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性的两种形态——解读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
- [摘要]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在 1999 年 2-3 月份同贝尔哈兹(P .Beilharz)交谈时说,他倾向于把当前的社会状况描述为“轻灵的”或“流动的”现代性,以区别昔日“沉重的”或“稳固的”现代性(Beilharz,
2001:319)。翌年, 他出版了备受关注的《流动的现代性,并试图通过
解放、个性(individuality)、时空、工作和共同体这五个概念来理解当前的社会状况。在这本书中, 鲍曼详细考察了我们从沉重的稳固的硬
件取向的现代性向轻灵的流动的软件取向的现代性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给人类状况带来的深刻变迁。...
- 作者:
郇建立;
- 全文[ PDF 233.0 KB ] 2006.21(1) 共有 5221 人次浏览
|
|
- 社会理论、文化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学——读苏国勋《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
- [摘要]《社会理论》实际上是一个由作者选编的文集 ,它共分为四个部分,
即“社会理论的一般探讨”、“经典理论研究”、“社会理论的本土建构”和
“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顾名思义 ,这四个部分的标题也代表了作者
在社会理论研究中所关注的主要方向。本文不是面面俱到地涉及这四个部分的内容, 而仅就其中某些主要观点作一些介绍。依笔者之见, 在
《社会理论》中有两个主题尤为令人关注:其一是对社会哲学或社会理论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的强调 ,其二是对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的解释 。下面将分别就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 作者:
夏光;
- 全文[ PDF 208.0 KB ] 2006.21(3) 共有 1637 人次浏览
|
|
- 亚当·斯密的社会观:源于人性的自然秩序
- [摘要]本文试图从社会理论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亚当·斯密的社会观,揭示他用人性来说明社会的自然秩序的努力。斯密认为,人并非自爱的孤立个体,社会秩序并非人理性设计的产物,而是源于人的社会性的本性,这就是人的同情和交换的本能。同情和交换把人与人联系在一起,并产生出社会的道德准则和经济秩序。人对同情和赞许的渴望使人服从道德准则,追求财富和地位,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 作者:
王楠;
- 全文[ PDF 603.0 KB ] 2006.21(6) 共有 3338 人次浏览
|
|
- 公产与私产之间——公社解体之际的村队成员权及其制度逻辑
-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推行,公社制度逐渐解体,公社时期就埋下种子的财产纠纷,特别是村队与家户之间的房产纠纷大量发生,村队成员权的制度逻辑也得以充分呈现。村落传统的亲族关系、家族共财观念、生存伦理和互惠观念,与包含阶级话语、集体主义公平原则的村队新传统,成为村队场境的内在组成部分,而村队成员权恰恰反映了两者紧密结合的制度逻辑,可以概括为“公”、“私”相对化的实践逻辑。
- 作者:
张佩国;
- 全文[ PDF 748.0 KB ] 2006.21(5) 共有 1872 人次浏览
|
|
- 渐进转型与激进转型在初职进入和代内流动上的不同模式——市场转型分析模型应用于中国转型研究的修订
- [摘要]市场转型理论及其引发的争论均关注同一理论问题:即市场发育程度与社会分层秩序之间的关系;因之亦导致了通用的讨论和验证模型。正是基于这个通用的讨论和验证模型,韦尔霍文在2005年试图对市场转型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然而,本研究发现:转型理论的通用讨论模型在应用于中国的转型分析时,存在着重大的缺陷——缺少对不同所有制劳动力部门的控制,缺少对年龄与不同所有制劳动力部门的交互作用的控制。由于这两类重要变量的缺失,导致了在转型讨论中核心问题的实证研究结果出现了偏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的“渐进转型的变迁”与苏联及前东欧社...
- 作者:
梁玉成;
- 全文[ PDF 780.0 KB ] 2006.21(4) 共有 2394 人次浏览
|
|
- 再生产与统治——社会流动机制的再思考
- [摘要]在代际社会流动研究中,以代际之间优势的持续性为主要特征的关系模式成为一个普遍的模式。中国作为一个转型社会的数据也显现出同样的模式。作者认为,已有的工业化和制度主义的解释逻辑没有对在不同社会中存在的普遍性关系模式给出合理解释。作者从“再生产”和“统治”两种机制的角度,对关系模式所表现出来的普遍特征进行了理论探讨。
- 作者:
李路路;
- 全文[ PDF 711.0 KB ] 2006.21(2) 共有 2605 人次浏览
|
|
- 财政分权与省以下政府间关系的演变——对20世纪80年代A省财政体制改革中政府间关系变迁的个案研究
- [摘要]财政分权改革对中央与省之间关系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是对省以下政府间关系在财政分权改革中的变迁问题,却尚未得到充分的讨论。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A省20世纪80年代包干制财政体制改革对省以下政府间关系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发现,以财政包干为主要内容的分权化改革,使得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利益逐渐分化,同时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在财政收入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对自身利益的关注成为主导地方政府决策过程的首要因素。一系列旨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政策相继出台,用以保证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转和公共服务职...
