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平台地方市场何以形成?——基于义乌市场转型的调查
  • [摘要]以义乌市场转型为例,本文揭示一种平台销售与地方经营、中心集聚与全国流散共生的平台地方市场的组织形式。直播电商借助社交媒介将市场网络与人际网络融为一体,形成平台销售对即时供货和流量制造的迫切需要。通过知识生产、制度环境和创业文化的地方性互动,经营者创造出掌控不确定性的“货找人”体系,吸引经营者集聚。平台地方市场的运作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的流空间形态,个体经营者在外部拉动和内部推动下向四方流散,又通过信息回流与市场倒逼促进平台地方市场再生产。本文借助嵌入性理论深化了对数字经济背景下市场转型的理解。
  • 作者:熊万胜、严子泳
  • 全文[ PDF 1489365.0 KB ] 2024.0(4)  共有 1301 人次浏览
  • “网”路里的人:移动导航地图建构的劳动空间实践
  • [摘要]在媒介化社会中,人的时空感知与媒介技术高度相关,劳动及劳动过程的内涵、外延也随之变化。本文聚焦于平台内置的移动导航地图与网约车司机劳动过程的嵌合关系,以及这一关系生成的空间实践和时空认知。在平台与移动导航地图的合力之下,司机的空间实践在平台劳资空间、导航数字空间和城市物理空间中呈现劳动具身化、时间空间化及空间扁平化等特征。经由数字中介的城市空间及空间实践很难再营造出稳定的“地方感”。
  • 作者:徐婧、王婧涵
  • 全文[ PDF 1349878.0 KB ] 2024.0(4)  共有 1599 人次浏览
  • 关系运作与保险营销——“社会—经济”关系互构及其边界
  • [摘要]在市场经济中,社会关系与经济关系如何互构?其边界何在?本文以中国人寿保险业务过程为例,从“关系运作”的视角考察了人寿保险“展业”与“增员”过程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类型、互动方式以及这两个因素对保险交易和团队招募的影响。研究发现,保险营销过程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边界会随着关系类型、关系强度以及关系媒介的不同而变化,进而影响保险业务的结果。以信任为导向的嵌入机制有助于建立、维护和拓展关系,这一机制模糊了社会—经济关系的边界,有助于促进业务顺利开展;而以利益为导向的脱嵌机制可能导致关系的紧张、冲突和终止,...
  • 作者:盛智明、李淑华
  • 全文[ PDF 1417395.0 KB ] 2024.39(3)  共有 3608 人次浏览
  • 互利共赢、社会关系与同级赊欠——以一个建材市场的实际运作为例
  • [摘要]学术界探讨的赊欠实为逐级赊欠。本研究提出“同级赊欠”概念。同级赊欠是在库存商品短缺的情况下,市场中的同行按照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调配货物、按照社会时间结款的赊欠交易。本研究以云北市明盛建材市场为同级赊欠的田野调研地点,发现市场中商家们在自利动机驱使下与同行建构社会关系、达成互利共赢,发生同级赊欠交易。互利共赢、社会关系是确保同级赊欠运行及再生产的社会机制。相较逐级赊欠而言,社会时间机制在同级赊欠中也发挥作用,但市场权力机制并未出现其中。
  • 作者:王茂福、史丰源
  • 全文[ PDF 1345369.0 KB ] 2024.39(3)  共有 3166 人次浏览
  • 以义取利:金融创新与基层治理——基于F农商行“山城办事员”的案例研究
  • [摘要]市场主体参与公共品供给通常需要经济激励,而F县“山城办事员”这一金融创新则由农商行通过“倒贴钱”方式提供公共品,间接参与基层治理。农商行的金融创新不同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他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模式,也不同于市场化的公共品供给模式。这一经验现象不仅折射出中国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的独特功能,也体现了“以义取利”的金融文化。“山城办事员”延伸了基层治理体系,在实践层面也确实达到了市场—政府—村社良性互动、提升农村治理水平的效果。因此,“山城办事员”是中国特色金融体系与国家治理相结合在微观上的体现。
  • 作者:丁骋骋、赵海利、王序坤
  • 全文[ PDF 1394442.0 KB ] 2024.39(3)  共有 4021 人次浏览
  • 社会流动效应及其拓展:方法发展、争论与评议
