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土地产权的动态建构机制——一个“追索权”分析视角
- [摘要]土地征收后的补偿等产权议题一般发生在名义产权界定之后,本文从产权的社会视角出发,建立了一个“追索权”分析框架,通过质性的案例研究方法,对于其中的事后确认权、权利转换权、收益分配权、增量索取权等一束权利加以综合分析,以此强调追索权对于土地产权建构的重要意义,并为产权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分析角度。这一思路的基本观点是:追索权是由追索一方和被追索一方共同建构出来的,前者的索取和后者的让渡赋予了它独特的内涵。它经由多个主体之间的双边或多边关系界定,即成为法理的和情理的日常生活逻辑界定的权利,往往需要在事后...
- 作者:
折晓叶
- 全文[ PDF 2574.0 KB ] 2018.33(3) 共有 3136 人次浏览
|
|
- 民营企业家如何组织起来?——基于广东工商联系统商会组织的分析
- [摘要]国家管控被认为是影响社会组织化的关键因素。然而,现实和理论都揭示了我们需要超越自主性命题,探求社会组织化的其他机制。本文基于对组织化概念的多维度操作化,通过对广东工商联系统商会组织的案例和问卷分析发现:第一,集体行动逻辑以及自主性的逻辑难以完全解释商会的组织化程度差异,组织资源对于商会组织化有重要影响,国家、市场与人际缘网络将企业家组织起来;第二,商会的活跃度与会员性有不同逻辑,组织资源本身并不能解决商会的会员性问题,精英俱乐部型商会活跃度高而会员性低;第三,商会的会员性再造仍需其内部组织规则的...
- 作者:
黄冬娅、张华
- 全文[ PDF 1409.0 KB ] 2018.33(4) 共有 3684 人次浏览
|
|
- 中国减贫四十年:基于历史与社会学的尝试性解释
- [摘要]中国四十年的减贫之路一方面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经济社会转型的突出成就,另一方面也是在中国特色的国家、市场和社会的交织互动模式驱动下,贫困人口把握发展机会、走出贫困的独特发展叙事。这一过程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初心”理念的主导作用,也显示了改革开放条件下经济发展对于减贫的重要作用。中国四十年的减贫之路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主导的扶贫行动共同推动下,在中国特有的“家国”世界观和乡村社会关系条件下发生的农村贫困人口社会意义的再生产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现代性、小农生产方式和乡村社会关系的交织作用。小农生产方式...
- 作者:
李小云、徐进、于乐荣
- 全文[ PDF 1621.0 KB ] 2018.33(6) 共有 3931 人次浏览
|
|
- 共同体与道德——论马克思道德学说对德国历史主义传统的超越
- [摘要]本文从滕尼斯对马克思的误读出发,在德国历史主义取向的共同体传统视域中考察了共产主义的道德意涵。总体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在起点上同历史主义路向的德国共同体传统具有很强的亲和性,也是为了维护人的整全个性,但与后者的进路判然有别,并最终在道德问题上超越了后者。德国共同体传统批判启蒙理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制度设计,试图通过文化途径重建共同体精神。他们试图牺牲适度的政治经济“平等”来为道德意义上带有“等级性”的“良知自由”开辟空间,从而保全人的整全个性。这种文化取向没能给政治经济结构以合理的位置,始...
- 作者:
李荣山
- 全文[ PDF 2426.0 KB ] 2018.33(2) 共有 3307 人次浏览
|
|
- “大家在一起”:上海广场舞群体的“亚文化”实践——表意、拼贴与同构
- [摘要]本文从表意、拼贴和同构三维度,探讨遍布中国街头的初老龄广场舞群体的亚文化实践。通过对上海城区11个广场舞现场的田野调查发现,广场舞群体呈现以下特点:(1)表意实践中,其亚文化表征明显带有不同时代的主文化因素;(2)具体体现为不同“世代意识”下的传统与现代、反叛与顺从、健身与艺术间的拼贴;(3)拼贴的基础是同构,其中,价值理念、身体体验以及群体认同是舞蹈与初老龄女性发生亲密同构的基础性机制。广场舞体现了出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我国女性经历中的某些核心价值,也反映了她们退休后转而对另类替代性共同体的期盼...