- 作者:
张闫龙;
- 全文[ PDF 743.0 KB ] 2006.21(3) 共有 2284 人次浏览
|
|
- 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城郊农民的安全经济学
- [摘要]城郊农民并不都是欢迎地方政府的“撤村建居”工程的。本文运用经过修正的斯科特关于农民道义经济学的“安全第一”理论,选择浙江J市的一些城郊村作案例分析,提出城郊农民的排拒主要基于其不安全感:即在政府所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原来的安全条件很容易受到破坏,而满足其安全需要的替代方式却不易建立,甚至还没有被当成重要问题;农民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感到强烈的风险与转型不安全,包括经济不安全、社会不安全以及政治不安全等等。
- 作者:
毛丹;王燕锋;
- 全文[ PDF 882.0 KB ] 2006.21(6) 共有 2648 人次浏览
|
|
- 寻求整合的分化:权力关系的独特作用——来自H村的一项经验研究
- [摘要]一个“共同富裕”的集体经济村庄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社会分化和阶层分化现象;但上述分化没有撼动村庄共同体层面的社区整合。为什么?本文通过村庄事实的呈现,试图揭示这种村庄分化中复杂的权力关系:权力既是分化的主要操纵因素,又是被分化的对象,亦是控制分化的达成共同体整合状态的重要力量。
- 作者:
?周怡;
- 全文[ PDF 1013.0 KB ] 2006.21(5) 共有 2049 人次浏览
|
|
- 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
- [摘要]本文以国有企业Z厂的一项反对兼并的集体行动为例,分析了工人集体行动的“框释”过程,工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负面经历凸显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文化传统的认同,兼并式改革所具有的私有化性质激发了工人们的“主人”观念,加剧了工人对“共同体”和“家园”的留恋与集体认同。事实上,工人们意识到自己留恋的、能够提供生存保障的传统国有企业的“庇护”已经逝去,但他们可能借助那个时代的文化传统来为其群体利益的实现寻找合法性和可能性。这种延续着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亦可能改变中国市场化发展的路径。
- 作者:
佟新;
- 全文[ PDF 593.0 KB ] 2006.21(1) 共有 2244 人次浏览
|
|
- 合会的信息汇聚机制——来自温州和台州等地区的初步证据
- [摘要]为什么有人通过合会向多人借钱而不是一对一地分别向他们借这笔钱?这是本文提出的问题。作者把合会中的资金借出者根据其对资金借入者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分为“信息丰富者”和“信息匮乏者”,后者可以从前者的借贷行为中获得相关信息,此外聚会还加强了成员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监督。合会的这一信息汇聚机制能降低交易费用,帮助资金需求者从信息匮乏者处借到资金。作者采用在温州和台州等地区的调查数据和案例初步验证了这一机制的部分推论。
- 作者:
张翔;
- 全文[ PDF 832.0 KB ] 2006.21(4) 共有 1869 人次浏览
|
|
- 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居民的地域性自主参与——影响村民在村级选举中参与的各因素分析
- [摘要]根据2001年在福建省寿宁和厦门的问卷调查资料,本文深入分析了社会资本和其他因素对村民参与村级选举的影响。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是否党员和村干部等因素对村民在选举中的参与有重要影响;在社会资本的各因素中,只有社团因子和社区认同因子对村民的政治参与起着积极作用,而社会信任因子对村民的政治参与并无显著影响;选举制度的实施程度和选举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对村民的政治参与有重要影响。现阶段中国农村的村级选举已经成为村民在社区事务中利益表达的重要手段,村民在村级选举中的参与是一种地域性的自主参与。 ...
