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古典社会学”的宏图与迷思——以多元转型绩效比较为切口的批判性综述
- [摘要]本文旨在对伊万.塞勒尼等人提出的“新古典社会学”的理论脉络及其过去15年里的进展进行全面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对所谓“后共产主义世界”的市场转型的不同绩效进行比较的分析路径。面对市场转型呈现出的“趋同”与“分化”并存的复杂局面,笔者提倡一种以宏观逻辑与微观机制为基础的解释框架。在宏观上,需要厘清工业化、全球化和转型这三种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宏观逻辑”在经济现象上的不同解释力,在微观上则通过分析行动者的策略,揭示这些宏观逻辑得以运作的机制。
- 作者:吕鹏
- 全文[ PDF 604.0 KB ] 2012.27(2) 共有 1883 人次浏览
|
|
- “共有地”的制度发明
- [摘要]“共有地”的意涵是多重的,产权、公共资源和习俗既是三种不同的理论路径,也是“共有地”界定的三个不同层次。但是,对于“共有地”的解释,不是产权、资源、习俗三种理论进路的简单叠加,而应该走向一种整体论的“彻底解释”。可以将“共有地”作为一项制度实践,揭示其“传统发明”的整体动态机制,此即“共有地”的制度发明。
- 作者:
张佩国
- 全文[ PDF 589.0 KB ] 2012.27(5) 共有 2036 人次浏览
|
|
- 虚拟民族志:田野、方法与伦理
- [摘要]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社会文化现象给人类学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同时也使传统的研究方法面临新的挑战。在对经典的民族志方法予以调整和改进的基础上,虚拟民族志作为致力于以独特方式理解互联网及相关现象的方法而产生。本文从互联网与文化之间的关联出发,从虚拟田野的定位、在线参与观察的实现、线上田野作业向线下的拓展以及研究伦理几个方面,对虚拟民族志的相关问题予以梳理和评述。文章最后提出,重新思考传统并与之保持对话依然是虚拟民族志发展的重要路径。
- 作者:卜玉梅
- 全文[ PDF 589.0 KB ] 2012.27(6) 共有 4928 人次浏览
|
|
- 社会保险权的历史发展:从工业公民资格到社会公民资格
- [摘要]伴随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社会保险权的发展轨迹也愈加清晰:从德国《1881年帝国诏书》中面向劳工阶级的“书面性”权利,到美国1935年《社会保障法案》中“较为丰满”的法定权利,再到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描画的国民普享式社会权利,并经受住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保守主义及其政策导向的考验”,经历了从工业公民资格到社会公民资格的螺旋式演进。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保险制度呈现出的全民化、福利化和私营化趋向,已经、正在、未来必将继续影响社会保险权的发展。
- 作者:李志明
- 全文[ PDF 580.0 KB ] 2012.27(4) 共有 2312 人次浏览
|
|
- 倾向值匹配与因果推论:方法论述评
- [摘要]社会科学对于因果关系的关注使得倾向值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的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方法进行述评。首先,本文系统梳理了倾向值匹配方法的历史、发展及其对于社会学调查研究的意义。其次,通过一个具体实例,本文展示了倾向值匹配的具体实施过程。第三,从密尔对因果关系的论述以及统计学的反事实框架(counterfactual framework)出发,本文阐释了倾向值匹配如何通过“控制”混淆变量从而满足非混淆假设(unconfoundedness)来帮助研究者提出因果性结论。第四,本文将倾向值匹配与回归中断设计和工具变量进...
