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传统中国福利实践的社会逻辑——基于明清社会研究的解释
  • [摘要]传统中国福利实践中的福、命、报等观念,不是自在的象征系统,而是作为融生产性与榨取性为一体的文化,渗透于社仓、义庄、义冢、善堂等福利制度的再生产过程中。因此,作为观念形态的象征文化,恰恰是汉人社会基本联结的粘合剂,其生产性和榨取性力量的结合,正是传统中国福利实践的“社会逻辑”。以福、命、报等基本社会范畴为中心的一整套象征体系,将土地权的超经济强制、国家通过贡赋过度汲取农业剩余、融赢利型经纪和保护型经纪为一体的乡绅支配、以“份”为制度形态的诸种地方公共福利实践都整合为一种社会本体论意义上的支配模式,...
  • 作者:

    张佩国

  • 全文[ PDF 2084.0 KB ] 2017.32(2)  共有 3005 人次浏览
  • 农业社会学论纲:理论、框架及前景
  • [摘要]20世纪70年代,农业社会学在西方为挽救农村社会学的危机而诞生。中国当前正处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进程中,农业社会学的破土新生具有重要意义。在追溯其理论传统的基础上,本文建构了这一学科的基本框架,展示了其核心议题。中国农业社会学既可以通过与诸学科的对话交流积极表明自身的学科洞见,为本土社会学及世界农业社会学贡献力量;也可在与农业文明性命攸关的重大问题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前沿问题上积极发声、实现价值。
  • 作者:

    熊春文

  • 全文[ PDF 1453.0 KB ] 2017.32(3)  共有 8179 人次浏览
  • 燕京社会学派因何独特?——以费孝通《江村经济》为例
  • [摘要]本文以《江村经济》为例,回答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第一,农工混合是一种独特的中国道路“模式”,还是历史条件限定下的经济形态?第二,燕京社会学派的真正角色,是否是提出这一“本土模式”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本文指出,农工混合的经济形态与一系列社会基础条件的状况有关,《江村经济》采用当时国际社科学界公认的分析逻辑,开启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治学的方式来认识中国的经验现实。故燕京学派作为社会学群体的角色,以现代社会学及人类学在中国的开创建设来概括更准确。其主要特点与其说是本土化道路的提出,不如说是研究角色、议题、方...
  • 作者:

    张静

  • 全文[ PDF 810.0 KB ] 2017.32(1)  共有 4676 人次浏览
  • 中国社会治理的新内涵与新作为
  •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这不仅推进了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五位一体”均衡发展政策目标下的政府运行机制优化过程,而且加快了开放、流动的社会形态下塑造中国特有的党委、政府、社会力量多元合作治理结构的历史进程。当前我国社会治理模式转型在宏观制度结构和中观政策设计上有许多重大改革突破,但仍需重视实践中社会治理机制改革创新的瓶颈问题。习近平同志在“7·26”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要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社会发...
  • 作者:

    李友梅

  • 全文[ PDF 1296.0 KB ] 2017.32(6)  共有 4785 人次浏览
  • 从“国家主导”到多元推动——集体协商的新趋势及其类型学
  • [摘要]既有研究普遍认为中国的集体协商是国家主导型模式,但通过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东北等地的田野研究,本文发现,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工人谈判地位增强以及地方政府和雇主调整自身角色等原因,集体协商已经呈现出多样的类型,正在进入一个多元推动的时代。从程序性规则和实体性规则这两个维度出发,本文建构了一个集体协商的类型学,将集体协商区分为国家主导、工人主导、雇主主导和工会主导四种类型,并从工人实体获利、稳定劳资秩序两个方面对四种类型进行了比较。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集体协商新类型的形成机制与实践效果,认为不同的...
  • 作者:

    闻效仪

  • 全文[ PDF 2573.0 KB ] 2017.32(2)  共有 3728 人次浏览
  • 现代性的另类追寻——费达生20世纪20-40年代的社会改革研究
  • [摘要]本文力图呈现一个“技术专家”身份之外的费达生、一个推动社会变革的费达生。作为中国知识界“技术下乡”和“工业下乡”的先行者,她开始了“把合作经营的原则引入中国农村经济的最早尝试”,曾力图以社会实验的方式解决技术现代化和农村经营社会化的难题。本文重点分析了费达生探寻起步于乡间小路的工业化道路、以合作制经济组织抵抗巨型资本、以示范模式为女性在现代经济生产体系中争得一席之地的现代化另类探索。
  • 作者:

    金一虹、杨笛

  • 全文[ PDF 2911.0 KB ] 2017.32(1)  共有 3550 人次浏览
  • 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建设的新思路、新成就
  • [摘要]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弥补社会建设的短板,顺利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真正协调发展。社会建设不仅有特定的范畴,而且有特殊的规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由此完成了社会建设双核驱动、双向互动的新布局。本文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依据,以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为根据,以经济社会实际发展为论据,全面回顾了这五年间...
  • 作者:

    杨宜勇、黄燕芬

  • 全文[ PDF 1323.0 KB ] 2017.32(6)  共有 3250 人次浏览
  • 住房与城市居民的阶层认同——基于北京、上海、广州的研究
  • [摘要]本文基于财富分层的视角,研究了作为财富重要标志的住房与城市居民阶层认同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北上广三地居民的住房分层现象较为明显。以“住房品质”和“符号区隔”为代表的住房因素与阶层认同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而经过多重填补法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后,其结果进一步确认了住房对于解释居民阶层认同的关键作用。文章指出,在当前中国城市社会中,与传统基于职业的阶层认同相区别,以住房为代表的基于财富的阶层认同正在逐步形成。从住房入手可以为阶层认同研究提供新的分析和解释框架。
  • 作者:

    张海东、杨城晨

  • 全文[ PDF 1291.0 KB ] 2017.32(5)  共有 7585 人次浏览
  • 福利治理、政策执行与社会政策目标定位——基于N村低保的考察
  • [摘要]学界对于社会政策目标定位偏差的解释形成了技术视角、体制视角、利益视角和环境视角等研究角度。本文立足环境视角并借鉴其他视角的相关成果,通过对N村农村低保实施过程的深度考察,运用福利治理的分析框架,阐释了中国转型期乡土社会农村低保的运作过程,揭示了政策目标定位偏差发生的逻辑。研究发现,基层福利治理是导致农村低保目标定位偏差的深层原因,治理理念、治理目标、治理关系与治理过程构成的基层福利治理结构与机制导致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政策变通。进而,本研究探讨了基层福利治理与所嵌入的乡土社会环境的关系,揭...
  • 作者:

    李迎生、李泉然、袁小平

  • 全文[ PDF 1493.0 KB ] 2017.32(6)  共有 5470 人次浏览
  • 城乡关系、空间差序与农户增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分析
  • [摘要]本文立足于农民收入的空间转换逻辑和城乡关系的差序类型,并借助相关数据系统检验了促进农户增收的三种机制是否存在空间差异。研究发现:1.地区非农化对距离城市较近的农户增收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家庭非农化的影响则表现出逆向差序的特征。2.文化性人力资本对靠近城市的农户增收的边际效用较大;技能性人力资本促进农户增收的效应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3.社会网络对农户增收的积极影响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农村更为突出。上述观察结论隐含着一个重要的政策逻辑,即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此推进家庭经营结构转变和劳动力...
  • 作者:

    张兆曙、王建

  • 全文[ PDF 8587.0 KB ] 2017.32(4)  共有 4446 人次浏览
  • 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国教育精英的来源与转变(1865-2014)
  • [摘要]布尔迪厄、卡拉贝尔等一批西方学者研究论证了精英教育在法、美等国主要用于政治和财富精英群体社会再生产的现实与机制。通过量化分析晚清、民国和共和国时期近150年来教育精英大规模微观数据,本文发现,在国家和社会的历史变迁中,中国教育精英的社会和地理来源非常多元,随着教育传统和考试制度的演变,出现了多次结构性转变,形成了特点迥异的四个阶段。这些历史特征与西方经验显著不同,不仅对中国当代社会阶层与流动影响深远,也是理解中西方社会精英构成与历史发展路径差异的重要基础。
  • 作者:

    梁晨、董浩、任韵竹、李中清

  • 全文[ PDF 2508.0 KB ] 2017.32(3)  共有 7684 人次浏览
  • 包揽式政商关系、本地化用工与内地中小城市的劳工抗争
  • [摘要]当前的劳工研究过于关注珠三角经验,而忽视了“世界工厂”劳资关系的区域差异。本研究基于在内地城市的田野调研资料,详细剖析内地中小城市新兴制造业中独特的政商关系、本地化用工形态和劳工抗争行动。研究发现,虽然受限于地方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干预、分散的劳工生产生活形态,内地的劳工抗争在规模、战斗性、诉求、制度影响等层面与珠三角地区存在差异。但内地的劳工抗争也自有其特点,突出表现为劳动纠纷频发化和日常抵抗普遍化。大量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内地政府扶持政策下勉强生存,由此导致频繁的劳动纠纷,本地工人的城市化进程和...
  • 作者:

    汪建华

  • 全文[ PDF 3200.0 KB ] 2017.32(2)  共有 3616 人次浏览
  • 入学年龄限制真的造成了“七八月陷阱”吗?——兼评刘德寰、李雪莲《“七八月”的孩子们》
  • [摘要]西方研究发现,出生月在入学年龄截止日期以前的学生在学业表现上不及出生月在截止日期以后的学生,并将这一“截止日期现象”归因于入学年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刘德寰、李雪莲的研究《“七八月”的孩子们》也试图在中国展示这一现象,本文则对此提出质疑。利用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2年儿童情况抽样调查,本文检验了截止日期现象能否持续到成年期,以及特定出生月份是否存在入学年龄的选择性这两个问题。本文发现,中国孩子对截止日期的遵从度低且存在选择性,出生月份之间的成就差异不能完全由入学年龄来解释,应考虑其他替代性的...
  • 作者:

    张春泥、谢宇

  • 全文[ PDF 2134.0 KB ] 2017.32(1)  共有 8935 人次浏览
  • 房改进程、生命历程与城市住房产权获得(1980-2010年)
  • [摘要]本文基于2010年广州住房调查数据和事件史模型,研究住房市场化改革进程与个体生命历程交互作用对首套住房产权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市场化改革的“差序格局”和差异化改革策略,使住房获得具有明显的时期效应和世代效应。福利住房产权化和住房商品化双轨并行的住房市场化模式,降低了体制内外住房不平等,加剧了精英和非精英阶层的住房差异,延续了行政精英的福利住房获得优势。在住房改革进程中,体制分割和市场分化导致的住房不平等相互叠加,并通过代际传递加剧了年轻世代的住房分化。
  • 作者:

    吴开泽

  • 全文[ PDF 2254.0 KB ] 2017.32(5)  共有 4260 人次浏览
  • 地租的时空解构与权利再生产——农村土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探索
  • [摘要]时空解构是理解地租生成和演化的必要逻辑。“时间租”揭示了地租具有阶段性切割和历时性延绵的双重特性,因而增值收益分配应兼顾农民个体生命历程和世代叠加代际伦理的可持续性;“空间租”解析了地租因产业布局、地理区位等因素的集聚或分异,因而增值收益分配应协调相关各方的正当权利诉求,实现收益的可共享性。通过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与地租的互动、互构研究,文章探寻了增值收益分配的应然状态,主张通过“权利再造”修复并确保农民的地租收益权,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协商谈判机制,辅以权利救济、司法仲裁和第三方专业评估...
  • 作者:

    郑雄飞

  • 全文[ PDF 8991.0 KB ] 2017.32(4)  共有 3182 人次浏览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