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从“价值自由”到“历史个体”——对韦伯社会科学学说的初步讨论
  • [摘要]本文通过详细考察韦伯核心的科学学说文本,认为在韦伯的科学学说中,价值的自由形态之所以不同于价值的自然正当性,是因为其必须借助科学这一“中间性的世界”来成全,因此价值的自由形态和科学作为价值与伦理的中间世界是同时出现的。从上述社会科学面临的根本处境出发,本文接下来讨论了韦伯社会科学的第一次奠基,即将经验正当性落在了价值观念上的意涵。这一奠基致使韦伯那里“价值自由”的社会科学对种种带有“客体化”色彩的理论追求(“自然主义”和“精神化”)进行了相应的批判,从而走向了以意义问题为核心的“历史个体”与“理想类型”...
  • 作者:

    田耕;

  • 全文[ PDF 767.0 KB ] 2006.21(6)  共有 4010 人次浏览
  • “强干预”与“弱干预”:社会学干预方法的两条途径
  • [摘要]多年来,人们对改革开放以来所创造的“经济奇迹”谈论甚多,而对促动这一“经济奇迹”的“体制奇迹”,即权力与市场的结合,却始终着墨很少。“转型社会学”企图面对这一“体制奇迹”及其所引发的诸种问题。为此,必须努力寻求“工具实证主义”以外的社会学研究手段,以便有能力面对剧烈变动中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安排。奠基于“行动社会学”之上的“社会学干预”或许就是有效方法之一。不过,面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实际过程,这一源出于法国图海纳学派的方法,必须在原则和技术上都有所改进。嫁接“解放社会学”的诸原则,形成“强”、“弱”两种干预手段...
  • 作者:

    沈原;

  • 全文[ PDF 739.0 KB ] 2006.21(5)  共有 2953 人次浏览
  • 社会研究中的因果分析
  • [摘要]因果分析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知识积累和学科建设的核心。然而,当前社会研究方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问题可以被归结为对于因果分析的忽视或理解不清。本文试图提供一个清晰的因果关系的概念,提醒因果分析对于社会研究而言的重要性和相关性,并结合当前社会研究中的某些不足,给出应用因果分析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技术。文章强调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在使用因果分析以达成具有普遍性和解释力的结论上是一致而没有区隔的。
  • 作者:

    王天夫;

  • 全文[ PDF 723.0 KB ] 2006.21(4)  共有 3370 人次浏览
  •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 [摘要]从波兰尼所谓“大转变”、特别是布洛维所谓“第二次大转变”的观点来看待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转型,形成了“新古典的社会学”与“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两条不同的学术路线。前一条路线关注精英,后一条路线关注工人阶级和底层社会在社会转型期的历史命运。在中国社会,由于转型起点上社会制度安排的不平等,市场社会意义上的中国工人阶级可能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被塑造成型,社会学的“劳工研究”的理论传统中现存的两大理论模式,即“马克思模式”和“波兰尼模式”,分别对“农民工”和原国有企业工人如何形成为市场社会中的工人阶级提供了有...
  • 作者:

    沈原;

  • 全文[ PDF 725.0 KB ] 2006.21(2)  共有 2998 人次浏览
  • 漂泊的家:晋江—香港移民研究
  • [摘要]本文把漂泊空间(diasporicspace)放置在移民家庭领域,以home取代family进行分析,来检视成员如何于这个个人和宏观结构之间的空间中实践,重组来自不同地方的文化价值。本文所引用的空间概念分别有:1.空间呈现(representationofspace),即围绕着空间的认知;2.空间实践(spatialpraxis),即人于空间中的种种活动;3.呈现性空间(spacesofrepresentation),即日常生活中感知的空间。另外用作分析主体实践的概念分别有惯习(habitus)和直感性实践(intuitus)。这些概念自亨利·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提出以来,一直停留在理论层次的讨论,很少用于具体的研...
  • 作者:

    林蔼云;

  • 全文[ PDF 735.0 KB ] 2006.21(2)  共有 2847 人次浏览
  • 失业者的再就业选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微观分析
  • [摘要]本文基于个体层面的微观视角,运用在武汉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个人背景、反福利价值观、福利依赖等因素对失业者再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失业者的再就业行为和选择受到再就业福利、失业责任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再就业福利的获取(再就业培训等)有助于失业者寻找工作实现再就业;个人失业责任认知对失业者再就业的影响更多地体现为正面激励。我们发现,社会救助对失业者再就业行为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即是说调查数据不能肯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构产生福利依赖的现象。我们认为,鼓励再就业的制度设计更能有效帮助失业者再就业。
  • 作者:

    ?慈勤英;王卓祺;

