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令人忧虑的乡镇政权建设状况
  •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乡镇政权建设问题已客观地摆到了各级领导面前。最近,我们就这个问题到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石门桥镇、石公桥镇和康家吉乡、白鹤山乡作了调查。
  • 作者:

    刘明,石成林,唐子君

  • 全文[ PDF 436.0 KB ] 1990.5(1)  共有 1821 人次浏览
  • 人志分型
  • [摘要]笔者试从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劳动与创造出发,认为迄今为止,任何历史条件下的人都可分为如下五种不同类型: 一是享受型。只图个人享受,无视社会和他人劳苦,人生在世,仅图个人享受而已。他们志在享受,情在享受,一切活动旨在享受,享受就是安身立命的标准。这种人当然也会为环境所迫,从事某些劳动与工作,但决不会牺牲自己的享受,去为他人和社会作艰苦的劳动与创造,以劳作换取享受,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而已。二是夺优型。
  • 作者:

    吴越

  • 全文[ PDF 71.0 KB ] 1990.5(5)  共有 1977 人次浏览
  • 郑必坚同志的讲话
  • [摘要]刚才费老、雷老同志的讲话很好,我很赞成。 我主要是来祝贺的,祝这次会议能够开得成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同志、副院长郁文同志都很重视这次会议,因为实在来不了,所以要我和秘书长刘启林同志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来祝贺。学会成立十一年,这十一年辛苦不寻常啊!那么今后十年呢,可以预期,应当是更加不寻常。
  • 作者:
  • 全文[ PDF 163.0 KB ] 1990.5(6)  共有 1981 人次浏览
  •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控制
  • [摘要]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现代化包含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过程,这些过程以经济现代化为主,而辅之以社会其它方面如政治、科学、技术、军事、文化的现代化。因此,现代化实际上是一种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这种变迁过程要求有与之相适应并能推动这种变迁的社会控制体系。
  • 作者:

    欧阳马田

  • 全文[ PDF 631.0 KB ] 1990.5(2)  共有 2155 人次浏览
  • 短期行为——潜在的腐败
  • [摘要]所谓短期行为,特指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为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而牺牲社会和国家利益、为局部利益而牺牲整体利益的一种社会行为。它可以是经济行为,也可以是政治行为和文化行为;它可以是个人行为,也可以是集体行为甚至某种全社会的行为。作为全社会性的短期行为,它可能爆发于某一社会解体和崩溃的前夕,也可能爆发于某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 作者:

    林亚

  • 全文[ PDF 723.0 KB ] 1990.5(5)  共有 1843 人次浏览
  • 中国城市家庭问题小议(节选)
  • [摘要]社会主义的平等思想及其所主导的社会政策,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短短几十年里,迅速“铲平”了城市中的阶级、阶层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者之间的各种差异。人们从受教育、就业、收入、住房直到饮食、衣着都达到了“趋同”、“均等”的地步。昔日那种“门户隔离”的局面被打破,这就为青年男女在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范围之外择偶成家创造了条件。再加上青年学生上山下乡,知识分子到工厂和农村接受再教育,升学提干时工农家庭出生者优先等等做法,彻底摧毁了过去的社会分层结构。
  • 作者:

    ?陈一筠

  • 全文[ PDF 174.0 KB ] 1990.5(4)  共有 1642 人次浏览
  • 中国儿童现状分析
  • [摘要]中国有三亿多儿童,为了加强儿童工作,为儿童健康地成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本文依据1987年九省、区抽样调查资料和有关资料,分析中国儿童的现状,探讨提高儿童素质的对策和措施。
  • 作者:

    吴军

  • 全文[ PDF 838.0 KB ] 1990.5(1)  共有 2726 人次浏览
  • 对近年妇女研究现象的社会学考察
  • [摘要]在考察近年对妇女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时,笔者注意到两个问题:第一,与中国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妇女研究呈现出应用性很强的特点,即社会在哪个时期提出哪些问题,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就转向哪个方面。从对现实问题的揭示及广泛地采用了一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看,近年有关妇女研究的绝大多数文章都可归入社会学研究的大范畴内。但较之“妇女文学”、“妇女心理学”、“妇女史”等具有相当成熟度的学科来看,妇女社会学可以说尚未从一般社会学和妇女问题的讨论中独立出来而成形。
  • 作者:

    谭深

  • 全文[ PDF 797.0 KB ] 1990.5(6)  共有 1620 人次浏览
  •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转变对中国农村家庭未来的影响(摘要)
  • [摘要]几千年来,中国农村家庭都是最小的农业生产组织,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家庭的生产功能虽然有时被削弱,有时得到加强,但始终没有消失。因此,中国农村家庭的形态,与农村的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并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变化而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中,农村家庭发生过两次重大变化。一次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民全部变成了人民公社社员。由于他们在劳动生产、交换分配上没有自主权,又在同一基本核算单位中按工分配,20年后,农民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生活方式的差别已被拉平。
  • 作者:

    王义豪

  • 全文[ PDF 152.0 KB ] 1990.5(4)  共有 1586 人次浏览
  • 启动我国都市人类学创建的契机——第一届都市人类学国际会议综述
  • [摘要]1989年底至1990年元月2日,第一届都市人类学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际人类学及民族学联合会所属都市人类学委员会批准的国际会议,由中美两国学者共同发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承办。参加会议的40位学者中有25位是国内学者,15位国外学者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度、荷兰、苏联和南斯拉夫。 
  • 作者:

    ?谭深

  • 全文[ PDF 326.0 KB ] 1990.5(3)  共有 1988 人次浏览
  • 在改革中发展的我国城镇住房
  • [摘要] 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1988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4015亿人民币,国民收入为1177亿人民币,人均国民收入为1100元人民币,折合300美元。 1989年4月,我国总人口已达到11亿。在人口基数大,经济较落后,各民族、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人民的住房问题,既是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大事,也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 作者:

    顾云昌

  • 全文[ PDF 398.0 KB ] 1990.5(4)  共有 1472 人次浏览
  •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社会学思考
  • [摘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和企业政工队伍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和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本文试图对如何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作些粗浅的分析与思考。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社会的变革,企业的改革逐步深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有了很大发展,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的降低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淡化,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 作者:

    周治斌

  • 全文[ PDF 489.0 KB ] 1990.5(2)  共有 1923 人次浏览
  • 当代社会控制的机制
  • [摘要]当今,社会控制引进系统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其指导思想、组织形式、控制方式正以惊人的速度更新和变化。我们不能不感到,研究当代国外社会控制的机制,吸收其合理成分,是实现我国社会控制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 作者:

    ?林岩

  • 全文[ PDF 322.0 KB ] 1990.5(5)  共有 2342 人次浏览
  • 社会学的重建、探索和突破
  • [摘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韩明谟在《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上撰文,概括回顾了我国社会学十年来恢复发展的简要过程和成果,论述了费孝通教授领导的“小城镇和城乡发展研究”课题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学学科建设作出的贡献。
  • 作者:
  • 全文[ PDF 83.0 KB ] 1990.5(3)  共有 1960 人次浏览
  • 费孝通教授的讲话
  • [摘要]各位同志: 我今天来没有想到要我讲话。我来是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来祝贺我们社会学研究所成立10周年;第二个是来见见老朋友,很长时间,我们老朋友都没有见面了,这两个目的都达到了。讲话不是我所想做的事情,现在既然把名字写上去了,我只好讲几句话了。我不想象胡绳同志讲的那样大,关于社会学的整体问题,到底有没有社会学这个学问,这是个基本问题。我很同意,我们对基本问题,不能放松,都得要想,都用脑筋想,我不在这方面讲了。
  • 作者:
  • 全文[ PDF 258.0 KB ] 1990.5(4)  共有 1928 人次浏览
  • 拉萨市区藏汉民族之间社会交往的条件
  • [摘要]1988年夏,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在西藏自治区开展了社会调查,一个重要的专题是研究拉萨市汉藏民族之间关系的现状和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而社会交往条件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方面。
  • 作者:

    马戎

  • 全文[ PDF 686.0 KB ] 1990.5(3)  共有 2128 人次浏览
  • 试论我国城市住宅的建设主体和分配问题
  • [摘要]住宅从一个侧面反映着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决定着住房水平;反过来,住宅问题解决的好坏又对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发挥着或积极促进或消极阻碍的作用。 一般来讲,城市住宅问题的分析可以从城市整体层次和个体层次这两个方面进行。从城市整体层次来看,城市住宅的发展受城市形态的制约,其质量和功能受特定时代和具体的居住环境的影响。反过来说,住宅作为城市的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形态。
  • 作者:

    李国庆

  • 全文[ PDF 1147.0 KB ] 1990.5(4)  共有 1185 人次浏览
  • 袁方会长的讲话
  • [摘要]同志们: 感谢大家的信任,推选我为中国社会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会长,使我深感任务艰巨。今年是学会进入九十年代的第一年,回忆1979年3月学会(当时是“研究会”)成立到目前已十一年多了。这是学会从无到有,也是社会学这门学科从恢复、重建到茁壮成长起来的艰苦创业的十一年,这是不平凡的十一年。
  • 作者:

    袁方

  • 全文[ PDF 67.0 KB ] 1990.5(6)  共有 1666 人次浏览
  • 浅析我国工会的社会稳衡功能
  • [摘要]我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重要的社会政治团体。确保社会主义社会稳定平衡地不断发展,是我国工会具有的重要功能之一。然而,工会的社会稳衡功能却不属于它的外在职能,而是以某种形态表现出来的潜在功能。工会的外显功能,是工会职责与其直接社会效果的外在统一。
  • 作者:

    许晓军

  • 全文[ PDF 486.0 KB ] 1990.5(2)  共有 1855 人次浏览
  • 中国当代社会变迁中农村妇女经济身份的转换
  • [摘要]一 中国当代社会变迁始自于1949年。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政权,确立了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950年~1952年恢复经济和在农村基本完成土地改革之后,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贯串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路线。
  • 作者:

    黄西谊

  • 全文[ PDF 1007.0 KB ] 1990.5(6)  共有 1779 人次浏览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