
  • [摘要]近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界对市场与道德关系的经验研究十分活跃。尽管现有经验研究尚以西方案例为主,但是中国的市场改革为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本篇述评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展开,系统提炼每个层次的概念、中心问题、理论和方法、优势与局限,加以对比、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澄清贡献、分析不足。基于西方的研究成果,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市场与道德关系研究可能借鉴的理论资源,讨论了与西方同主题研究的根本性分歧,并对未来可能开展的研究课题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 作者:

    陈忱

  • 全文[ PDF 10421.0 KB ] 2016.31(1)  共有 6775 人次浏览
  • 人口流动、居住模式与地区间犯罪率差异
  • [摘要]人口流动与犯罪的关系是城市化和社会管理中需要回答的基础问题,也是一个广受热议但仍存争议的公共议题。本文通过汇集和分析2010年中国地级以上306市(地州盟)检察机关数据,结合对5个省(自治区)9位公安、检察人员的访谈,发现人口流动程度与起诉率显著相关,但租住率却是批捕率的更好预测指标。由于人口流动与租住率的相关性,这可能意味着人口流动促进了高犯罪,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居住状态等因素起作用。人口流动与全部犯罪关联度高,但居住状态作为空间结构性力量,与较严重犯罪关联更紧密。本研究的启示在于,在城市问题日益重要...
  • 作者:

    程建新;刘军强;王军;

  • 全文[ PDF 9561.0 KB ] 2016.31(3)  共有 6064 人次浏览
  • “交叉性”流派的观点、方法及其对中国性别社会学的启发
  • [摘要]本文对“交叉性”理论的起源、流变、基本方法、发展趋势及运用于中国本土研究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此理论是在美国民权运动推动下对“社会性别”理论的一种发展,同时也是在反思后现代女权主义的基础上对包括性别在内的各种范畴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分析。它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包含分析法、过程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三个阶段。本文还提出了此理论内部的矛盾,讨论了将其引入中国的必要性、局限以及可能的进一步发展。
  • 作者:

    苏熠慧;

  • 全文[ PDF 1927.0 KB ] 2016.31(4)  共有 10104 人次浏览
  • 混合型抗争——当前农民环境抗争的一个解释框架
  • [摘要]农民环境抗争研究一直秉持“侵权—抗争”的逻辑框架,但这一逻辑框架忽视了农民目标取向的多面性和抗争事件的情境性。通过对大连“7?16”海洋溢油事件的研究我们发现,农民环境抗争事件中存在维权、谋利和正名三种目标指向,分别旨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骗取赔偿款以及为草根动员者自身恢复名誉。学界需要对“侵权—抗争”的逻辑框架、弱者身份与弱者标签以及媒体建构与科学精神展开反思。当前,环境抗争出现了新态势,我们称之为混合型抗争,包括维权、谋利、正名、泄愤和凑热闹等目标指向。社会的原子化和逐利心理、社会转型加速期的社会...
  • 作者:

    陈涛;谢家彪

  • 全文[ PDF 8810.0 KB ] 2016.31(3)  共有 4538 人次浏览
  • 走向成熟的经验研究——写于《社会学研究》创刊三十周年
  • [摘要]本文以《社会学研究》创刊三十年以来所发表的论文为基础,对我国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经验研究逐渐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主流形式,并具有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形式规范化、作者队伍专业化的趋势。接着作者进一步梳理了“组织与治理”、“分层与流动”、“家庭与生活”三大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指出这些研究始终贯穿着现代化理论与“国家—社会”理论两大理论线索,以及“制度/结构”与“行动/过程”两种分析框架。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讨论了目前社会学经验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研究内容的内卷...
  • 作者:

    李路路、朱斌、李才香

  • 全文[ PDF 1241.0 KB ] 2016.31(6)  共有 3849 人次浏览
  • 面子、羞耻与权威的运作
  • [摘要]提要:日常生活的有序交往取决于某类形式化的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而面子机制与作为印象管理基础的羞耻机制属于两类日常交往的控制机制。本文从权威运作的视角出发,构建了羞耻机制和面子机制两个理想类型。通过对已有理论的梳理,文章指出,羞耻机制是一般社会规范的权威透过他人之眼实现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以羞耻为主导的社会是文明化进程的结果。以羞耻机制为参照,作者指出,面子机制依赖于日常交往的参与者间所形成的等级秩序和支配者控制,以羞辱作为主要的惩罚手段,是以威势构型为特征的社会权威结构在日常交往中的表达和实现...
  • 作者:

    赵锋

  • 全文[ PDF 9105.0 KB ] 2016.31(1)  共有 6466 人次浏览
  • 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
  •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5月17日的重要讲话为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中国社会学正处于历史上难得的好时期,需要从更高的位置、更广阔的视野认真思考如何构建和发展自身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需要汲取社会学前贤在中国化和理论化方面的优良传统,在深入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回答中国问题中,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和学科水平;需要增强整体合力和担当精神,主动为推进中国社会学自信地走向世界、让国际社会实际地认识和理解中国而发挥积极作用。
  • 作者:

    李友梅

  • 全文[ PDF 1171.0 KB ] 2016.31(5)  共有 3722 人次浏览
  • 市场纠纷与政府介入——一个风险转化的解释框架
  • [摘要]本文讨论市场治理中的政府介入问题,即宣称为规则制定者或市场监管者的地方政府为何会深度介入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纠纷。结合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本文建构了一个风险转化的理论框架,并用其解读温州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的一起借贷纠纷案例。研究表明,政府介入交易纠纷的过程,涉及经济风险向政治风险转化以及政府对风险转化的回应两个方面;法律的完备性、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关联性、政府之于社会的可退出性,是影响风险转化的三个结构性因素;面对风险转化,政府感知到的潜在政治风险强度越大,越容易介入交易纠纷。本文为市场转型中的...
  • 作者:

    向静林;

  • 全文[ PDF 2789.0 KB ] 2016.31(4)  共有 4512 人次浏览
  • 中国人的职场交往与收入——基于差分方法的社会资本分析
  • [摘要]现有社会资本文献多聚焦于个人社交网络,对与工作岗位相连带的职场交往关注很少,更缺乏因果分析。本文利用2009年全国八城市调查数据,探讨基于工作岗位的“职场交往”对中国城市劳动者收入的影响及其特征。为解决内生性问题,本文利用一阶差分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单位内部交往和外部交往对劳动者收入均有正向作用;外部交往的影响高于内部交往;与个人社交相反,职场外部交往对收入的影响在非国有部门大于国有部门。本文的发现有助于加深对社会资本因果效应和类型差异的理解。
  • 作者:

    刘伟峰、陈云松、边燕杰

  • 全文[ PDF 8904.0 KB ] 2016.31(2)  共有 4938 人次浏览
  • 地方分权层级与产权保护程度——一项“产权的社会视角”的考察
  • [摘要]关于地方分权与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已经揭示了地区竞争机制的作用,却难以回答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地方分权从省级层面延伸到市(县)层面,能否提高对私营企业的产权保护程度?“产权的社会视角”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发现,在地方分权的治理结构中,投资者除了利用地区竞争机制之外,还可以利用纵向制约的机制来保护其产权;但是,纵向制约的机制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依赖于投资者的维权成本之高低。相对于省级层面的地方分权,市(县)级层面的地方分权能够降低投资者的维权成本,从而更有利于纵向制约的机制发挥作用,...
  • 作者:

    曹正汉、冯国强

  • 全文[ PDF 2684.0 KB ] 2016.31(5)  共有 3613 人次浏览
  • 环境风险沟通中的公众参与和系统信任
  • [摘要]以公众参与促进信任被视为是凝聚社会认同、推动社会稳步发展的有效经验。本文考察了我国环境风险沟通中的公众参与和系统信任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无序的弥散性参与行为抑制政府、市场和专家信任,规制性参与行为则有助于促进各系统信任;弥散性参与行为强化参与意愿对市场信任的促进作用,但弱化参与能力对媒体/社团信任的促进作用,而规制性参与行为强化参与能力对市场信任的促进作用。此外,公众对政府和市场的信任状况对他们面对风险时的反应有显著影响,对多重系统不信任可能激发人们过度的风险应对行为。因此,良好的系统信任和有效...
  • 作者:

    龚文娟

  • 全文[ PDF 10835.0 KB ] 2016.31(3)  共有 4834 人次浏览
  • 欧洲家庭政策与生育率变化——兼论中国低生育率陷阱的风险
  • [摘要]本文以家庭政策背景下的欧洲各国生育率变化为研究视角,利用经合组织(OECD)和欧盟的数据库构建了家庭政策指数,并以此为基础比较分析了欧洲17个国家的家庭政策与生育率之间的关系。从欧洲一些国家深陷低生育率陷阱的前车之鉴和中国的现实判断,中国已进入了低生育率陷阱的高度风险期。要实现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生育率必须回升到更替水平。欧洲一些国家通过家庭政策激励生育率回升取得了成功,其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 作者:

    吴帆

  • 全文[ PDF 7982.0 KB ] 2016.31(1)  共有 6560 人次浏览
  • 推动与引领:《社会学研究》三十年来的方法研究论文回顾
  • [摘要]本文以《社会学研究》所发表的社会研究方法论文为线索,从方法论、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等几个大的方面,系统回顾和评述了三十年来《社会学研究》所发表的研究方法论文中最为重要的研究主题及其相关研究成果,并对介绍和评价新研究方法的论文进行了综述。本文认为,《社会学研究》及其所发表的社会研究方法的论文在推动和引领国内社会研究方法领域的不断进步、促进国内社会研究水平的迅速提高上,做出了积极的、不可或缺的贡献。同时,文章也对《社会学研究》杂志提出了两点期望。
  • 作者:

    风笑天

  • 全文[ PDF 2378.0 KB ] 2016.31(6)  共有 3886 人次浏览
«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