- 作者:
周怡
- 全文[ PDF 3096.0 KB ] 2018.33(5) 共有 7929 人次浏览
|
|
- 行动伦理与“关系社会”——社会学中国化的路径
- [摘要]本文梳理和考察了“社会学中国化”的路径,将其分为“接轨”与“自觉”两个阶段,并指出“自觉”阶段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主要来自于现实经验研究的要求。在寻求对经验现象和社会行动的深层的、“精神”的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中,中国本土的概念应该努力与中国漫长深厚的学术研究传统对接,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学中国化。本文就对接的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指出针对中国这样一个“关系社会”,可以尝试从行动伦理层面切入。当代中国人的社会行动中包含了大量的传统伦理因素,是构成“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正是这些行动伦理将当前的经验现象与中国...
- 作者:
周飞舟
- 全文[ PDF 1273.0 KB ] 2018.33(1) 共有 5050 人次浏览
|
|
- 组织印记与中国国有企业的福利实践
- [摘要]本文采用组织印记的理论视角,研究国有企业创建时期“企业办社会”的传统对它们当今组织福利的影响,并结合制度变迁的视角,考察国企改制对组织印记的改变效果。企业创建时期的制度环境会对企业当前的实践活动产生持续的影响,只有在制度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组织印记的效应才可能逐渐弱化。本研究使用全国12个城市随机抽样的公司数据,采用跨层统计方法比较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提供组织福利方面的差别以及国企改制对组织福利实践的实际作用。本研究发展了社会学的组织印记理论,在实践方面有助于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深入理解国有...
- 作者:
韩亦、郑恩营
- 全文[ PDF 1901.0 KB ] 2018.33(3) 共有 3426 人次浏览
|
|
- 派生型组织:对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形态的组织分析
- [摘要]本文探究了中国社会组织的一种普遍类型——派生型组织,它们名义上是独立法人,但在人事、财务和核心决策等方面附属于政府部门。作为一种独特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形态,派生型组织构成“部门统合主义”的一环,借由中国式项目制,行政部门在此实现了“单位制”的再生产。本文提炼出三组命题,系统解释了派生型组织的产生、维系与变革过程,指出这是在三对组织要素间进行张力调适的结果,分别体现在部门自主与组织环境之间、项目收益与风险之间以及控制与激励之间。相关组织机制交织在一起,推动了派生型组织从产生到消亡的动态演变。
- 作者:
史普原、李晨行
- 全文[ PDF 1534.0 KB ] 2018.33(4) 共有 3759 人次浏览
|
|
- 中国私营企业主的“盖茨比悖论”——地位认同的变迁及其形成
- [摘要]私营企业主的地位认同与经济社会秩序密不可分,其变化趋势及形成有别于其他社会阶层。基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查1997-2014年九次横截面数据,本文发现私营企业在营业收入持续上行的同时,企业主的地位认同水平却未能始终保持上升,在2002年开始下降且不断加速,到了2012年后开始抬升。本文将企业主的这种客观地位与主观地位认同错位变化现象称为“盖茨比悖论”。分析表明,政治纽带和维系性政商成本是影响私营企业主地位认同形成的关键因素;与市场化水平的提高相伴,政治纽带对地位认同的正效应在减弱,但维系性政商资本的负效应始终存在,共...
