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负责承担“八五”国家重点课题通过专家鉴定
  •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八五”期间承担的 4 项国家重点课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陆学艺研究员负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民问题研究(陆艺学研究 员负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青年问题(单光鼐研究员负责);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张琢研究员负责),已于 1996 年 3 月召开的专家鉴定会上通过鉴定
  • 作者:

    胡秀春

  • 全文[ PDF 60.0 KB ] 1996.11(5)  共有 1514 人次浏览
  • 女性就业现状与前景——调查、统计与分析
  •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调查分析研究认为,尽管全球就业形势严峻,但是,目前世界就业状况的一个突出倾向却是在就业人员中,女性就业人数日益增长,就业率呈现上升趋势。作者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现代化的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等客观因素,及女性平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独立意识增强等女性主观因素方面,分析了女性就业率上升的原因。作者从全球现代化进程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出发,分析了中国转型期,特别是进入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产业结构阶段后,一方面给女性就业提供了新的机会,女性就业率从改革以来持续上升,特别是在工业化进程中,第二产业的女性就业人数居高不下...
  • 作者:

    张秋俭

  • 全文[ PDF 64.0 KB ] 1996.11(4)  共有 3408 人次浏览
  • 第六届亚洲社会学大会综述
  • [摘要]第六届亚洲社会学大会于1995年11月2日至11月5日在北京举行。 亚洲社会学大会是全亚洲地区社会学家不定期举行的学术会议,此前已举办过五届。第一届会议于1973年由日本社会学家发起,在日本举行;第二届会议与世界社会学大会同时在瑞典举行;第三、四届会议在日本举行;第五届会议于1987年在韩国举行。本届大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学家作为东道主,邀请亚洲各国的社会学家前来共同讨论亚洲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未来前景,以及亚洲社会学的使命。
  • 作者:

    张宛丽

  • 全文[ PDF 1259.0 KB ] 1996.11(1)  共有 1739 人次浏览
  • 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原因的再认识———访日本庆应大学富永健一教授
  • [摘要]自本世纪60年代末日本跻入发达国家之列以来 ,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一直受到世人瞩目,尤其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 ,欧美的学者们出版了很多评价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著作, 不少译成中文 ,对中国的社会科学界有一定的影响 。然而, 欧美学者的一些观点并未得到日本学者 的一致认可。本文的被访者富永健一教授即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 、经济发展成功的原因、今后的发展趋势等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并对欧美学者创造的一些似乎已 成定论的“日本式经营”、“家族式企业”、“家族社会”等概念提出了反论。...
  • 作者:

    张萍

  • 全文[ PDF 106.0 KB ] 1996.11(6)  共有 1926 人次浏览
  • 家庭社会学研究概述
  • [摘要]在中国早期社会学的繁荣时期30年代,产生了许多有关家庭研究的论著,如《中国婚姻史》(陈顾远著,商务印书馆,1937年)、《中国之家庭问题》(潘光旦著,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人口问题》(陈达著,商务印书馆,1934年)等。特别是一些有关家庭的社会调查在当时蜚声中外,如李景汉所做:《五百一十五农村家庭之研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印,1931年)、《北京郊外之乡村家庭》(商务印书馆,1927年)、《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北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印……
  • 作者:

    谭深

  • 全文[ PDF 696.0 KB ] 1996.11(2)  共有 3245 人次浏览
  • 论国有企业的权威问题———兼对安基·G·沃达的讨论
  • [摘要]资源、合法性、产权是企业权威形成的三个主要方面。文章从国有企业中资源分配的身份化 ,合法性认同的非科层职位化 ,产权关系的不清以及所有者和劳动者角色 的混同,宏观社会的政治原则和微观组织的管理原则的混同诸方面,分析了国有企业权威不足的原因 ,并对安基·G·沃达的观点进行了讨论 。
  • 作者:

    蔡禾

  • 全文[ PDF 221.0 KB ] 1996.11(6)  共有 1732 人次浏览
  • 第六届亚洲社会学大会开幕辞
  • [摘要]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本届大会组织委员会,宣布第六届亚洲社会学大会开幕! 亚洲社会学大会是全亚洲地区社会学家不定期举行的学术会议,此前已举办过五届,第一届于1973年由日本社会学家发起,在日本举行;第二届与世界社会学大会同时在瑞典举行;第三、四届在日本举行;第五届1987年在韩国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学家作东道主,邀请亚洲各国的社会学家到北京来,共同讨论亚洲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未来前景,以及亚洲社会学家的使命。今天,有200多位亚洲社会学家欢聚一堂,这次会议在亚洲社会学史上是盛况空前...
  • 作者:

    汝信

  • 全文[ PDF 153.0 KB ] 1996.11(1)  共有 2438 人次浏览
  • “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 [摘要]近些年来, 在社会学研究中,对社会关系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关注。用社会关系网 络对社会结构进行描述,已成为社会学研究中一个有潜力的课题。对于中国传统社 会关系的特点, 费孝通以“差序格局”予以描述。对 1949 年后中国社会关系的变化 , 国外学者提出了“朋友式关系”——特殊主义的人际关系 、“同志式关系”——普遍主 义的人际关系予以概括;又有以“原子化”与庇护主义关系探寻制度层面的社会机制。 笔者认为, 应当将以往关于关系中的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的两分法、表达性关系与工 具性关系的两分法结合起来, 认识中国社会关系的演变及基...
  • 作者:

    孙立平

  • 全文[ PDF 309.0 KB ] 1996.11(5)  共有 5948 人次浏览
  • 当代中国农村家族复兴的背景
  • [摘要]家族在20世纪后叶的复兴是80年代和90年代之交中国农村中出现的又一重大的社会事实。本文力图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层面上透视家族复兴的社会背景条件。作者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村民委员会的设立及儒家思想的回潮为家族复兴提供了需求、空间、机遇和资源。与这种社会背景相关联,有目的、有计划的个人行动结合残存的和新生的资源,又从内部驱动着家族的复兴。作者进而认为,家族的复兴不是单纯的行政律令的产物,家族的消亡同样也难以依行政律令来强行实现。引导家族这种文化整合功能体作必要的革新以使之实现与系统整合功能体的...
  • 作者:

    唐军

  • 全文[ PDF 410.0 KB ] 1996.11(2)  共有 2214 人次浏览
  • 三峡工程库区百万移民的现状与未来
  • [摘要] 继三峡工程坝区移民工作顺利完成之后,三峡工程库区百万移民工作已全面启动,这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发展工程。作者对坝区移民的成功动迁进行了翔买的分析考察,并对库区移民工作的未来趋势与发展作了有益探索。
  • 作者:

    马尚云

  • 全文[ PDF 729.0 KB ] 1996.11(4)  共有 2128 人次浏览
  • 私营企业雇工及劳资关系调查报告
  • [摘要]由于经济体制转换和产业结构转换双重变革的叠加, 中国大陆私营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私营企业雇工已成为社会结构中新的组成部分 。雇工主体来自农民,由 于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使他们成为独具特色的“边缘人”群体 。今天私营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总体上是平和的 ,虽然在劳动条件 、保护 、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企业主家族制管理和雇工得到较多的收入都起到了缓解作用 。不过在一个劳动力充斥而资本匮乏的国度里 ,在一个商品经济骤然发展而又没有一个思想启蒙运动与之相平衡的时代里,在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中 ,劳动处于劣势 。因此...
  • 作者:

    戴建中

  • 全文[ PDF 279.0 KB ] 1996.11(6)  共有 1968 人次浏览
  • 21世纪的亚洲社会与社会学
  • [摘要]第六届亚洲社会学大会的召开正值世纪之交,回顾20世纪亚洲社会的变迁,展望21世纪亚洲社会和社会学的前景,进行历史的比较和反思,自然成为这次大会各个专题讨论的总体思想背景。但是,新旧世纪的交替,本来是反复出现的寻常之事,所谓“跨世纪的思考”并非每一次都具有值得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主题。那么,当前亚洲社会是否发生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变化,足以引起世人瞩目,从而成为亚洲社会学家不可回避的重大议题呢? 众所周知,自1500年以来,全球意义上的“世界体系”开始形成,西欧和北美相继成为这个体系的中心。到20世纪前期,其间400多年,对世界...
  • 作者:

    陆学艺

  • 全文[ PDF 332.0 KB ] 1996.11(1)  共有 2043 人次浏览
  • 人口态势对我国家庭模式的影响
  • [摘要]我国从高出生、高死亡到低出生、低死亡的人口转变不仅有效地减缓了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对我国家庭模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和地区差别,论述了人口态势对中国家庭模式变化的作用途径,强调人口变动是研究中国家庭问题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 作者:

    彭希哲,黄娟

  • 全文[ PDF 511.0 KB ] 1996.11(2)  共有 2069 人次浏览
  • 对在我国建立职业资格制度的构想
  • [摘要]职业资格制度在我国不是没有 ,而是概念不清、权威未树立及管理范围、手段远远跟不上今天市场经济发育的要求 。根本原因是多年来我们缺少理论研究、总体规 划设计和必要的法律 、制度 ,从而无法实现应有的全面、有序、有效的职业资格管理 。 这正是当前市场经济活动中“假冒伪劣”产品 、“坑蒙拐骗”行为泛滥猖獗、屡禁不止的主要症结之一。对此 ,作者建议我国应建立一套合理的职业资格管理制度 。
  • 作者:

    金难

  • 全文[ PDF 225.0 KB ] 1996.11(5)  共有 2446 人次浏览
  • 传统与现代的斗争游戏
  • [摘要]由启蒙理性所衍生之“现代化”,自从十九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帝国主义之军事与经济势力东渐以后,扩展至亚非社会,成为全球性的潮流。对亚洲社会而言,大体上,“现代化”乃经由社会精英(尤其知识分子)的诠释和推展而呈现。这样透过具社会正当性之象征权力持自发推动的社会革命,其特色在于制度机制的构筑,是一种由上而下的重构过程。因此,“现代化”的推进乃是一种强调战略之总体阵地战,它的特质是攻击的,以极具体系性的理路为后盾。
  • 作者:

    叶启政

  • 全文[ PDF 674.0 KB ] 1996.11(1)  共有 2008 人次浏览
  • 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 [摘要]当前, 在我国社会学理论界,关于社会学的“研究角度” 、“研究特点” 、“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范式”等研究范畴的研究 ,存在着较大的偏误 。其主要原因 ,是研究者们忽视对社会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是关于“行动者个体之间的相 互作用”与“社会共同体的存在和作用”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的问题 。从社会学理论 研究的逻辑上讲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应该是决定社会学的“研究角度” 、“研究特点”、“研究对象”、“逻辑出发点” 、“研究范式” 、“范畴体系”和“理论体系”的“总根源” 。...
  • 作者:

    谭明方

  • 全文[ PDF 212.0 KB ] 1996.11(5)  共有 3179 人次浏览
  • 政府与农民互动关系的分析——以三门峡水利移民为个案
  • [摘要]作者以权威模式概念作为分析视角,通过对一个个案中政府与农民互动关系的分析,透视建国以来国家与社会间发展及未来趋向。作者认为,国家与民众的互动,是基于二者之间形成的权威模式基础上的互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上这种权威模式的变化都会影响二者的互动关系。改革前垄断型权威模式使二者的互动呈现出过度权威化与服从的特点,给双方都造成巨大损失。改革后过渡型权威模式背景下,农民在互动关系中地位上升,国家权威出现衰微,但这种衰微又给乡村社会的发展带来障碍性影响。二者之间应建立以协商型权威模式为基础的良性互动关系。
  • 作者:

    綦淑娟

  • 全文[ PDF 527.0 KB ] 1996.11(4)  共有 1867 人次浏览
  • 中国社会学会1996年年会综述
  • [摘要]由中国社会学会主办 ,辽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辽宁省社会科学 界联合会、辽宁省社会学会承办的“中国社会学会 1996 年年会暨第四届理事会” 于 1996 年 8 月 2 日至 8 月 6 日在沈阳兰亭宾馆召开 。这次会议云集了全国社会学界著名专家、学者百余 人,并邀请了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 、辽宁省和省政府领导 20 余人 。
  • 作者:

    范广伟

  • 全文[ PDF 104.0 KB ] 1996.11(6)  共有 1874 人次浏览
  • 中国女性的性观念
  • [摘要]本文叙述了被访问的47位女性不同的性经历和感受,认为性方面要有节制是很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与“中庸”思想一脉相承。
  • 作者:

    李银河

  • 全文[ PDF 280.0 KB ] 1996.11(2)  共有 2706 人次浏览
  • 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及运行规则
  •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演变历史过程的分析 , 探讨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 需要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理念基础和运行规则。文章特别指出, 要对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理念基础在各种社会力量 、 思想观念的较量下几经变化的实际情况予以全面把握, 以避免盲目地摘取某一种观念作为我们的指导。作者认为 ,在中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除了必须以国家立法为依据、由中央政府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外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职工工资由计划体制下的低工资向市场调节机制决定的劳动力价格的转变 ,社会保障...
  • 作者:

    杨伟民

  • 全文[ PDF 253.0 KB ] 1996.11(6)  共有 1911 人次浏览
«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