- 作者:胡安宁
- 全文[ PDF 736.0 KB ] 2012.27(1) 共有 4084 人次浏览
|
|
- 社会质量研究及其新进展
- [摘要]本文考察了社会质量研究的两个独立起源,对各自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等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文章还着重分析了欧洲社会质量研究在亚洲的推进情况,指出目前国内社会质量研究无论在概念还是理论体系和方法上,都是欧洲社会质量研究的移入而不是本土社会质量的学术继承与发展。无论是从欧洲的社会质量研究,还是从该研究移入过程中本土化的努力与尝试来看,目前社会质量研究还存在很多局限。
- 作者:张海东 石海波 毕婧千
- 全文[ PDF 755.0 KB ] 2012.27(3) 共有 2554 人次浏览
|
|
- 国外多元视野“幸福”观研析
- [摘要]幸福研究日益受到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关注。理论界对幸福研究的认知存在着筑舍道傍、众说纷纭的一面,基于不同学科概念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分析框架和方法体系。本文着力于分析不同学科中的“幸福”特性,并尝试对幸福的层级性和复杂性(如个体幸福感与国民幸福指数的差异)予以区别,进而提出自己对发展趋势变迁的认知,即倡导从既有专注于经济域的国民经济帐户体系时代走向兼顾社会域的“国民幸福帐户”体系时代。
- 作者:丘海雄 李敢
- 全文[ PDF 795.0 KB ] 2012.27(2) 共有 2193 人次浏览
|
|
- 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对社会学的影响
- [摘要]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的发展硕果累累并且影响广泛。很多大型社会调查项目已经开始收集有关分子遗传的信息,同时一些社会学家对基因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社会学引入遗传信息后,一方面能够更有效地解释人类行为的特征和结果,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抵御“遗传决定论”的不利影响,明晰社会环境对遗传表达的影响。最后,本文也注意到引入遗传信息后社会学研究将面临的伦理问题。
- 作者:胡雯 张浩 李毅 刘世定 国光
- 全文[ PDF 556.0 KB ] 2012.27(5) 共有 2785 人次浏览
|
|
- 自由与秩序:西方社会管理思想的演进
- [摘要]本文从史论结合的角度阐述西方社会管理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在现代西方,社会管理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它主要涉及社会控制、文化价值的内化,以及国家、市场和社会的互动。其宗旨是在推动国家理性和向善的同时,也促进社会成员向现代文明人和现代公民转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管理被认为是一种按现代性标准对人进行“规训”的过程和“文明进程”。而自由与秩序的适当平衡则是西方社会管理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 作者:
张旅平 赵立玮
- 全文[ PDF 751.0 KB ] 2012.27(3) 共有 2215 人次浏览
|
|
- 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性别收入差距
-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全国代表性数据,使用多层线性交互分类模型来综合考虑个体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收入水平和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女性劳动者由于受教育水平低而大量在第一产业和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是造成性别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职业分割影响性别收入差距主要通过纵向分割,在不同职业内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收入差异。女性教育收益率高于男性主要是教育配置作用的结果,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有助于女性进入收入水平高的行业和部门以及性别歧视程度较低的部门。
- 作者:
邓峰 丁小浩;
- 全文[ PDF 1172.0 KB ] 2012.27(5) 共有 2883 人次浏览
|
|
- 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
- [摘要]本文旨在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讨论新中国信访制度形成及演变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研究发现,信访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群众路线而创立的。根据群众路线,信访工作有社会动员和冲突化解两个基本内容,并应做到二者的有机统一。但在信访实践中,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偏重其中一个方面,并相应形成社会动员和冲突化解这样两种信访工作取向。1978年以前,在社会动员取向主导下,信访制度建设趋于革命化,结果造成国家社会动员与民众利益诉求之间的严重对立。1978年以后,国家信访工作的主导观念向冲突化解取向调整,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信访制度的科层化。随...
- 作者:
冯仕政
- 全文[ PDF 867.0 KB ] 2012.27(4) 共有 2988 人次浏览
|
|
- “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古典社会学、心理学的诠释学意涵
-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两个阵营之间相互质疑。然而,从当代诠释学的角度则有“经验”与“理论”一致性的命题:经验是文本的类似物。这一命题原创性地蕴含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奠基者詹姆斯、涂尔干、弗洛伊德和韦伯的思想之中,而本文的主体部分即发掘这些古典思想的诠释学意涵。文章指出,基于这一诠释学命题的理论建构,在解决中国社会学中两个阵营对峙问题的同时,将文化自觉置于学科建设的基础位置。
- 作者:徐冰
- 全文[ PDF 717.0 KB ] 2012.27(1) 共有 2936 人次浏览
|
|
- “空间”的思想谱系与理想图景:一种开放性实践空间的建构
- [摘要]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空间转向,以空间作为社会理论的核心,无疑有助于重新审视空间,把握和研究社会空间在理论建构层面的内涵。与从“时间”和“空间”的二元对立中发掘空间的本体地位的路径不同,本文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尝试,试图从“空间”本身的理论建构出发,以相对空间与绝对空间、经验空间与先验空间、客观空间与主观空间等之间的关系,切入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纵深,在系统梳理“空间”思想谱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社会空间的现实状况,进而建构社会空间的一种理想图景,即在整合社会空间思想谱系与未来走向的基础上,力图推进一种开放性的实践空间...
- 作者:文军 黄锐
- 全文[ PDF 725.0 KB ] 2012.27(2) 共有 2922 人次浏览
|
|
- 权威阶层体系的构建——基于工作状况和组织权威的分析
- [摘要]本文属于阶层分类体系或图式的基础性研究。主要针对分层的经验研究中存在的如下不足:权力很少成为直接使用的变量,或者缺乏一致的测量方法来检验权力分配的假定,因而很少从经验上描述社会权力的结构特征等。本文以权力—支配关系作为阶层分析的基本维度,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城市数据,基于对工作状况和组织权威关系的直接测量,构建起一个权威阶层体系;并通过对该体系外衍变量的分析,揭示了各种社会位置的权力—支配关系本质。在此基础上,继而从社会经济状况、雇佣状况、主观阶层地位认同、生活方式四个方面,对权威阶层分...