  • 全文[ PDF 453.0 KB ] 2006.21(3)  共有 2259 人次浏览
  • 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
  •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政府行为来观察国家—农民关系的转变。通过对税费改革过程中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考察,发现过去一直依靠从农村收取税费维持运转的基层政府正在变为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基层政府的行为模式也在发生改变,总的趋势是由过去的“要钱”“要粮”变为“跑钱”和借债。在这种形势下,基层政权从过去的汲取型变为与农民关系更为松散的“悬浮型”。
  • 作者:

    周飞舟;

  • 全文[ PDF 1048.0 KB ] 2006.21(3)  共有 4127 人次浏览
  • 民族志文本与“真实”叙事
  • [摘要]以“真实”为标识的传统民族志建立在认识对象符合现实对象的预设之上。由民族志文本中存在的素材与文本相混淆的问题,以及“我”和“他”的叙事视角与聚焦、主位和客位、我性和他性等的分析,则深刻展现了叙事人必然对对象进行重构的本质特征。由此,在整体性关联中,揭示了社会无非是一系列叙事的存在,是实践中的话语使之得以表述并成为可能。而理论的真正价值,或许正在于由持续的自我批判而带来的反思性。
  • 作者:

    陈庆德;郑宇;

  • 全文[ PDF 434.0 KB ] 2006.21(1)  共有 2809 人次浏览
  • 集体化与农民平均主义心态的形成——关于房屋的故事
  • [摘要]本文通过讲述后集体时代发生在一个中国村庄里的楼房竞赛故事,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农民平均主义心态。与动辄将平均主义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做法不同,文章利用田野资料,结合更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精心建构出一个故事脉络,以特别探讨集体化经历与这一心态形成之间的关系。
  • 作者:

    卢晖临;

  • 全文[ PDF 531.0 KB ] 2006.21(6)  共有 2257 人次浏览
  • 中国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资本与个人资本
  • [摘要]基于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分析工具,本文探讨如何测量个人资本和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以及两者间的关系;针对中国城市居民的讨论网和拜年网,建立了以网络规模、密度、网顶、网差、职业类型和单位类型的多样性为指标的社会网络资本的测量模型;分析了嵌入在这两个网络中的社会资本与通过权力、财富与声望来测量的个人资本之间的关系,提出情感性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对个人资本并无影响,而工具性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对个人资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 作者:

    王卫东;

  • 全文[ PDF 483.0 KB ] 2006.21(3)  共有 2498 人次浏览
  • 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内部关系研究
  • [摘要]员工心理契约是指,在组织与员工的相互关系中,员工所感知到的彼此为对方承担的责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本文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对796名被试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对于中国员工的心理契约来说,三维结构的解释相比二维结构和单维结构更为合理,即在“组织责任”与“员工责任”中均包括三个维度:规范型责任、人际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采用回归分析检验相互责任的内部影响,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现“组织责任”对“员工责任”的平行影响关系,它们之间表现为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既有平行又有交叉的影响)。...
  • 作者:

    李原;郭德俊;

  • 全文[ PDF 517.0 KB ] 2006.21(5)  共有 2403 人次浏览
  • 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论成为政治艺术的双名制
  • [摘要]基于跨度9年的参与观察,本文采用民族志方法叙述了一个同时兼具博物馆和庙宇之名的建筑物从创意到启动再到完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学界的参与、村民的努力和政府机构的支持与通融,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多种紧张关系在这个情境中被缓和、解决的过程。本文认为这个过程包含着中国传统的双名制被激活并被现实地运用的文化技巧,这种技巧表现在公共事务领域就成为一种政治艺术。
  • 作者:

    高丙中;

  • 全文[ PDF 458.0 KB ] 2006.21(1)  共有 1814 人次浏览
  • 福利三角:一个社会政策分析的范式
  • [摘要]福利三角是西方社会政策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从社会福利的视角讨论福利三角概念的含义;研究福利三角理论包含的制度内容;区别福利三角与福利多元组合的不同。社会政策是通过国家力量介入社会过程提升人民福利的一种方式。三角中的家庭、(市场)经济与国家三种不同的制度与它们之间的互动,不仅仅表示社会政策产生的动力机制,而且支持了社会政策的制定。本文最后将福利三角范式嵌入社会排斥与社会政策的实证研究中,阐述福利三角和社会政策的关系,指出了社会政策发展对建立和谐社会的意义。
  • 作者:

    彭华民;

  • 全文[ PDF 360.0 KB ] 2006.21(4)  共有 3572 人次浏览
  • 伯林与自由民族主义:从观念分析向社会学视野的转换
  • [摘要]本文通过讨论以赛亚·伯林的民族主义论述,分析自由民族主义的理论可能与复杂性。作者认为,伯林的自由多元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之间具有和解包容的可能,但始终存在着深刻的紧张,因此他未能提出一套清晰的关于“自由民族主义”的规范性学说。伯林思想的内在紧张标志着自由民族主义的实践困境,而仅仅在观念层面上做出分析疏理无法克服这种困境,必须借助具体语境下的社会学分析才有可能在实践中达成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融合。文章在最后勾勒了当代中国在社会转型的条件下民族主义兴起的形态特征,指出了发展自由民族主义论述的必要性与困难所在。...
  • 作者:

    刘擎;

  • 全文[ PDF 646.0 KB ] 2006.21(2)  共有 2086 人次浏览
  • 外婚制与人类社会起源
  •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曾普遍存在于澳大利亚(原住民)部落社会的“婚级制度”(class)。先举例说明以往学者研究中的失误和疏忽,然后对这种制度构成情况作系统和完整的介绍。前面是指出问题,后面是解决问题的尝试。本文试图通过一个相对严格的界定和描述过程来减少今后研究中的失误。在对澳洲外婚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论证这种制度的成因(族群结盟)及其在人类早期文明史中的重要意义。 
  • 作者:

    张岩;

  • 全文[ PDF 861.0 KB ] 2006.21(6)  共有 2393 人次浏览
  • 中国传统财产继承背后的文化逻辑——家系主义
  • [摘要]中国传统的家庭制度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因此是理解中国传统性的关键,而财产制度则是家庭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家庭经济体的性质是学者们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笔者认为,学者们不能达成共识的原因,是没有首先澄清中国传统社会拥有家产和宗祧的主体是什么。通过对家庭财产的代际传递中一子和多子的区别的考察,本文提出在中国传统社会拥有财产和宗祧的主体是家系。中国传统家庭处理家庭财产和宗祧问题时所采取的原则是家系主义。运用家系的概念可以弥合学者们对中国传统家庭经济体性质的争论,家系主义则是隐藏在中国传统家庭制度背后的文...
  • 作者:

    高永平;

  • 全文[ PDF 620.0 KB ] 2006.21(3)  共有 2452 人次浏览
  • 管理控制与工人抗争——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研究中的有关文献述评
  • [摘要]马克思认为,发生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的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势必发展成为两大敌对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可是,具体的历史过程是复杂多样的。本文试图述评有关学者从劳动过程的角度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述评布雷弗曼、弗来德曼、埃德沃兹和布洛维等学者关于管理控制与工人抗争的理论观点。 
  • 作者:

    游正林;

  • 全文[ PDF 530.0 KB ] 2006.21(4)  共有 2383 人次浏览
  •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
  • [摘要]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少年对43种亲社会行为①所做的符合程度的评价,探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概念是以原型表征的;(2)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原型由遵规与公益性亲社会行为、特质性亲社会行为、关系性亲社会行为、利他性亲社会行为四个维度构成;(3)四个维度上的最佳实例分别是:“亲情行为”、“忠诚”、“增进友谊”和“帮助”。
  • 作者:

    寇彧;张庆鹏;

  • 全文[ PDF 543.0 KB ] 2006.21(5)  共有 3245 人次浏览
  • “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
  • [摘要]本文主旨是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妇女参与社会劳动的描述,分析国家动员和行政干预如何影响了女性新的劳动角色的形成。在这一历史阶段,在国家政策的干预下,逐渐形成了以城市女性为一级蓄水池、农民为二级蓄水池的劳动计划调节模式,只是与市场经济下的工业后备军制相比,这种蓄水池机制具有更鲜明的强制性特征。伴随于此的,是中国劳动分工的“去性别化”,即形成女性不断扩大其职业领域、与男性劳动相融汇混合的特点。文化大革命时期(1968-1976年)是本文分析的重点。在这一时期,强有力的政治动员使这一“去性别化”特点达到顶峰。大...
  • 作者:

    金一虹;

  • 全文[ PDF 762.0 KB ] 2006.21(1)  共有 5531 人次浏览
  • 西方工人阶级形成理论述评——立足中国转型时期的思考
  • [摘要]本文立足于中国转型期的现实,梳理了20世纪60-90年代西方理论界出现的工人阶级形成理论,目的在于通过反思西方理论界对19世纪工人阶级形成的阐释,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当前中国工人阶级的转型。本文开篇就解释了工业化、无产化与工人阶级形成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人阶级形成理论是怎样从传统马克思主义中提出问题的。然后,结合评论,详细介绍了代表性人物汤普森、霍布斯鲍姆以及埃拉·卡兹尼尔森与阿里斯蒂德·泽尔博格的理论,梳理了他们在理论脉络上存在的逻辑关系,以及这些理论的贡献、缺陷和所产生的影响。
  • 作者:

    吴清军;

  • 全文[ PDF 601.0 KB ] 2006.21(2)  共有 2245 人次浏览
«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