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
  • [摘要]本文尝试用“半城市化”概念来分析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合问题。“半城市化”是一种介于回归农村与彻底城市化之间的状态,它表现为各系统之间的不衔接、社会生活和行动层面的不融合,以及在社会认同上的“内卷化”。由于系统、社会生活和行动、社会心理三个层面的相互强化,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出现长期化的变迁趋向,这是对中国社会发展提出的一个严峻挑战,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变迁是相当不利的。
  • 作者:

    王春光;

  • 全文[ PDF 513.0 KB ] 2006.21(5)  共有 2429 人次浏览
  • 跳出原居民人类学的陷阱:次原居民人类学的立场、提纲与实践
  • [摘要]针对西方人类学的困境,原居民人类学一直被视为极具优势的另类田野研究实践,而且是一种日益盛行的人类学研究门径。然而,透过仔细检视原居民人类学的知识论理据,兼以华人原居民人类学文献为参照,本文尝试对原居民人类学的学说进行反省,指出该学说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陷阱,即有把田野考察者的主体位置本质化及把身份凌驾于之上并当反省于作田野研究基础的危险。笔者二人在文中将引用个人的田野研究经历,说明原居民人类学如何在实践上往往并不一定独具优势和完美无缺。尽管田野就是自己的家乡,笔者二人还是与一般田野考察者没有多大分别,也要不断...
  • 作者:

    张少强;古学斌;

  • 全文[ PDF 836.0 KB ] 2006.21(2)  共有 1953 人次浏览
  • 社会学与文化自觉——学习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一些体会
  • [摘要]本文以费孝通学术思想“从生态研究进入心态研究”的变化经历为范例,结合社会学研究对象从物质实体向关系实在的转化倾向,论证社会学研究从单纯追求实用性向实用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客观发展趋势,以及文化自觉在社会学研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作者:

    苏国勋;

  • 全文[ PDF 388.0 KB ] 2006.21(2)  共有 2452 人次浏览
  • 新发展主义与古典发展主义——中国模式与日本模式的比较分析
  • [摘要]与注重保护国内市场,以自主品牌的高附加价值产品进行国际竞争的日本古典发展主义不同,中国的新发展主义积极地向外资开放国内市场,以廉价劳动力参加全球生产分工,并以加工贸易为主带动出口和刺激经济增长。中国发展模式的兴起不仅反映了全球化新阶段的不同历史条件,而且也继承了中国鸦片战争以来对外关系方面的历史遗产。
  • 作者:

    高柏;

  • 全文[ PDF 731.0 KB ] 2006.21(1)  共有 2594 人次浏览
  • 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
  • [摘要]本文通过对社会心态的研究框架的讨论,对社会心态进行了概念界定。本文认为,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总和。社会心态透过整个社会的流行、时尚、舆论和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感受、对未来的信心、社会动机、社会情绪等而得以表现;它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作用,通过社会认同、情绪感染、去个性化等机制,对社会行为者形成模糊的、潜在的和情绪性的影响。它来自社会个体心态的同质性,却不等同于个体心态的简单加总,而是新生成的、具有本身特质和功能...
  • 作者:

    杨宜音;

  • 全文[ PDF 500.0 KB ] 2006.21(4)  共有 2265 人次浏览
  • 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
  • [摘要]本研究以社会运动理论为基本视角,通过对目前中国城市中普遍出现的中产阶层市民组织化维权运动之现状及问题的描述和分析,探讨市民组织化、行动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国家—社会关系的演变路径作出说明。作者认为城市中产阶层在房产物业纠纷的维权运动中表现出了相应的权利意识和行动力,而对市民自主组织的政治/法律限制已构成市民组织化表达行动和社会发育的制度瓶颈。
  • 作者:

    陈映芳;

  • 全文[ PDF 628.0 KB ] 2006.21(4)  共有 2130 人次浏览
  • “下海”: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转型中的自雇活动与社会分层(1978-1996)
  • [摘要]本文提出了机会—流动论的视角,并用来解释不同的社会行动者面对劳动力市场转型过程中机会结构变迁时的反应,以及不同的流动过程如何影响社会分层秩序的改变。作者利用一项全国性的抽样调查数据,检验了中国城市和农村中的劳动力进入自雇业的模式,以及这种模式在不同的改革阶段是如何变化的,关注的重点是干部如何应对新的市场机会。对调查资料的分析表明,改革初期,教育和干部身份在城市中阻碍了人们成为自雇业者,但是在农村中却并非如此。然而,随着改革的推进,城市干部越来越可能成为自雇业者,也只有那些在改革的晚些阶段成为自雇者的人能享...
  • 作者:

    吴晓刚;