- 作者:李路路 秦广强 陈建伟
- 全文[ PDF 1068.0 KB ] 2012.27(6) 共有 2600 人次浏览
|
|
- 社会资本与教育获得——网络资源与社会闭合的视角
- [摘要]布迪厄的“网络资源”和科尔曼的“社会闭合”两种研究进路长期以来一直统治着社会资本与教育获得的研究领域,前者强调蕴含于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后者则强调闭合网络的支持作用。本研究试图将这两类社会资本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中,探讨二者之间的差异、联系及其对教育获得的影响机制。本研究认为两类社会资本间的主要差异体现在社会资本来源的不同,“网络资源型”社会资本的来源是家长的社会网络,其作用主要是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而“社会闭合型”社会资本的来源则是家长与孩子本人、教师及其他家长之间形成的紧密社会...
- 作者:
赵延东 洪岩璧
- 全文[ PDF 994.0 KB ] 2012.27(5) 共有 3544 人次浏览
|
|
- 重新思考群己权界:帕累托自由不可能性定理考辩
- [摘要]阿马蒂亚·森所证明的帕累托自由不可能性定理证明:两个似乎是不证自明的原则——最小自由原则和帕累托原则——之间是会存在冲突的。这一定理所蕴含的是一个元问题:确定自由边界的理据是什么?消解森定理中的悖论,需要形成某种合理的偏好。偏好的合理性、自由和权利边界是在历史过程中动态形成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是动态调整的。理解森定理,对于分析当下中国面对的种种权利冲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作者:
苏振华 赵鼎新
- 全文[ PDF 535.0 KB ] 2012.27(3) 共有 2586 人次浏览
|
|
- 中国城乡居民的中学教育分流与职业地位获得
- [摘要]布劳-邓肯的经典职业地位获得模型把教育水平作为阶层地位再生产的中间变量,却忽视了教育分流的效应。本研究认为,在当前中国社会中,中学教育分流对阶层地位的再生产的效应是不可忽视的。对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的分析显示,曾就读重点初中或高中的人更有可能获得较高水平的教育,从而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较高的职业地位;但是教育分流的优势并未对人们现职职业地位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只能通过教育获得和初职职业地位获得对现职职业地位获得产生间接影响。中国的重点、非重点中学校制,导致了后续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不平等...
- 作者:
王威海 顾源
- 全文[ PDF 1921.0 KB ] 2012.27(4) 共有 3041 人次浏览
|
|
- 村企关系的演变:从“村庄型公司”到“公司型村庄”
- [摘要]本文综合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研究角度,以永联村为例,考察了乡镇企业与乡村社区之间权力的相对变化,重点分析了村企关系的演变及演变的内在逻辑。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式制度的作用下,企业家人力资本生产力相对社区权力资本生产力逐渐提高,因此,在村企关系中企业的主导作用日趋凸;显但是在非正式制度,尤其是社会性合约的作用下,村企关系的演变并非按照线性模式进化,而是呈现出多样化。其中一种可能的演变趋势就是从村“庄型公司”到“公司型村庄”,并且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共同作用下,“公司型村庄”模式具有内在的效率机制以及稳定性。...
- 作者:郑风田 阮荣平 程郁
- 全文[ PDF 1066.0 KB ] 2012.27(1) 共有 2433 人次浏览
|
|
- 文化、制度与结构:中国社会关系研究
- [摘要]非正式关系渗透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正式组织和科层体系之中,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关系的重要特征。本文梳理韦伯以来讨论中国社会关系的重要研究,归纳出四种讨论中国社会关系的不同路径:“特殊主义”和科层制、庇护主义、儒家社会理论与“关系”,以及社会网络研究。这些路径在理论背景、研究主题和写作时间上各有特点,有些路径中还隐藏着不同程度的价值判断。梳理显示出三支讨论社会关系的脉络:侧重特定政治经济背景的制度视角、侧重伦理涵义的文化视角,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所代表的结构视角。本文认为,应当将文化、制度与结构视角相结合,分析社会...
- 作者:纪莺莺
- 全文[ PDF 737.0 KB ] 2012.27(2) 共有 3947 人次浏览
|
|
- 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
- [摘要]中国集体协商依靠“国家主导”模式,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欧美国家的道路。国家推动集体协商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推动劳资博弈,而是要把劳资双方都纳入到法律制度框架之内,使劳资双方行为能够法制化和契约化。但是,国家规范劳动关系并非简单控制,而是通过指标管理实现对基层产业秩序的治理。所以,指标管理成为国家推动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的核心策略,地方政府和工会围绕考核指标,调用各种资源来提高集体合同数量。在实践工作中,地方政府“第三方”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同时工会“代理政府”的角色也得以强化,集体协商的本质则从劳资博弈转变成党政联...
- 作者:吴清军
- 全文[ PDF 686.0 KB ] 2012.27(3) 共有 2266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