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国家、市场和农民生活机遇——广东三镇的经验对比
  • [摘要]结构变迁如何影响个体生活机遇?本文从国家的二元需求——获取足够的利润和充分的政治支持——出发,认为政治持续和市场变迁之间的对立提高了国家及地方政府补贴农民的激励,从而有助于改善农民生活机遇。在中央政府层面,中央政府对农村社会的经济需求不断降低,而对来自农民的政治支持的重视使其陆续出台有利于农民的各项政策。在地方政府层面,国家的二元需求对他们形成制约,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必然会一丝不苟地遵从。利用来自广东农村三个镇的经验材料作为基础,本文试图解释镇级政府如何回应国家需求的变化,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形成有差异的...
  • 作者:

    陈那波;

  • 全文[ PDF 865.0 KB ] 2009.24(6)  共有 1962 人次浏览
  • 中国能用渐进方式改革公共部门吗?
  • [摘要]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极其成功地实现了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然而,政府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建立一个有效率和可信赖的政府,改进公共部门的表现乃是中国在21世纪实现顺利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集中对中国公共部门改革的前景进行分析,强调指出现有的、薄弱的治理能力、监管失败及不平等扩大等问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政府在1980-1990年代的退缩,以及采取渐进式的改革道路。特别是,权力的移交和监督的放松导致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出现了严重扭曲。政府目前推动经济和社会变革的能力在如下几方面受到了限制:(1)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
  • 作者:

    黄佩华

  • 全文[ PDF 739.0 KB ] 2009.24(2)  共有 2151 人次浏览
  • 锦标赛体制
  •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跃进期间中央—地方关系的考察,指出在高度中央集权的局面下,行政体制本身会内生出一种"锦标赛"的独特现象。在锦标赛中,中央会在经济上向地方政府大规模放权,并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促使地方政府在主要的经济指标上展开竞赛。由于中央政府全面控制了政治、经济、思想领域,所以这种竞赛在严格的设计下展开,各级政府乃至普通民众都被动员起来,类似于竞技比赛。大跃进的实践表明,高度的集权控制既会导致竞赛的产生,又必然性地导致竞赛的失败。 
  • 作者: 周飞舟
  • 全文[ PDF 761.0 KB ] 2009.24(3)  共有 4082 人次浏览
  • 住房产权与政治参与:中国城市的基层社区民主
  • [摘要]以中国城市社会的住房私有化和基层社区民主实践为背景,本文重新探讨了住房产权所导致的个体政治积极性差异这一传统理论议题。基于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定量考察业主与非业主之间在参与基层社区选举政治上的差异,本文的主要发现是:在中国城市基层社会,住房产权对政治积极性的促进作用目前仅局限于特定的社区情境,即新型商品房住宅小区。本文同时还发现,虽然住房所有者在社区政治事务中所具有的积极性很难外溢出特定的社区边界,但个体内在的政治积极性在社区层次和地方层次上却具有紧密的一致性。 
  • 作者:

    李骏

  • 全文[ PDF 731.0 KB ] 2009.24(5)  共有 2940 人次浏览
  • 城市新移民社会认同的结构模型
  • [摘要]本文根据亨廷顿关于社会身份的分类模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方法,通过群体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职业认同、地位认同等对城市新移民十分重要的五种社会认同类别,探索移民社会认同的内在关系结构。结果表明,移民的社会认同呈现出一致性认同与差异性认同并存的关系结构,具体表现为:职业认同与群体认同和地位认同,地位认同与地域认同,地域认同与文化认同和群体认同,群体认同与文化认同之间存在着一致性认同的倾向;职业认同与文化认同和地域认同,地位认同与文化认同和群体认同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认同的倾向。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城市新移民...
  • 作者:

    张文宏; 雷开春

  • 全文[ PDF 797.0 KB ] 2009.24(4)  共有 2563 人次浏览
  • 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
  • [摘要] 本文试图从分析目标管理责任制入手,探讨当代中国基层政权的运作特征及重大变化。通过分析,本文发现,目标管理责任制是在当代国家正式权威体制的基础上创生出的一种实践性的制度形式。在实践中,目标管理责任制以构建目标体系和实施考评奖惩作为其运作的核心,它在权威体系内部以及国家与社会之间构建出一整套以"责任—利益连带"为主要特征的制度性联结关系,进而对基层政权的运行以及地方社会的治理等产生了一系列重要而复杂的影响。 
  • 作者:

    王汉生; 王一鸽;

  • 全文[ PDF 947.0 KB ] 2009.24(2)  共有 3139 人次浏览
  • 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
  • [摘要] 乡村社会的结构性巨变,必然带来乡村社会关系的结构性质变,因此研究乡村社会关系结构的变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鉴于当前乡村社会关系功利化、理性化的共识,本文以面对生命安全这一人类的利益底线作为试金石,考察乡村农民与乡村艾滋病人之间的关系取舍行动。通过对乡村艾滋病人原社会关系系统的断裂、旧关系修复与新关系重建过程的分析,我们发现乡村社会个体的社会关系系统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内核与外围两极分化的结构,乡村社会关系的外围已高度利益化,而与之对应的是内核部分的高度情感化。乡村社会关系结构日益简单,传统的社会...
  • 作者:

