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农民的公平观念:基于村委会选举调查的实证研究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弥漫着一种以结果,特别是经济发展结果论是非定成败的倾向,民意调查也表明公众认为经济发展优先于政治改革。那么,在于己有利的结果、达到分配公平的结果与程序的公平之间,究竟何者对中国人的公平观更具解释力?本文通过对我们关于农村居民对村委会选举公平性的情景实验调查数据的分析来回答这个问题,发现程序特征和分配公平对公平观的影响力,数倍于于己有利的结果的影响力。这些发现表明,中国的基层政治民主化具有公民政治文化基础。
  • 作者:

     张光; Jennifer R.Wilking; 于淼

  • 全文[ PDF 595.0 KB ] 2010.25(1)  共有 2625 人次浏览
  • 利益代表与社会整合——法团主义视角下的武汉工会(1945-1949)
  • [摘要]针对“多元主义”这一社团政治理论预设存在的盲区,本文以法团主义理论为视角,以战后武汉工会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是否具有利益代表职能及强组织凝聚力,并执行社会整合功能。研究发现,战后武汉工会不具备法团主义整合方案所要求的基本条件,其整合模式既异于国家法团主义模式,又不同于社会法团主义模式。究其原因,弱势独裁的政府始终未能实现行政权力的集中化、分层化与制度化;政府对社会的专制控制使得民间社会趋于萎缩,无法发展出充分专业化分工的社会团体。先天的不足使武汉工会只有法团主义的形而无其神,最终无法担负起社会整合的功能。...
  • 作者:

    胡悦晗

  • 全文[ PDF 1113.0 KB ] 2010.25(1)  共有 2558 人次浏览
  • 法律边疆地区的纠纷解决与职业系统
  • [摘要]本文基于对我国农村地区法律服务状况的访谈和参与观察,通过对职业社会学管辖权冲突理论的改造应用,发现在我国的法律边疆地区,包括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司法助理员、“赤脚律师”乃至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在内的各种法律服务提供者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分化成县城、乡镇、村落三层的法律职业层级系统。这一层级系统内部的劳动分工与互动过程不仅构成了国家与乡土社会之间纠纷解决的传导机制,而且塑造了我国农村地区法律职业的基本样态,是律师业在法律边疆地区发展缓慢的一个根本原因。
  • 作者:

    刘思达; 吴洪淇;

  • 全文[ PDF 784.0 KB ] 2010.25(1)  共有 2609 人次浏览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