  • 全文[ PDF 830.0 KB ] 2006.21(6)  共有 2018 人次浏览
  • 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
  • [摘要]本文从奥尔森的搭便车理论出发,总结了形式模型在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研究中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观点1.经验事实与其他理论不能是形式模型的评判基础,同样,形式模型也不能用来解释或预测经验现象特别是复杂的经验现象;2.评判一个形式模型的基础只能是模型的前提假设与逻辑结构,而一个形式模型重要与否,则在于该模型是否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该模型的出发点和假设是否抓住了人类社会活动结构的关键性本质。奥尔森的搭便车理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抓住了人类活动的核心——对公共物品的普遍追求,以及决定这一追求...
  • 作者:

    赵鼎新;

  • 全文[ PDF 603.0 KB ] 2006.21(1)  共有 3639 人次浏览
  • 泰坦尼克定律:中国艾滋病风险分析
  • [摘要]本文将对“泰坦尼克定律”予以阐述并结合“风险社会学说”作为讨论中国艾滋病风险问题的基础。“泰坦尼克定律”旨在说明社会等级与人们易受伤害性的关联;“风险社会学说”中有关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的分析旨在阐述实际存在的风险和人们认知中的风险之所以对称或者错位。如果将“泰坦尼克定律”和“风险社会学说”同时纳入分析框架,我们就会发现,中国艾滋病流行的实际风险和风险认知都带有深深的社会阶层烙印。从这个轨迹考察问题,我们还会看到实际风险和风险认知的重合。更为简明地讲,社会地位越低下的人们在客观意义上的易受伤害风险越大,...
  • 作者:

    景军;

  • 全文[ PDF 842.0 KB ] 2006.21(5)  共有 2392 人次浏览
  • 从“价值自由”到“历史个体”——对韦伯社会科学学说的初步讨论
  • [摘要]本文通过详细考察韦伯核心的科学学说文本,认为在韦伯的科学学说中,价值的自由形态之所以不同于价值的自然正当性,是因为其必须借助科学这一“中间性的世界”来成全,因此价值的自由形态和科学作为价值与伦理的中间世界是同时出现的。从上述社会科学面临的根本处境出发,本文接下来讨论了韦伯社会科学的第一次奠基,即将经验正当性落在了价值观念上的意涵。这一奠基致使韦伯那里“价值自由”的社会科学对种种带有“客体化”色彩的理论追求(“自然主义”和“精神化”)进行了相应的批判,从而走向了以意义问题为核心的“历史个体”与“理想类型”...
  • 作者:

    田耕;

  • 全文[ PDF 767.0 KB ] 2006.21(6)  共有 3597 人次浏览
  • “强干预”与“弱干预”:社会学干预方法的两条途径
  • [摘要]多年来,人们对改革开放以来所创造的“经济奇迹”谈论甚多,而对促动这一“经济奇迹”的“体制奇迹”,即权力与市场的结合,却始终着墨很少。“转型社会学”企图面对这一“体制奇迹”及其所引发的诸种问题。为此,必须努力寻求“工具实证主义”以外的社会学研究手段,以便有能力面对剧烈变动中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安排。奠基于“行动社会学”之上的“社会学干预”或许就是有效方法之一。不过,面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实际过程,这一源出于法国图海纳学派的方法,必须在原则和技术上都有所改进。嫁接“解放社会学”的诸原则,形成“强”、“弱”两种干预手段...
  • 作者:

    沈原;

  • 全文[ PDF 739.0 KB ] 2006.21(5)  共有 2374 人次浏览
  • 社会研究中的因果分析
  • [摘要]因果分析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知识积累和学科建设的核心。然而,当前社会研究方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问题可以被归结为对于因果分析的忽视或理解不清。本文试图提供一个清晰的因果关系的概念,提醒因果分析对于社会研究而言的重要性和相关性,并结合当前社会研究中的某些不足,给出应用因果分析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技术。文章强调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在使用因果分析以达成具有普遍性和解释力的结论上是一致而没有区隔的。
  • 作者:

    王天夫;

  • 全文[ PDF 723.0 KB ] 2006.21(4)  共有 2466 人次浏览
  •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 [摘要]从波兰尼所谓“大转变”、特别是布洛维所谓“第二次大转变”的观点来看待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转型,形成了“新古典的社会学”与“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两条不同的学术路线。前一条路线关注精英,后一条路线关注工人阶级和底层社会在社会转型期的历史命运。在中国社会,由于转型起点上社会制度安排的不平等,市场社会意义上的中国工人阶级可能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被塑造成型,社会学的“劳工研究”的理论传统中现存的两大理论模式,即“马克思模式”和“波兰尼模式”,分别对“农民工”和原国有企业工人如何形成为市场社会中的工人阶级提供了有...
  • 作者:

    沈原;

  • 全文[ PDF 725.0 KB ] 2006.21(2)  共有 2602 人次浏览
  • 漂泊的家:晋江—香港移民研究
  • [摘要]本文把漂泊空间(diasporicspace)放置在移民家庭领域,以home取代family进行分析,来检视成员如何于这个个人和宏观结构之间的空间中实践,重组来自不同地方的文化价值。本文所引用的空间概念分别有:1.空间呈现(representationofspace),即围绕着空间的认知;2.空间实践(spatialpraxis),即人于空间中的种种活动;3.呈现性空间(spacesofrepresentation),即日常生活中感知的空间。另外用作分析主体实践的概念分别有惯习(habitus)和直感性实践(intuitus)。这些概念自亨利·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提出以来,一直停留在理论层次的讨论,很少用于具体的研...
  • 作者:

    林蔼云;

  • 全文[ PDF 735.0 KB ] 2006.21(2)  共有 2565 人次浏览
  • 失业者的再就业选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微观分析
  • [摘要]本文基于个体层面的微观视角,运用在武汉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个人背景、反福利价值观、福利依赖等因素对失业者再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失业者的再就业行为和选择受到再就业福利、失业责任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再就业福利的获取(再就业培训等)有助于失业者寻找工作实现再就业;个人失业责任认知对失业者再就业的影响更多地体现为正面激励。我们发现,社会救助对失业者再就业行为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即是说调查数据不能肯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构产生福利依赖的现象。我们认为,鼓励再就业的制度设计更能有效帮助失业者再就业。
  • 作者:

    ?慈勤英;王卓祺;

  • 全文[ PDF 453.0 KB ] 2006.21(3)  共有 2049 人次浏览
  • 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
  •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政府行为来观察国家—农民关系的转变。通过对税费改革过程中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考察,发现过去一直依靠从农村收取税费维持运转的基层政府正在变为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基层政府的行为模式也在发生改变,总的趋势是由过去的“要钱”“要粮”变为“跑钱”和借债。在这种形势下,基层政权从过去的汲取型变为与农民关系更为松散的“悬浮型”。
  • 作者:

    周飞舟;

  • 全文[ PDF 1048.0 KB ] 2006.21(3)  共有 3585 人次浏览
  • 民族志文本与“真实”叙事
  • [摘要]以“真实”为标识的传统民族志建立在认识对象符合现实对象的预设之上。由民族志文本中存在的素材与文本相混淆的问题,以及“我”和“他”的叙事视角与聚焦、主位和客位、我性和他性等的分析,则深刻展现了叙事人必然对对象进行重构的本质特征。由此,在整体性关联中,揭示了社会无非是一系列叙事的存在,是实践中的话语使之得以表述并成为可能。而理论的真正价值,或许正在于由持续的自我批判而带来的反思性。
  • 作者:

    陈庆德;郑宇;

  • 全文[ PDF 434.0 KB ] 2006.21(1)  共有 2514 人次浏览
  • 集体化与农民平均主义心态的形成——关于房屋的故事
  • [摘要]本文通过讲述后集体时代发生在一个中国村庄里的楼房竞赛故事,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农民平均主义心态。与动辄将平均主义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做法不同,文章利用田野资料,结合更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精心建构出一个故事脉络,以特别探讨集体化经历与这一心态形成之间的关系。
  • 作者:

    卢晖临;

  • 全文[ PDF 531.0 KB ] 2006.21(6)  共有 2036 人次浏览
  • 中国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资本与个人资本
  • [摘要]基于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分析工具,本文探讨如何测量个人资本和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以及两者间的关系;针对中国城市居民的讨论网和拜年网,建立了以网络规模、密度、网顶、网差、职业类型和单位类型的多样性为指标的社会网络资本的测量模型;分析了嵌入在这两个网络中的社会资本与通过权力、财富与声望来测量的个人资本之间的关系,提出情感性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对个人资本并无影响,而工具性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对个人资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 作者:

    王卫东;

  • 全文[ PDF 483.0 KB ] 2006.21(3)  共有 2151 人次浏览
  • 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内部关系研究
  • [摘要]员工心理契约是指,在组织与员工的相互关系中,员工所感知到的彼此为对方承担的责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本文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对796名被试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对于中国员工的心理契约来说,三维结构的解释相比二维结构和单维结构更为合理,即在“组织责任”与“员工责任”中均包括三个维度:规范型责任、人际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采用回归分析检验相互责任的内部影响,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现“组织责任”对“员工责任”的平行影响关系,它们之间表现为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既有平行又有交叉的影响)。...
  • 作者:

    李原;郭德俊;

  • 全文[ PDF 517.0 KB ] 2006.21(5)  共有 2120 人次浏览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