- 作者:
胡荣;
- 全文[ PDF 676.0 KB ] 2006.21(2) 共有 2519 人次浏览
|
|
- “多元文化”的修辞、政治和理论
- [摘要]目前流行在台湾的这个多元文化还大致是一个意识形态修辞,在形式地提倡多样性的同时,压缩社会平等、包容性的公民身份以及两岸和平的进步论述空间,自我矛盾地成为统合内部对抗他者的一元文化动员话语,所以必须要严厉批评。作为一个理论概念,它没有诚实地自省它的很多问题,包括民族国家与帝国的典范问题、资本主义的文化蒸发问题与特殊性的激进化问题。在时间政治、空间政治以及主体能力这三个方面都重新构思过的多元文化,才是值得我们支持的激进的多元文化。
- 作者:
赵刚;
- 全文[ PDF 938.0 KB ] 2006.21(3) 共有 2375 人次浏览
|
|
- 网络脱生:创业过程的社会学分析
- [摘要]本文探讨了企业从社会网络的脱生过程。对珠三角企业家的访谈表明,创建企业需要的商业情报、创业资金、首份订单三项资源均来自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作者提出市场—网络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型以解释上述过程,并用830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对该模型的研究假设作了实证检验。
- 作者:
边燕杰;张磊;
- 全文[ PDF 470.0 KB ] 2006.21(6) 共有 2365 人次浏览
|
|
- 实质民主与形式自由——对蔡元培民初教育思想的一种知识社会学解读
- [摘要]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梳理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精神及其社会学基础,继而对清末社会转型所导致的几次重大教育改革进行了再探讨。研究表明,如果以传统教育精神的根本转型为中国教育乃至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的最终标志,这一转型是在民初蔡元培那里,而非清末改革者那里实现的。把蔡元培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精神的奠基人,这一观点一方面是对已有思想史研究长久以来只把清末教育改革、科举制度的废除或1919年视为中国现代教育之标志的一种补充;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了对民初蔡元培教育思想及其社会学意义的研究。
- 作者:
熊春文;
- 全文[ PDF 932.0 KB ] 2006.21(1) 共有 2116 人次浏览
|
|
- 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之比较
-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的职业地位获得和经济地位获得的异同,试图考查户籍制度作为一个制度分割机制,如何对社会流动产生影响。通过对全国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本文最终获得的结论是,三重制度分割———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使流动人口劳动力被隔离在特定的社会和经济空间之内,而正式制度对这个空间领域的控制和影响较弱。这就导致了流动人口的极其特殊的社会经济分层形态和社会经济地位获得模式,它也迫使流动人口沿着特殊的流动路径并遵循着非正式的规则来现实上升社会流动,这些特殊的路径和...
- 作者:
李春玲;
- 全文[ PDF 794.0 KB ] 2006.21(5) 共有 2166 人次浏览
|
|
- 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基于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
-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被动城市化群体的规模日渐庞大。他们进入城市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获得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的过程。本文以自我认同为切入点,通过对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调查,发现他们的自我认同失调,即大部分失地农民尚无法实现自我认同的转换。主要原因在于失地农民是被动城市化的,“时间性”效应导致自我认同的转换滞后于物质的搬迁,“空间性”效应带来的强烈的相对剥夺感也阻碍了自我认同系统的转换。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尚待进一步检验的一个命题,即“被动城市化”群体的自我认同,其社会参照系具有特定的“实践性”特征。...
- 作者:
张海波;童星;
- 全文[ PDF 614.0 KB ] 2006.21(2) 共有 2213 人次浏览
|
|
- 中国政策精英群体的社会资本:基于结构主义视角的分析
- [摘要]社会资本理论一直受到功能主义观念的困扰,本文为解决社会资本理论逻辑上同义反复和观测上自相矛盾的困境,提出了社会资本的结构主义视角——社会资本应该用网络的结构来定义,而不是网络的功能。根据结构主义视角的研究路径,本文对中国政策精英群体的网络整体结构和网络阶层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2004年对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具有代表性的301名政策精英的调查发现,分别体现身份标识、人际交往能力、个人努力三方面交往过程中个人特征的教育、职业流动体制稳定性、行政级别和交往投入都对政策精英的社会资本具有显著贡献。而且,由于与社会...
- 作者:
朱旭峰;
- 全文[ PDF 934.0 KB ] 2006.21(4) 共有 2394 人次浏览
|
|
- 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与人力资本收益
- [摘要]转型期我国教育收益率普遍提高,但其中的具体机制和过程如何,学界鲜有深入而详细的讨论。本研究结合具体的社会改革进程,从新结构主义视角探讨了劳动力市场的部门分割及其结构特征的变化,并以此解释了不同部门中人力资本收益模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国家规制性力量的作用、市场制度中的绩效原则以及与原有制度的路径依赖关系,共同决定了当前劳动力市场上的人力资本回报差异的基本格局。实证数据来自1996、2003年两次全国性社会调查,实证结果表明,各部门人力资本收益率的变化并不与市场化方向相一致,而是呈现出诸多社会转型期的非常态特征。人力...
- 作者:
刘精明;
- 全文[ PDF 1008.0 KB ] 2006.21(6) 共有 2097 人次浏览
|
|
- 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
- [摘要]工作单位是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集体抗争控制机制之一。本文利用ChinaGSS2003数据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单位性质(党政机关、国有事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事业)和单位行政级别等两种单位特征对三种集体抗争发生机制,即相对剥夺机制、资源动员机制和政治过程机制的分割效应。研究发现,单位对集体抗争仍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的机制和效果随着单位特征的变化而有显著差异,这表明单位特征对集体抗争的发生机制具有明显的分割效应。在单位的严格控制下,可支配时间、可支配收入和领导力等将集体抗争组织化的社会资源在集体抗争发生过程中...
- 作者:
冯仕政;
- 全文[ PDF 1053.0 KB ] 2006.21(3) 共有 2296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