  • [摘要]社会科学研究中常常面临地位不一致情况下的效应分解问题,其中社会流动效应的估计最为学界所关注。本文通过梳理社会流动效应测量方法的核心争论和最新进展,系统比较了不同方法在理论假设与模型设定等方面的差异,特别将广泛使用的对角线参照模型与新近提出的流动对照模型进行了比较。利用模型推导、模拟数据和现实数据分析,本文指出流动对照模型对传统方法的批评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存在较大误区。基于此,本文提供了依据理论与现实情境选择适当方法的具体思路,并总结了方法应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 作者:王鹏
  • 全文[ PDF 1453890.0 KB ] 2024.39(3)  共有 3415 人次浏览
  • 探索择偶偏好中的因果复杂性——使用QCA对调查实验数据的再分析
  • [摘要]本文同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模糊集QCA分析了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21)中关于择偶偏好的调查实验数据。研究发现,两种方法的结论存在共性,但QCA在探究择偶偏好的因果复杂性方面更有优势。具体来说,各择偶条件对择偶决策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是叠加在一起,因而具有某种组态特征;不同择偶条件对接受和拒绝决策的影响机制不同,而回归分析难以揭示这种因果关系的非对称性。回归模型和QCA适用于分析不同性质的因果问题,只有将二者结合使用,才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 作者:许琪
  • 全文[ PDF 1372224.0 KB ] 2024.39(3)  共有 3763 人次浏览
  • 从有限道德到普遍道德——基于社会参与的视角
  • [摘要]已有研究认为,随着现代性的推进,社会道德主要呈现从有限道德向普遍道德发展的趋势。然而,也有相关理论指出普遍道德的发展并非必然事实,现代社会的流动性、理性化等特质还可能带来流动性道德和去道德化等道德转型的不同面向。因此,研究如何促进现代社会的普遍道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鲍曼及普拉图等的道德理论和对新近全国性调查数据的分析来呈现中国社会普遍道德的现实特征,并论证社会参与对普遍道德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及数字媒介使用在其中的显著中介效应。文章最后基于鲍曼和福柯的道德理论延伸讨论了社会参与对建构个体的道...
  • 作者:温莹莹、张晓玲
  • 全文[ PDF 2203318.0 KB ] 2024.39(2)  共有 2153 人次浏览
  • 医疗服务市场的道德基础建构——民国时期西医群体的诊金论述与职业伦理调适
  • [摘要]近代以医疗服务换取金钱的市场交易方式与以“利他”为核心特征的医业职业伦理构成了紧张关系,调适这对矛盾成为职业化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利用民国时期的诊金论述,以关系运作为理论视角,剖析了医生群体为建构医疗服务市场的道德基础所做的道德与文化工作。他们明确了诊金的伦理基础,细致区分了医业与一般劳动、商业、慈善的差异,由此构建诊金特定的道德意涵。但这种围绕诊金重构医疗服务和医患关系性质的努力在新旧观念交汇之际遭遇了挑战。本文对当下的医患关系、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乃至诸多行业的职业伦理建设等均有参考意义。
  • 作者:姚泽麟
  • 全文[ PDF 2536200.0 KB ] 2024.39(2)  共有 1528 人次浏览
  • 转型中国的国家认同变迁趋势研究
  • [摘要]国家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基础,对加强民族团结和增强国家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考察中国民众国家认同的变迁趋势,观测到一定的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特征。研究发现:第一,个体的国家认同随年龄增长呈现逐渐上升的变迁趋势;第二,国家认同在1995—2018年呈“V”型变动趋势,其中1995—2007年呈下降趋势,2008—2018年呈上升趋势;第三,不同世代的成长环境对个体的国家认同构建具有深远影响,改革开放后出生世代的国家认同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迁趋势。以上发现对理解转型社会的国家认同变迁具...
