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城市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和功能
  • [摘要]城市生活方式作为城市社会学的内容之一,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研究,一是对一般的城市生活方式进行跨历史和跨文化的考察,二是对某一历史阶段上(或某一文化形态中)的某一类城市的特殊的生活方式进行考察,三是对某一具体城市的个别的生活方式进行考察。本文拟从第一个层次对城市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和功能进行一些尝试性的分析。 
  • 作者:

    陆小伟

  • 全文[ PDF 557.0 KB ] 1987.2(4)  共有 1828 人次浏览
  • “重庆市第二次老人问题理论研讨会”纪要
  • [摘要]“重庆市第二次老人问题理论研讨会”今年7月3日在重庆召开,历时两天半。这次会议由市老龄问题委员会、市社科联和重庆社科院联合召开。会议收到论文及调查报告共30余篇。与会者除作者外,还有重庆市大专院校、民政、劳动、工会、妇联、医疗卫生等部门研究老人问题的同志,各区、县负责老人管理工作的干部和各种退休协会的代表,共70余人。 会议对有关老人问题的理论与对策作了有关的研究和探讨。
  • 作者:

    愈萍

  • 全文[ PDF 217.0 KB ] 1987.2(6)  共有 1202 人次浏览
  • 重庆“社会保障与人道主义”研讨会纪要
  • [摘要]“社会保障与人道主义”研讨会于3月2日在重庆市召开,历时3天。参加研讨会的有论文作者17人,还有重庆市民政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研究室,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等有关单位的代表,共60余人。这次研讨会是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倡议和赞助下,由重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重庆市民政学会联合召开的。
  • 作者:
  • 全文[ PDF 245.0 KB ] 1987.2(3)  共有 1394 人次浏览
  •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总体设计初步方案简介
  • [摘要]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组织编辑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的筹备工作,从1986年4月开始以来,已取得重大进展。到1986年底止,全卷的总体设计方案已初步完成,与之相关的“框架条目总表”(征求意见稿)将在近期内印发至全国有关单位和部分社会学工作者征求意见,并可望在年内形成暂定稿。
  • 作者:

    曙光

  • 全文[ PDF 67.0 KB ] 1987.2(1)  共有 1673 人次浏览
  • “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研讨会在京召开——日本社会学家富永健一应邀作学术报告
  • [摘要]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最重大的两个问题。近年,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及与此相关的发展理论引起了国家决策部门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各界学者陆续开展了发展理论及各国发展进程、发展战略等问题的研究。在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中,社会学、经济学和历史学都有这方面的课题被列入国家重点课题,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分别和综合研究。
  • 作者:

    谭深

  • 全文[ PDF 240.0 KB ] 1987.2(5)  共有 1242 人次浏览
  • 英克尔斯论世界变迁的动力
  • [摘要]美国科学院院士阿历克斯·英克尔斯,是现代化问题专家,美国国际关系协会副主席、斯坦福大学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曾任美国社会学学会会长,现为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分组委员会主席。1983年3月至5月,曾到中国南开大学讲学。1986年8月,应邀再次来华讲学,访问十几个城市。笔者与他同行近两个月,将其讲学及谈话记录成文,现发表一部分,未经本人审阅,仅供中国社会学研究者参考。
  • 作者:

    曹中德

  • 全文[ PDF 266.0 KB ] 1987.2(4)  共有 1527 人次浏览
  • “科学社会学学术讨论会”综述
  • [摘要]由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主办的“科学社会学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1月15日至19日在广州召开。7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中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近一百篇,经过评选,有四十余篇论文参加了会议交流。
  • 作者:

    顾昕

  • 全文[ PDF 157.0 KB ] 1987.2(2)  共有 1387 人次浏览
  • 天津市大邱庄农民观念变革情况调查
  • [摘要]这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文章。它生动地展现出了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辉前景和农民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从生产-生活方式到观念的全面更新。文章写得很简练。将此文与下面关于皖北农村和苏南的两篇文章对照起来读,则会更有启发。 
  • 作者:

    刘李胜

  • 全文[ PDF 263.0 KB ] 1987.2(5)  共有 1729 人次浏览
  • 中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二重性——鲁迅的中国文化观研究之一
  • [摘要]一、空间和时间·“历史和数目” (一)中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连续性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舞台,就象人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 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类首先是自然的产物。人由动物进化为人之后,开始了自己的社会历史进程,也仍然离不开相应的自然环境的舞台,而且广义地讲,人类仍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环境仍然是人类生存和演变的第一个前提条件。
  • 作者:

    张琢

  • 全文[ PDF 1020.0 KB ] 1987.2(1)  共有 1887 人次浏览
  • 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的社会互动与西部发展——对包头地区考察的反思
  • [摘要]一、问题的提出 西部地区占有我国三分之二的国土,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及各种矿产资源,解放后通过国家的巨大投资也形成了初步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生产能力,但它同时仍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缺乏经济的自增长能力。
  • 作者:

    李汉林,王颖,孙炳耀,王琦,方明

  • 全文[ PDF 883.0 KB ] 1987.2(2)  共有 1528 人次浏览
  • 试论苏南模式和农村进步
  • [摘要]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及其所辖12个县,是长江三角洲上一条黄金地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里的经济腾飞,持续不衰,引起国内外瞩目。“六·五”计划期间,三个市的工农业总产值翻了两番多。1986年,苏州、无锡两市的工业总产值,分别跃居全国226个大中城市的第四、第五位,仅次于京、津、沪三大市。人们称之为“苏南模式”。然而苏南模式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经济发展,重要的还在于由经济发展而触发的农村全面进步。
  • 作者:

    王淮冰,吴大声

  • 全文[ PDF 783.0 KB ] 1987.2(5)  共有 1475 人次浏览
  • 评《改革中的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对策之我见》一文
  • [摘要]《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二期刊登的《改革中的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对策之我见》(以下简称《我见》)一文,提出了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认真进行研究。本文仅就我国农村的发展道路、我国社会的阶级估量和国家的性质、作用这样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发表个人的一些看法。
  • 作者:

    王小迅

  • 全文[ PDF 502.0 KB ] 1987.2(4)  共有 1753 人次浏览
  • 阶级与生存体系
  • [摘要]人是社会的主体,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阶级社会的诸多社会关系中,代表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阶级关系又是基本的,所以,“人”的基本内涵是阶级,生物的人与社会客体的结合点也是阶级。所以,阶级分析方法是阶级社会里认识人、也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
  • 作者:

    董天佳

  • 全文[ PDF 418.0 KB ] 1987.2(4)  共有 1699 人次浏览
  • 群众对物价变动的社会心理反应——八城市居民调查
  •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原有的物价体制和物价体系做了初步改革,放开和调整了某些商品的价格,推动了生产结构、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随着价格放开,社会上也出现了某些乱涨价和变相涨价的现象。物价问题牵涉千家万户,就广泛性与深刻性来说,它对群众心理的影响是其他方面的变动不可比拟的。物价问题又牵动每一个人的神经,引起人们对物价改革及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裹贬,关系到改革的成败。
  • 作者:

    “物价心理反应”课题组

  • 全文[ PDF 1121.0 KB ] 1987.2(6)  共有 1530 人次浏览
  • 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和阶层问题的研究
  • [摘要]六十年代以来,欧美社会学界对社会结构主要是对社会分层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资产阶级社会学家称之为“社会分层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则称之为“阶级结构理论”。六、七十年代以来,东欧各国和苏联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据美国人估计,“阶层形成这个题目,在苏联社会学家中,的确比在美国社会学家中,相对来说更为热门。
  • 作者:

    何建章

  • 全文[ PDF 732.0 KB ] 1987.2(3)  共有 1837 人次浏览
  • “七·五”期间全国社会学专门人才需求预测调查报告
  • [摘要]从1979年我国重建社会学以来,社会学日益受到社会的了解和重视。为使这门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急需摸清全国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对社会学专门人才的需求情况。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和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接受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委托,进行了全国社会学专门人才需求的预测调查工作。
  • 作者: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调查组
  • 全文[ PDF 1036.0 KB ] 1987.2(4)  共有 2267 人次浏览
  • 论职工的成熟程度与激励之间的关系
  • [摘要]在当前我国企业界中,许多管理人员都存在着一种带有倾向性的看法,以为只要施予有力的物质刺激,便能完全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换句话说,职工的激励因素主要是物质方面。
  • 作者:

    范明林

  • 全文[ PDF 497.0 KB ] 1987.2(3)  共有 1570 人次浏览
  • 杨开道先生与他的农村社会学工作
  • [摘要]杨开道先生是旧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开拓者之一。杨先生在旧中国生活的半个世纪中,有10年站在农村社会学的讲台上,培养了一批批农村社会学工作者,当代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就曾是他在燕京大学时的学生。到1948年为止,杨开道先生出版了近20部著作,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对农村社会学的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都提出过独到的见解,为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仅对杨开道先生和他的农村社会学工作作一简要的介绍。
  • 作者:

    邱泽奇

  • 全文[ PDF 215.0 KB ] 1987.2(5)  共有 2445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