     徐晓军

  • 全文[ PDF 971.0 KB ] 2009.24(1)  共有 2425 人次浏览
  • 中国城市的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
  • [摘要]两个理论主导了国家社会主义精英的研究。魏昂德的精英分割理论描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精英群体:干部精英和专业技术精英。萨列尼的精英分化理论则讨论了在转型中的后共产主义国家干部精英内部的分化。然而这两种理论都不能完全把握和解释当今中国的精英流动动态。本文作者建构了"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这个理论模型,认为在市场转型过程中,中国不同类型的精英群体(行政干部精英、技术干部精英、专业技术精英)通过排斥非精英群体进入的方式在代际间实现了人员的自由交换。这些不同类型的精英群体之间互相渗透,内部也不是内固的,...
  • 作者:

    郑辉; 李路路;

  • 全文[ PDF 642.0 KB ] 2009.24(6)  共有 2865 人次浏览
  • 市场转型与民众的分配公平观
  • [摘要]本文将中国民众的分配公平观置于市场转型的背景中进行考察,以2005年中国综合调查资料为依据,探讨分配制度的市场化和个人理性因素对民众分配公平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分配制度的建立,使人们树立了应得原则的分配公平观,同时这种分配公平观也获得了合法性的社会基础;而平均原则的分配公平观却得到了社会底层的支持,构成了居于主导地位的分配公平观的"分裂意识",并对应得原则的公平观以及市场分配制度的合法性形成了挑战。 
  • 作者:

     孙明

  • 全文[ PDF 366.0 KB ] 2009.24(1)  共有 2144 人次浏览
  • 合作社:作为制度化进程的意外后果
  • [摘要]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社是农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类组织相对于企业和社团的特殊性以及所具有的极其突出的中国特色,增加了对其进行研究的难度,社会学家对它的整体意象迄今没有建立起来。本文类比"单位"研究中的意象建构策略,将中国特色的合作社理解为"制度化进程中的意外后果"。作者以当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广泛存在的"名实分离"现象为切入点,说明这种意象建构策略为什么是可行的。文章从非科层性集权关系在地方经济生活中的存在与强化来概述中国合作社所面临的制度化进程,这种非科层性的集权关系越来越以...
  • 作者:

    熊万胜

  • 全文[ PDF 795.0 KB ] 2009.24(5)  共有 2378 人次浏览
  • 共通性社会资本与特定性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与中国的城市基层治理
  • [摘要] 社会资本理论家们对于不同形态的社会资本在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中对经济发展和政府治理表现所产生的影响,还没有能够达成共识。为弥补既有文献的理论缺陷,本文以2007年对我国三个主要城市(北京、成都、西安)的144个社区的随机抽样调查为基础,对两种形态的社会资本——共通性社会资本和特定性社会资本——在我国城市地区的分布进行了描述,并进而比较这两种形态的社会资本对我国当前进行的城市社区建设和治理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共通性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包容性的社会信任与开放型的社会网络——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治理产生了显...
  • 作者:

    陈捷; 卢春龙;

  • 全文[ PDF 535.0 KB ] 2009.24(6)  共有 2755 人次浏览
  • 城镇的职业性别隔离与收入分层
  • [摘要]利用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以及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最详细的职业信息,本文研究了职业的性别隔离对当前中国城镇在职人员收入性别差异的影响及其在不同部门的差异。我们的分析结果表明,职业的性别隔离确实是当前中国城镇职工性别收入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但其作用仅限于国有部门;在非国有部门,职业性别隔离的作用并不显著。我们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性别分层机制在体制内外的重要区别:在国有部门,男女收入差异来源于结构性的因素——职业的性别隔离,它以职业的性别构成为依据拉开职业间的收入差距,从而导致了收入...
  • 作者:

    吴愈晓; 吴晓刚;

  • 全文[ PDF 706.0 KB ] 2009.24(4)  共有 2775 人次浏览
  • 强市场中的“弱参与”:一个公民社会的考察路径
  • [摘要]本文通过对市场经济发展与公民社会发育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人们自主空间的释放,推进了公民参与的发展。然而当我们将这种"空间释放"控制之后,从宏观的表现上看,公民参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也产生了一种抑制效应。同时我们还发现,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公民参与网络发展从而提高社会资本的能力愈趋于弱化。作者认为,公民间的相互合作与参与网络的建立,不应该仅仅表现为一种"原子化"参与能力的提高,只有增强人们彼此间的合作精神与公共责任感,才能真正推进公民社会健康有效的发展。 ...
  • 作者:

    陈福平

  • 全文[ PDF 741.0 KB ] 2009.24(3)  共有 1870 人次浏览
  • 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地方政府与国家的关系互动
  • [摘要]过去20多年地方政府在以工业化为导向的经济发展目标的诱导下,不断通过土地征用获取租金最大化,其后果不仅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和大量抗争活动,而且还威胁到中央政府的粮食安全目标以及社会的公正和稳定性。为此,中央政府在过去10多年以来做出积极的回应,一直试图重新界定中央与地方以及农民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权力关系。在中央政府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之下,地方政府对土地征用的范围、规模以及审批权限乃至土地出让收入的支配权益等都被中央政府明显地削弱了。中央政府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是工具性的,对农民土地的赋权本身不是中...
  • 作者:

     赵德余

  • 全文[ PDF 1107.0 KB ] 2009.24(2)  共有 2772 人次浏览
  • 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
  • [摘要]社会大众对于当前中国不平等的状况和趋势的不满程度如何?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和一些中国政府官员都提出,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市场改革造成的不平等状况不断加剧,普通民众对资源分配的不公非常不满、甚至愤懑。通常认为,那些从改革中获益甚微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应该对当前的不平等心存怨怒。为了考察这些看法是否属实,我们对一项于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首先,尽管中国受访者对当前不平等的一些方面确有微词,但是他们总体上仍倾向于认为,目前产生各种社会不平等的资源分配模式是比较公平的,尤其是在社区内部...
  • 作者:怀默霆
  • 全文[ PDF 768.0 KB ] 2009.24(1)  共有 3696 人次浏览
  • “信息主导”背景下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身份认同
  • [摘要]中国在市场经济改革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除了生产关系和产权关系的变化外,还有一场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而来的信息革命。这意味着我国所经历的现代化轨迹不同于欧美国家,从而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所体会的“现代生活”也有自身的独特之处。本文就此提出以“信息主导”(information-led)为研究视角,探讨新一代农民工在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其日常生活、社会关系,以及个人身份建构(self-identification)所经历的变革过程。首先,本文通过反思以劳资对立为研究视角的农民工研究,指出以该理论框架为指导的农民工研究的理论预设及其视角局限。其后,本文会讨...
  • 作者:

    郑松泰

  • 全文[ PDF 601.0 KB ] 2010.25(2)  共有 2426 人次浏览
  • 社会网络规模的影响因素:不同估计方法的比较
  • [摘要]在对社会网规模的估算中,0LS方法的适当性和实际效果目前还缺乏较为系统的考察。本文在对现有统计学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在估算社会网规模时OLS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通过对CGSS 2003数据集的统计分析及计算机模拟分析,本文在经验层面发现,OLS估计结果确实与替代方案(特别是负二项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最后,本文建议研究者采用可供替代的建模方式研究社会网络规模的影响因素。
  • 作者:

    黄荣贵; 桂勇

  • 全文[ PDF 1174.0 KB ] 2010.25(4)  共有 2958 人次浏览
  • “气”与中国乡土本色的社会行动——一项基于民间谚语与传统戏曲的社会学探索
  • [摘要]气是理解中国乡土本色的社会行动的一个独特概念。本文利用民间谚语与传统戏曲等材料,对气在乡土中国的内涵进行了解析。作者认为,气在乡土传统中是一个具有较大弹性的范畴,它是中国人在人情社会中摆脱生活困境、追求社会尊严和实现道德人格的社会行动的根本促动力,是融汇了本能与理性、道义与利益的激情,其具体含义从一种需要被克制的激情到一种可以迸发的激情、再到一种自我执法的义气,构成了一个续谱,其中,以忍御气是主流,以气立人是补充,任气行侠是特例。
  • 作者:

    应星

  • 全文[ PDF 595.0 KB ] 2010.25(5)  共有 2454 人次浏览
  • 城乡迁移与精神健康: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见证了规模甚巨的城乡迁移运动,社会学界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进入城市的移民的精神健康问题则少有涉及。本研究基于对上海城乡迁移群体的多阶段抽样调查以了解这一群体的精神健康状况。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25%的男性和6%的女性精神健康状态不好。进一步的路径分析显示,移民压力、社会支持和迁移意义以不同的路径影响精神健康。论文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充分回应移民群体的精神健康需求。
  • 作者:

    何雪松;黄富强; 曾守锤

  • 全文[ PDF 558.0 KB ] 2010.25(1)  共有 2313 人次浏览
  • 公共领域中的慈善、福音与民族主义——以近代杭州麻风病救治为例
  • [摘要]在医疗社会史领域,对于疾病与社会、文化乃至殖民主义、民族主义关系的研究,正在引起学术界的巨大兴趣。本文以近代杭州的麻风救治为例,旨在探讨福音医学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关联性。文章认为,在近代中国,福音医学是麻风病救治的绝对主导,通过为麻风病患筑家园、求福音和谋国族,传教士为近代中国带来了不同于明、清时期中国麻风救治传统的卫生现代性,即传教士抛弃了中国明清时期的“强制隔离”制度,在“人道隔离”中,“疗身与疗灵”并举,使麻风病患在卫生慈善机构中得到有效救治与养老。
  • 作者:

    周东华

  • 全文[ PDF 665.0 KB ] 2010.25(3)  共有 2337 人次浏览
«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