  • 作者:徐延辉、赖东鹏
  • 全文[ PDF 2275791.0 KB ] 2024.39(2)  共有 2167 人次浏览
  • 转型中的生命体验:东北社会变迁的双重时间性
  • [摘要]转型社会学多以制度转型为主要线索来剖析社会转型现象,却往往忽视普通人的生命体验。本文将转型社会学的“制度—社会”视角拓展为“制度—生命—社会”视角,旨在通过分析生命时间与制度时间的复杂互动机制,尤其是从生平规划、能动性与世代性三个维度来审视转型中的生命体验,以期把握转型的总体性脉络。本文通过回溯东北地区市场转型史来阐释这一理论视角,指出普通人的生命体验形塑了该地区在不同时期的转型态势、发展动力和社会构成,在转型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中介作用。
  • 作者:谢雯
  • 全文[ PDF 2768107.0 KB ] 2024.39(2)  共有 2310 人次浏览
  • 智能体仿真模拟:推进行动与结构互构研究
  • [摘要]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是一个多层次的“行动—结构”二元互构过程。当前理论研究提供了行动与结构二者关系的主观诠释,却往往得不到客观过程的证据支撑;定量研究能够客观揭示状态、趋势方面的变化,但难以收集行动与结构联动的直接数据。智能体仿真模拟(ABM)能够综合理论阐释的灵活性与定量研究的客观性,通过机制研究行动,通过涌现研究“从行动到结构”,通过学习研究“从结构到行动”,推动二元互构研究。ABM通过真实结果拟合和反事实推演拓展了社会学的知识边界。ABM应与理论研究、定量研究联动,共建计算社会学方法生态,助力学术共...
  • 作者:吕鹏
  • 全文[ PDF 3567188.0 KB ] 2024.39(4)  共有 1110 人次浏览
  • 信心的生产:扶贫扶志行动的社会效应研究
  • [摘要]本文以信心的生产为切入点,基于CFPS2012—2020年的数据,对扶贫扶志行动产生的精神力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扶贫扶志行动不仅具有针对贫困群体的直接效应,还能够外溢并增进非贫困群体的信心,这一效应主要通过环境改善、群体效应和信号传递三个机制实现。研究还表明,对贫困群体来说,信心的增长还未充分转化为具体的内生发展能力。因此,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来说,“扶志”与“扶智”仍是基础,在此之上,基于内生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才能进一步形成和巩固。
  • 作者:曾永明、吴琼、蒋国河
  • 全文[ PDF 1368084.0 KB ] 2024.39(4)  共有 1508 人次浏览
  • 以中释外:基于文明互鉴的中国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 [摘要]本文提出“以中释外”,主张用华夏文明的原创思想释译域外世界。作者认为,现代社会科学体系是欧美学者用理解自身的知识展开域外研究的产物,其创新之道不在于到远方发现新“例外”,而在于回到“希腊罗马认识域”进行新解读。这种通过释译域外世界丰富自身文明的思路承袭了人类共有的文明互鉴智慧。“以中释外”旨在通过文明互鉴超越“中国特殊论”,探索中国思想的普遍性,用华夏视角对无限复杂的域外世界进行文化翻译,在具体经验研究中通过对话与欧美论述形成互补,从而建构能以理服人的中国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 作者:

    梁永佳

  • 全文[ PDF 1410548.0 KB ] 2024.39(1)  共有 2836 人次浏览
  • 中国社会学的知识积累与遗忘(1980—2022)
  • [摘要]知识是怎样变迁的?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以恢复重建以来的中国社会学为个案,分别考察了从1980年至2022年的形式性与实质性知识变迁,发现中国社会学的知识变迁在形式上体现为扇形伸缩,遵循“少数定律”在增长繁荣期和增长式微期之间更替,并受到国家建构进程的直接影响;实质性知识变迁在分支领域内体现为知识积累,在学科整体上体现为知识遗忘,这既发生在中国社会学家的代际转换中,也发生在学科本身的碎片化脉络里。
  • 作者:

    李钧鹏、周港

  • 全文[ PDF 2640387.0 KB ] 2024.39(1)  共有 2949 人次浏览
  • 仁、义、礼的道德框架及其实践限制——知识社会学的考察
