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对于性交易的分析与预警
  • [摘要]根据对桂林、广州、海口3市市区常住与暂住总人口的抽样调查,本文确定了总人口中自报投入过性交易者的发生率,显然比依据公安部门的抓获数来估计更为精确。本文在分别对购买与出售做出相关分析后,对性交易的规模做出3种简单预测,然后又运用逐步判别分析,制定判别模型,以便实际工作部门使用。本文最后提出性交易的警报标准与预警标准。
  • 作者:

    ?潘绥铭

  • 全文[ PDF 421.0 KB ] 1995.10(2)  共有 1570 人次浏览
  • 中国HIV/AIDS的流行态势与防范措施
  • [摘要]本世纪人类面临艾滋病(AIDS)的戕害,其感染源为免疫缺损病毒(HIV)。截止1992年6月,AIDS患者在全球有40万人,HIV携带者累计有1千万。令人瞩目的是,以往感染率很低的亚洲由于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社会文化卫生医疗水平低,近年蔓延速度呈蛙跃式上升,而毗邻中国的南亚国家尤甚,主要是印度、泰国、缅甸。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门户散开,HIV/AIDS魔影开始在大陆游荡,引起中国各方警觉与关注。自1985年中国北京发现第一例传入性艾滋病以来,迄至1993年5月30日,中国大陆已有1106名感染者,其中14名病患者,且有不断增多的态势。...
  • 作者:

    邵秦,戴晓明

  • 全文[ PDF 228.0 KB ] 1995.10(1)  共有 2071 人次浏览
  • 我国社会保障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 [摘要]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管理的社会保障机构和全面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本文作者从宏观角度收集了大量的社会保障统计数据,初步测算了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社会保障总支出和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别。作者建议要准确全面地反映社会保障的全貌,必须尽快建立社会保障指标体系。
  • 作者:

    朱庆芳

  • 全文[ PDF 288.0 KB ] 1995.10(4)  共有 1353 人次浏览
  • 浅谈互联网络Internet
  • [摘要]Internet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的互联网络。它已覆盖了150个国家,连接了15000多个网络、220万台主机,拥有2500万个用户。它的综合能力和规模正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迅速增长,每小时增加100台主机。当前世界各国刮起了互连Internet的旋风,各个国家的信息网络—不论是商用的还是专用的,都争先恐后地建立直接或间接通道与Internet互接。那么,什么是Internet?对社会科学研究有哪些用处?怎样加入到Internet网中呢?现在,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有了现代化的统计、分析及写书论著的工具——电脑,本文想通过对Internet的介绍,使社会科...
  • 作者:

    邹新华

  • 全文[ PDF 289.0 KB ] 1995.10(5)  共有 1343 人次浏览
  • 站在世纪之交的思考——中国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丛书·序言
  • [摘要]当人类即将进入下一个世纪门槛的时候,关注中国命运的社会学家们向人民奉献出一份他们极其严肃认真的思考,这就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这套全面论述我国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系列丛书。 目前,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正悄悄地从大西洋向太平洋和亚太地区转移,处在亚太地区并具有12亿人口的中国,经过十六年卓有成效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取得了持续稳定的高速发展,正处在经济体制加速转轨和社会结构加速转型这样两个转变时期,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农业社会、乡村社会、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工业社会、城镇社会和开放社会转变。这...
  • 作者:

    雷洁琼

  • 全文[ PDF 141.0 KB ] 1995.10(2)  共有 1746 人次浏览
  • “全国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 [摘要]为促进全国的社会发展工作,迎接1995年3月在丹麦召开的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国务院于1994年10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社会发展会议。会议期间,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田纪云、邹家华、钱其琛、温家宝等领导同志在中南海接见了全体代表,江泽民总书记做了重要讲话。邹家华副总理在会上做了题为《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大力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报告,并在会议期间主持召开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政府负责同志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大家对社会发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国家计委主任陈锦...
  • 作者:

    高岩

  • 全文[ PDF 167.0 KB ] 1995.10(1)  共有 1285 人次浏览
  • 开创东亚现代化研究的新局面——东亚现代化历史经验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
  • [摘要]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于1994年11月7日~10日在北京大学组织召开东亚现代化历史经验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美国、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就东亚向现代化世界转变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与交流。 一、审视东亚现代化的新思路 本次学术讨论会在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建树主要表现在诸多研究都注重将东亚的变革置于近代以来世界大变革的总进程中,将东亚一国、一地的发展置于这一地区整体变迁中加以考察,从而产生了一些审视东亚现代化的新观点。
  • 作者:

    李文

  • 全文[ PDF 400.0 KB ] 1995.10(2)  共有 2189 人次浏览
  • 读《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
  • [摘要]《中国社会史》丛书之一,唐力行先生的《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以下简称《商人》)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发行。一唐著对商人的研究是从社会结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展开的。该书第一章“传统社会中的商人”,将商人置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时段中加以考察。
  • 作者:

    池子华

  • 全文[ PDF 232.0 KB ] 1995.10(3)  共有 1632 人次浏览
  • “’94社会热点研讨会”述评
  • [摘要]社会热点是社会变革的晴雨表,研究中国的社会改革,不可不关注和研究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社会热点及其走势。鉴此,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南社会调查研究所及武汉市社会学学会在1994、1995年新旧交替之际举行了“’94社会热点研讨会”。武汉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部分社会学家以及新闻单位和有关方面人士3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一、关于“社会热点”的涵义 与会者对于“社会热点”这个概念作了界定。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是:社会热点是表征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社区)范围内,众多的社会成员所关注的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显然,这...
  • 作者:

    刘崇顺

  • 全文[ PDF 228.0 KB ] 1995.10(5)  共有 1242 人次浏览
  • “老人危机对策研讨会”综述
  • [摘要]世界银行关于“老人危机对策研讨会”1995年4月在北京召开。来自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劳动部、民政部、人事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政府部门和中国老年学会、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30余人应邀出席了会议。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在华国际组织及伦敦经济学院等机构的教授也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主持。与会人员认真讨论了世界银行政策研究系列报告《老人危机对策》,并就改革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提出了看法和意见。...
  • 作者:

    董之鹰

  • 全文[ PDF 221.0 KB ] 1995.10(4)  共有 1254 人次浏览
  • “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北京座谈会”纪要
  • [摘要] 1994年7月底在北戴河召开“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之后,“中国生育率下降后果与对策”研究组又于1994年8月30日在京组织召开了同一主题的座谈会。座谈会为时一天,与会学者畅所欲言,就中国生育率下降本身及下降过程中出现的诸多新人口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现将本次座谈会发言的要点整理如下: 研究组总负责人乔晓春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主持了本次座谈会。他指出,本次座谈会是7月份北戴河会议的继续,目的有三:一是通报北戴河会议情况;二是听取政府有关部门对本项研究的意见;三是进一步对有关问题...
  • 作者:“中国生育率下降后果与对策”研究组;
  • 全文[ PDF 254.0 KB ] 1995.10(1)  共有 1504 人次浏览
  • “儒商现象”析
  • [摘要]作者认为,“儒商现象”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第三次“商潮”。如若将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各个历史阶段中的知识分子划为“五代”的话,当代“儒商”的出现是五代知识分子的职业理想与价值取向的一次成“建制”的出新。“儒商”的社会意义远远超出经济范畴,它把社会改革的经济目标与人文目标结合起来,对减轻“官场”压力、深化教育改革以及重塑知识分子自身有着深刻、久远、始料未及的重要意义。
  • 作者:

    谷迎春

  • 全文[ PDF 473.0 KB ] 1995.10(4)  共有 2451 人次浏览
  • 住宅社会学的兴起及在中国的发展
  • [摘要]住宅社会学的兴起与住宅问题研究紧密相连,其正式命名是在1978年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国际建筑研究与文献委员会上。我国学者在本世纪20年代初对住宅问题已开始研究,80年代已来对住宅社会学的研究有长足进展。当前着重研究的问题是:学科建设、住宅建没预测、住宅社会消费、住房政策上体现社会公正。作者认为,住宅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住宅的历史、作用、地位以及人与住宅、住宅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属于应用社会学的分支,是介于建筑学、规划学、经济学、消费学、人类学、生态学等的边缘科学。
  • 作者:

    张仙桥

  • 全文[ PDF 601.0 KB ] 1995.10(1)  共有 1692 人次浏览
  • 论社会现象的性质
  • [摘要]本文首次提出社会学本体论,认为对社会现象的性质的不同认识是社会学中两种对立的根源。作者通过哲学分析的方法,建构了一个主、客观性分析框架,并运用到对迪尔凯姆社会现象客观性的澄清上,论证了迪尔凯姆所谓sui generis的核心含义,即主客观二项性。继而通过对伯杰(Peter L.Berger)和卢克曼(Thomas Luckmann)的现实的社会建构的探讨,使主客观二项性的含义进一步明确。
  • 作者:

    焦永刚

  • 全文[ PDF 609.0 KB ] 1995.10(6)  共有 2088 人次浏览
  • 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工具合理性
  • [摘要]在西方文化中,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工具合理性是割裂的,因为前者纯属价值判断问题,而后者则是经验实证问题。本文作者从中国大道文化哲学的本体论、价值论与知识论之相统一出发,论述了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工具合理性的统一性,以及信念道德与责任道德的一致性。作者认为,中国不论是搞市场经济,还是现代化的社会发展,都不能片面地追求目的工具合理性,而必须把价值合理性放在重要地位,努力实现价值与价值判断、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工具合理性,以及信念道德与责任道德的统一与一致。
  • 作者:

    司马云杰

  • 全文[ PDF 486.0 KB ] 1995.10(6)  共有 2494 人次浏览
  •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矛盾的变迁——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说起
  • [摘要]本文作者站在今天时代的高度,重温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第一部实证调查研究报告——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从发展社会学的角度,就恩格斯当时在该书中所做的预言,以一个半世纪的世界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社会矛盾变迁的历史事实的检验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着重解释了英国及其他先发展国家的社会冲突向相对后进的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转移,尤其是科技和经济发展对社会文明化的促进和对社会矛盾冲突的缓和作用,从而历史地论证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普遍意义。
  • 作者:

    张秋俭

  • 全文[ PDF 536.0 KB ] 1995.10(5)  共有 1920 人次浏览
  • “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评M·韦伯社会学的价值思想
  • [摘要]本文认为,韦伯的“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同时并存的两个方法论原则,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价值关联”强调的是社会文化价值对科学研究者的制约作用和科学与社会价值体系的某种统一性。也就是说,社会科学既是一个具有独立的价值系统的活动领域,又是一个具有社会价值系统和文化取向的领域。“价值中立”强调的是在科学研究中划清描述事实与提规范性建议的界限,即在科学结论中不做评价判断,彻底清除形而上学和哲学世界观的影响。文章特别强调,“价值关联”是指经验现实与研究者的科学内价值立场的关联,它与实践目的毫无关...
  • 作者:

    侯钧生

  • 全文[ PDF 532.0 KB ] 1995.10(3)  共有 3917 人次浏览
  • 社会学之国学寻踪
  • [摘要]本文对社会学的国学渊源,进行了初步的梗概性探索。主要内容包括人类社会的缘起;中国古籍中对上古社会的猜测和理解;孔学(原儒学)的社会功能分析;着重探索了荀学的沉浮和与群学的承传关系;以及中国社会学继往开来的使命。
  • 作者:

    张琢

  • 全文[ PDF 527.0 KB ] 1995.10(4)  共有 1623 人次浏览
  • 新一轮的“造镇运动”——塘桥镇工业小区建设调查报告
  • [摘要]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与“民工潮”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乡镇工业的发祥地苏州近几年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人们称作“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小土群、低水平”的乡镇工业走出了无序发展的初始阶段,继“造镇运动”之后又兴起了新一轮小城镇的“再造运动”。新一轮“造镇运动”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焦点问题的研究,乃致提高具有社会学学科特质的超前研究,大有裨益。
  • 作者:

    叶鼎,张燕,邬大千

  • 全文[ PDF 474.0 KB ] 1995.10(2)  共有 1959 人次浏览
  • 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
  • [摘要]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与行为倾向。尽管这一概念在我国使用得相当频繁,但是这一概念所包含的文化含义却一直被许多使用者所忽略。本文试图分析西方社会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概念与我国在借用这一概念时所赋予它的含义之间的差异,并指出,西方“人际关系”概念形成的逻辑起点、概念所蕴含的内容与形式的附着性以及所反映的价值取向与中国人所说的“人际关系”或“关系”概念是不同的。因此,在解释人类的人际行为时,不应忽略文化的差异。
  • 作者:

    杨宜音

  • 全文[ PDF 419.0 KB ] 1995.10(5)  共有 2113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