- 作者:
范晓光、吕鹏
- 全文[ PDF 1646.0 KB ] 2018.33(6) 共有 3874 人次浏览
|
|
- 超越财税问题: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中国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
- [摘要]本文从国家治理角度整体性地探讨中国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存在的内在逻辑,发现中国财政体制具有很强的纵向激励功能,契合于政治组织的纵向分工架构,因应国家治理需求。中央政府依赖自上而下的纵向激励统筹地区发展和解决地方政府约束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具体包括政治激励与财政激励两种机制。政治激励在改善国家治理绩效中的不足导致财政激励的扩张,因而呈现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纵向激励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也潜藏着隐患。在政策层面,本文启示财税体制改革应超越单纯的财税问题,站在国家治理的高度来系统性地进行设计。
- 作者:
鲁建坤、李永友
- 全文[ PDF 2508.0 KB ] 2018.33(2) 共有 3992 人次浏览
|
|
- 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分层的新动向
- [摘要]本文采用CSS2008-2015数据以及相关田野调查资料对当代中国农民的社会分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农民分层呈金字塔型,从高到低分别是农村干部、农村企业主、农村个体户、打工者、兼业务农者、纯务农者和无业者。第二,纯务农者比例逐年减少,兼业务农群体扩大。第三,代内流动有向上的路径,但农村干部存在一定的阶层固化。第四,农村个体户和打工者向下流动相当普遍。第五,阶层的代际传递主要通过教育产生间接影响。这些特点显示,过去十多年农民的社会分层并没有完全定型,还存在从纯务农向非农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和空间,农民兼业成...
- 作者:
王春光、赵玉峰、王玉琪
- 全文[ PDF 1481.0 KB ] 2018.33(1) 共有 6345 人次浏览
|
|
- 中国新兴中产家庭中的视觉艺术——职业地位群体、抽象艺术与自我呈现
- [摘要]基于调查问卷数据、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本研究发现,在中国的语境中阶级属性(教育背景和家庭可支配收入)不是预测中产家庭艺术消费的有效指标,既无法用以预测个人家中拥有艺术品的数量,也不能预测其是否喜欢或拥有抽象艺术。在拥有抽象艺术方面,符号边界更大程度上存在于职业地位群体之间,但这种差异只体现在文化资本较高与较低的职业地位群体的两极。此外,消费抽象艺术可能并不用于标示社会地位、实现文化区分,高雅艺术不仅仅作为合法性品位而存在,受访者更多地强调抽象艺术能激发想象,在跟艺术客体的互动中与个人生活相联系...
- 作者:
方军
- 全文[ PDF 2471.0 KB ] 2018.33(5) 共有 4318 人次浏览
|
|
- 从被管理的手到被管理的心——劳动过程视野下的加班研究
- [摘要]本文以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2年)的数据为基础,从劳动过程理论视角出发,讨论中国城市居民的加班现象。与以往研究的国家、市场和组织环境或个体劳动者的角度不同,本文选择从资本的角度来讨论普遍存在的加班现象,探究资本如何能够通过加班进一步侵占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本文的基本假设是:面对不同的劳动方式,资本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研究发现,对于简单劳动者,资本通过劳动过程的去技能化实现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占有;对于复杂劳动者,资本的微观权力运作过程深入到个体劳动者的思想里。通过管理劳动者的“心”,资本不仅能够以更少...
- 作者:
庄家炽
- 全文[ PDF 1518.0 KB ] 2018.33(3) 共有 4656 人次浏览
|
|
- 工之子恒为工?——中国城市社会流动与家庭教养方式的阶层分化
- [摘要]作为文化资本身体化的途径,教养方式具有阶层化的特征。中国城市家庭的教养方式在中产阶层与工人阶层之间已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前者倾向于协作型教养方式,后者则倾向于自然成长型教养方式。然而,社会流动可以突破这种阶层化的教养方式。出身于工人阶层家庭并向上流动至中产阶层的家长更倾向于采用中产阶层的教养方式;而出身于中产阶层家庭并经历了向下流动的家长则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出身阶层的教养方式。由此可见,社会流动对教养方式的非对称性效应并不支持中国社会阶层趋于固化、壁垒日益森严的论断。
- 作者:
田丰、静永超
- 全文[ PDF 1527.0 KB ] 2018.33(6) 共有 5342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