  • [摘要]仁、义、礼是孔子继承前贤的德行观念建构的一种道德实践学说。本文从知识社会学出发,指出这一学说能否付诸实施的关键在于其中之“义”是否被激发。对行动者而言,“义”一旦得以启动,“仁”与“礼”便可转化为行动,也能据此区分出君子和小人。通过列举日常事例,本文指出这一道德实践方式实为一种超越于利益之上的“施报”模式,在社会学上可称之为“道义交换论”,以区别于经济学或社会学中其他的各种交换论。而当此种道德实践遭遇社会现实时,其局限则在于它往往运行于初级群体或士大夫阶层,并不断受到其他学说或现实利益的挑战。
  • 作者:翟学伟
  • 全文[ PDF 2788682.0 KB ] 2024.39(2)  共有 2669 人次浏览
  • 神圣与神圣者中介——宗教社会学中国化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命题
  • [摘要]作为宗教社会学的基本命题,“神圣”是人类文明原初形态中的基本要素和华夏文明信仰的源头之一。基于中西语境中“神圣”概念的比较和讨论,本文提出“神圣”和“神圣者中介”作为中国宗教社会学的中层理论概念和基本命题,以重新解释“宗教”之定义,并在“即身成圣”“家国共享的仿圣机制”及神圣者类型的分析中,走出西方宗教社会学所定义的“宗教”话语困境。本文通过建构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神圣者中介”理论模型,探索文明互鉴中的宗教社会学中国化路径,推动其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
  • 作者:李向平
  • 全文[ PDF 2199112.0 KB ] 2024.39(2)  共有 1585 人次浏览
  • 民生保障视野下的中国式人权道路:概念、制度与范式
  • [摘要]中西社会学都重视人权问题研究。以中西社会学对话和会通的方式考察中国民生保障,可以看到:在概念层面,中国的民生概念丰富了人权概念的内涵。在制度层面,中国的民生保障制度实现了全面权利与首要权利、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普遍权利与特殊权利、理想权利与现实权利的统一。在实践层面,中国民生建设实践开创了人权理论新范式,其主要特征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具有体制优势,彰显化解公平之困、效率之困和体系之困的中华智慧。
  • 作者:景天魁、刁鹏飞
  • 全文[ PDF 1323683.0 KB ] 2024.39(3)  共有 3823 人次浏览
  • 超越宗教经济模型:基于中国经验的理论建模
  • [摘要]宗教经济模型是宗教社会学领域近年来最具影响和争议的范式,本文主要关注基于中国经验的研究如何能够超越该范式。为此,本文先梳理该范式的缘起、贡献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然后提出“拓其问、存其法、疑其论”,即拓展其问题意识、学习其研究方法、质疑其理论观点。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继承它的理论建模方法,这不仅能拓展我们的问题意识,而且能将中国宗教的特质作为新的前提假设,提出新的理论模型,例如兼容性模型和混合性模型。在学科视野的理论建构中,宗教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学科知识体系的累进...
  • 作者:卢云峰、吴越
  • 全文[ PDF 1430292.0 KB ] 2024.39(3)  共有 3432 人次浏览
  • 农业合约何以稳定?——关系结构中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机制
  • [摘要]“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约模式不仅是一种市场交易机制,而且是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机制。本文从“关系合约”的思路出发,揭示了制度化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一种非科层化的组织控制机制对农业合约稳定的重要影响。受选择性再分配体制下的企业身份、村庄社会关系网络和农民家庭分工机制的影响,小农户与农业产业化组织形成了差序化的合约组织模式,这是一种关系化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态。
  • 作者:张建雷
  • 全文[ PDF 1355608.0 KB ] 2024.0(4)  共有 1210 人次浏览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