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业实践中实证知识和实践逻辑的辩证关系——以循证矫正处境化实践为例
- [摘要]证据为本的实践模式主张社会工作专业应该基于实证研究范式下的实验研究结论,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为案主提供服务。然而,日常生活的实践过程,包括专业实践过程,是在特定社会场域中被结构性关系所形塑,又被特定场域下的符号体系所掩盖的惯性化的即兴发挥过程。它有自己的实践逻辑,不受实验过程的控制,很难将实证科学知识直接应用其中。本文通过一个社区矫正案例展示社会工作专业如何把犯罪学研究指明的再犯风险的发生面向和风险要素等实证知识与当事人的生活习性和生活轨迹结合起来,跟随当事人日常生活中不断涌现的压力事件,协助其对...
- 作者:
郭伟和
- 全文[ PDF 1387.0 KB ] 2019.34(5) 共有 2669 人次浏览
|
|
- 社会公正与中国现代化
- [摘要]社会公正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大事。社会公正事关“把控”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向”或“基本目的”“基本宗旨”“基本定向”一类的大问题。社会公正有两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基本价值取向。只有遵循这两个基本价值取向,方能有效解决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定向问题。社会公正有助于现代化建设内生动力的激活和生成。如果不遵循社会公正的基本规则,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就不可能形成,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社会公正是影响整个社会共同体当中各个群体之间利益协调与否,进而成为影响整个社会安全与否的最为关...
- 作者:
吴忠民
- 全文[ PDF 1316.0 KB ] 2019.34(5) 共有 3069 人次浏览
|
|
- 媒介霸权、文化圈群与东方主义话语的全球传播——以舆情大数据GDELT中的涉华舆情为例
- [摘要]本文通过全球舆情大数据对西方涉华舆情所建构的东方主义话语及其全球传播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新媒体时代,美国涉华舆情延续了传统东方主义话语的内涵,将中国建构成专制主义的、人权问题突出的、对西方充满挑衅和威胁的形象。研究还发现,全球网络空间中的新闻信息传播同时表现出“核心—边缘”结构和“文化圈群”结构,二者塑造了全球网络空间中涉华舆情的景观,“核心—边缘”结构使得霸权国家所建构的东方主义话语在广大亚非拉国家扩散,而基于共同语言、文化接近性等所形成的文化圈群结构则弱化了西方政治话语在阿拉伯、俄罗...
- 作者:
龚为纲、朱萌、张赛、罗教讲
- 全文[ PDF 3872.0 KB ] 2019.34(5) 共有 6226 人次浏览
|
|
- 身份产权——厂办集体企业产权变革过程的一种解释
- [摘要]在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身份是纵向等级序列中的一个结构性位置或同一层级组织(个体)之间横向的连接关系及其认同,组织与个人的稀缺性身份在特定的关系结构中得到形塑和界定,他们在社会认可的前提下依凭身份获得、占有资源,即拥有一种“产权”。本文追寻东北某厂办集体企业的改制过程,揭示产权界定的身份逻辑,将“身份”变量引入产权分析,考察不同身份性质的企业以及同一企业内不同身份职工的产权界定过程,发现影响企业身份产权的主要因素是企业所有制等级、企业行政级别、企业规模以及企业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和行业属性,影响企...
