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失业者的再就业选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微观分析
- [摘要]本文基于个体层面的微观视角,运用在武汉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个人背景、反福利价值观、福利依赖等因素对失业者再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失业者的再就业行为和选择受到再就业福利、失业责任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再就业福利的获取(再就业培训等)有助于失业者寻找工作实现再就业;个人失业责任认知对失业者再就业的影响更多地体现为正面激励。我们发现,社会救助对失业者再就业行为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即是说调查数据不能肯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构产生福利依赖的现象。我们认为,鼓励再就业的制度设计更能有效帮助失业者再就业。
- 作者:
?慈勤英;王卓祺;
- 全文[ PDF 453.0 KB ] 2006.21(3) 共有 2231 人次浏览
|
|
- 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
-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政府行为来观察国家—农民关系的转变。通过对税费改革过程中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考察,发现过去一直依靠从农村收取税费维持运转的基层政府正在变为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基层政府的行为模式也在发生改变,总的趋势是由过去的“要钱”“要粮”变为“跑钱”和借债。在这种形势下,基层政权从过去的汲取型变为与农民关系更为松散的“悬浮型”。
- 作者:
周飞舟;
- 全文[ PDF 1048.0 KB ] 2006.21(3) 共有 3972 人次浏览
|
|
- 中国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资本与个人资本
- [摘要]基于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分析工具,本文探讨如何测量个人资本和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以及两者间的关系;针对中国城市居民的讨论网和拜年网,建立了以网络规模、密度、网顶、网差、职业类型和单位类型的多样性为指标的社会网络资本的测量模型;分析了嵌入在这两个网络中的社会资本与通过权力、财富与声望来测量的个人资本之间的关系,提出情感性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对个人资本并无影响,而工具性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对个人资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 作者:
王卫东;
- 全文[ PDF 483.0 KB ] 2006.21(3) 共有 2421 人次浏览
|
|
- 中国传统财产继承背后的文化逻辑——家系主义
- [摘要]中国传统的家庭制度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因此是理解中国传统性的关键,而财产制度则是家庭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家庭经济体的性质是学者们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笔者认为,学者们不能达成共识的原因,是没有首先澄清中国传统社会拥有家产和宗祧的主体是什么。通过对家庭财产的代际传递中一子和多子的区别的考察,本文提出在中国传统社会拥有财产和宗祧的主体是家系。中国传统家庭处理家庭财产和宗祧问题时所采取的原则是家系主义。运用家系的概念可以弥合学者们对中国传统家庭经济体性质的争论,家系主义则是隐藏在中国传统家庭制度背后的文...
- 作者:
高永平;
- 全文[ PDF 620.0 KB ] 2006.21(3) 共有 2339 人次浏览
|
|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工运动:现象、问题与理论
-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对劳动过程、劳动体制、劳工权益以及劳工运动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血汗工厂的重现集中体现了全球劳工面临的苦境。90年代以来的“反血汗工厂公司行为守则运动”作为关注劳工问题的新社会运动,代表着全球化背景下劳工维权和劳工赋权的第三条道路。本文将以过去10多年该运动在美国的发展过程为分析对象,探讨以下三个问题。首先,借助卡尔·波拉尼(KarlPolanyi)关于“市场—社会”间“双向运动”的理论透镜,对“反血汗工厂公司行为守则运动”中多元化的行动者及其行动进行分析;其次,结合相关的社会运动和劳工运动理...
- 作者:
余晓敏;
- 全文[ PDF 969.0 KB ] 2006.21(3) 共有 3022 人次浏览
|
|
- 严复对中国社会形态的认识与他对宪政法理的译介——纪念严译《法意》发表一百周年
- [摘要]严复大约从1900年以后开始翻译孟德斯鸠的《法意》(今通行译名
为《论法的精神》), 至 1904 -1909 年间分七册陆续出版 。所以大体说
来,严复这部著作问世已经整整一百年了。早如蔡元培 1923 年底所著《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一文中就说 :
“(严复)所译的书, 在今日看起来 ,或嫌稍旧;他的译笔 ,也或者不是普
通人所易解”(蔡元培 , 1984 :351 -353)。既然如此 ,为什么今天仍然值得重提这部百年之前的旧作? 在笔者看来, 这主要是由于此书不仅在当时堪称巨著, 而且它所包含的制度学和社会学内容之丰富 ,特别是严复叙述这些问题时的思考路径和辨...
- 作者:
王毅;
- 全文[ PDF 564.0 KB ] 2006.21(3) 共有 2175 人次浏览
|
|
- 社会理论、文化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学——读苏国勋《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
- [摘要]《社会理论》实际上是一个由作者选编的文集 ,它共分为四个部分,
即“社会理论的一般探讨”、“经典理论研究”、“社会理论的本土建构”和
“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顾名思义 ,这四个部分的标题也代表了作者
在社会理论研究中所关注的主要方向。本文不是面面俱到地涉及这四个部分的内容, 而仅就其中某些主要观点作一些介绍。依笔者之见, 在
《社会理论》中有两个主题尤为令人关注:其一是对社会哲学或社会理论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的强调 ,其二是对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的解释 。下面将分别就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 作者:
夏光;
- 全文[ PDF 208.0 KB ] 2006.21(3) 共有 1598 人次浏览
|
|
- 财政分权与省以下政府间关系的演变——对20世纪80年代A省财政体制改革中政府间关系变迁的个案研究
- [摘要]财政分权改革对中央与省之间关系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是对省以下政府间关系在财政分权改革中的变迁问题,却尚未得到充分的讨论。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A省20世纪80年代包干制财政体制改革对省以下政府间关系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发现,以财政包干为主要内容的分权化改革,使得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利益逐渐分化,同时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在财政收入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对自身利益的关注成为主导地方政府决策过程的首要因素。一系列旨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政策相继出台,用以保证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转和公共服务职...
- 作者:
张闫龙;
- 全文[ PDF 743.0 KB ] 2006.21(3) 共有 2245 人次浏览
|
|
- “多元文化”的修辞、政治和理论
- [摘要]目前流行在台湾的这个多元文化还大致是一个意识形态修辞,在形式地提倡多样性的同时,压缩社会平等、包容性的公民身份以及两岸和平的进步论述空间,自我矛盾地成为统合内部对抗他者的一元文化动员话语,所以必须要严厉批评。作为一个理论概念,它没有诚实地自省它的很多问题,包括民族国家与帝国的典范问题、资本主义的文化蒸发问题与特殊性的激进化问题。在时间政治、空间政治以及主体能力这三个方面都重新构思过的多元文化,才是值得我们支持的激进的多元文化。
- 作者:
赵刚;
- 全文[ PDF 938.0 KB ] 2006.21(3) 共有 2333 人次浏览
|
|
- 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
- [摘要]工作单位是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集体抗争控制机制之一。本文利用ChinaGSS2003数据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单位性质(党政机关、国有事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事业)和单位行政级别等两种单位特征对三种集体抗争发生机制,即相对剥夺机制、资源动员机制和政治过程机制的分割效应。研究发现,单位对集体抗争仍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的机制和效果随着单位特征的变化而有显著差异,这表明单位特征对集体抗争的发生机制具有明显的分割效应。在单位的严格控制下,可支配时间、可支配收入和领导力等将集体抗争组织化的社会资源在集体抗争发生过程中...
- 作者:
冯仕政;
- 全文[ PDF 1053.0 KB ] 2006.21(3) 共有 2259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