- 作者:
王庆明
- 全文[ PDF 1431.0 KB ] 2019.34(5) 共有 2395 人次浏览
|
|
- 儿童贫困表征的年龄与城乡效应
- [摘要]本研究尝试突破为经济短缺表象所遮蔽的贫困研究和贫困治理,基于儿童视角的贫困表征来探究主观贫困对于贫困者困境的建构功能。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对温州市中心、郊区和乡村的三所小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儿童的贫困表征内容远比官方定义丰富且存在年龄效应。城市儿童贫困知识的精细化程度显著高于同龄的郊区与乡村儿童,并且这种城乡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城市儿童的贫困判断线索也远比贫困儿童多元而精细。研究揭示,阻断儿童贫困再生产的干预可从贫困表征入手,并应在不同处境的儿童出现对贫困的认知与判断分化之前进行。
- 作者:
赵蜜
- 全文[ PDF 1407.0 KB ] 2019.34(5) 共有 3361 人次浏览
|
|
- 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费孝通看梁漱溟乡村建设主张
- [摘要]梁漱溟和费孝通两位都是乡村发展史和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本文主要讨论费孝通对梁漱溟乡村建设主张的态度。对年轻的费孝通而言,其学科训练、师友影响以及士绅家庭背景都令他对梁漱溟的乡村建设主张抱持保留和质疑的态度;历经数十年人生风雨,经过晚年的反思与补课,费孝通重新认识并走近了梁漱溟,对其乡村建设主张的认识也实现了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的转变。梁漱溟与费孝通两位先生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真知灼见是中国社会科学推进本土化的标志和重要成果,对于深入认识和有效解决当下的乡村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作者:
张浩
- 全文[ PDF 1399.0 KB ] 2019.34(5) 共有 3755 人次浏览
|
|
- 他山之石,却难攻玉?——再探“第三方”改造困境的源头
- [摘要]在我国转型背景下,“第三方”试图成为他山之石,期望在与国家的合作中赋能乡村、改造社会。然而,“第三方”却常常举步维艰、陷入困境。究其原因,合作和赋能是作为“第三方”的社会组织在设计制度、开展行动中必不可少的两重逻辑,可是这两重逻辑总是相互牵制和排斥,难以彼此契合,这导致了“第三方”的改造困境。进一步的探究发现,这两重逻辑在中西社会中具有不同的意涵:在西方的情境中,合作和赋能的意涵具有稳定一致的关联机制;而在中国转型情境下,这两重意涵在各种变动的因素中难以稳定相融。这说明,“第三方”困境不仅是实践...
- 作者:
罗婧
- 全文[ PDF 1580.0 KB ] 2019.34(5) 共有 2637 人次浏览
|
|
|
|
- 棚户区改造与新型社区建设——四种低收入者住区的比较研究
- [摘要]2005年开启的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彻底改变了中国城市低收入者的人居环境,同时引发了城镇社区巨变,超过一亿人居住的棚改新区成为中国城镇新的社区类型。本文首先概述棚户区改造的时空演进特征与类型特征;基于四类棚户区改造案例的实地调研,阐述了棚户区改造前的城市社会断裂与棚改新区低收入者居住阶层地位的上升流动,并提炼出棚改新区作为中国新型社区的整体性特征;进而提出重塑社区的“根”与“魂”,以实现城市低收入者“去棚户化”、融入城市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 作者:
李国庆
- 全文[ PDF 1388.0 KB ] 2019.34(5) 共有 3728 人次浏览
|
|
- 项目制治理的边界变迁与异质性——四个农业农村项目的多案例比较
- [摘要]作为一种国家治理制度,项目制并非单向扩张,而是与相关制度之间的边界不断推移与渗透。分税制之后,“条条”得以膨胀,为强化“块块”和社会的参与激励,国家试图收缩项目制治理的边界,却导致其宏观结构和微观过程均更加复杂,异质性增强。基于地方激励性和社会嵌入性双重维度,本文对项目制的异质性展开分析,建构了压力推动—全面动员、层级分包—抓大放小、层级卸责—以点代面以及目标技术—重点铺开四种运作模式,它们是不稳定的博弈解,存在不断变迁的空间。通过四个农业农村项目的多案例比较,本文探析了四种模式更细微的展现及转...
- 作者:
史普原
- 全文[ PDF 1460.0 KB ] 2019.34(5) 共有 2811 人次浏览
|
|
- 平等与繁荣能否共存——从福利国家变迁看社会政策的工具性作用
-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福利国家的变迁,试图呈现作为工具的社会政策是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平等的。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福利国家模式”之所以成功是因其劳动力“去商品化”的政策内核很好地应对了当时经济增长与社会平等的“共同利益”。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形势下,福利国家劳动力“去商品化”策略失效,这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无法促进社会平等。而新形势下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利益”,要求社会政策向劳动力的“再商品化”转型。这一转型趋势不可逆转,但其中也蕴含着自由主义与全球化的威胁。
- 作者:
房莉杰
- 全文[ PDF 1440.0 KB ] 2019.34(5) 共有 3267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