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开创一种抗争的次文体:工厂里一位女工的尖叫、梦魇和叛离
  • [摘要]本文试图创造一种抗争文体——一种期望打开个体抗争经验的崭新可能性的次文学。这种抗争文体浪迹于一个身体痛楚的地带:当前中国经济特区工厂生活中的尖叫和梦魇。我将追溯一个来自农村的“打工妹”,在中国结合到世界经济体系的情况下,如何被资本主义、现行体制以及当地男性文化的势力撕裂。我还将显示一个女性属民如何面对强大的社会,以及身体痛楚如何在工厂中产生。我认为,痛楚的身体并不是一个失败的身体,而是一个抗争的身体。而无论纪律监管的力量怎样厉害,那个女性身体也能透过工厂中的种种慢性痛楚来加以反抗。按照巴特勒的说...
  • 作者:

    潘毅

  • 全文[ PDF 391.0 KB ] 1999.14(5)  共有 3244 人次浏览
  • 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
  • [摘要]本文运用1996年“天津城乡居民社会网”的问卷调查资料,对市民和农民的社会支持网进行了比较研究。我们的研究发现:(1)亲属在城乡居民的财务支持网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亲属在精神支持网中的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但不如其在财务支持网中那么重要。亲属在财务支持网和精神支持网中的作用有程度上的差别,而这个倾向在农民中表现得更明显。(3)在亲属中,兄弟姐妹和其他亲属发挥着比父母更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财务支持网中。子女在财务和精神支持网中发挥的作用都非常小。配偶在精神支持网中发挥的作用也相当弱。(4)同...
  • 作者:

    张文宏,阮丹青

  • 全文[ PDF 312.0 KB ] 1999.14(3)  共有 2009 人次浏览
  • “文革”事件对入学、升学模式的影响
  • [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了“文革”期间不同入学风险组在获得不同阶段教育时的不同模式,发现“文革”事件只是在“文革”前期对高中教育的获得模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对其他阶段的教育获得模式并无重大改变;在“文革”后期,教育获得的一般模式在各阶段教育都有更为强烈的回复。本文认为,面对“文革”的冲击,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或者努力抗拒这种冲击,或者利用这种冲击所造成的混乱,透过权力因素延续着教育获得模式中的代际影响;在教育机会获得模式中也存在包括社会记忆在内的制度性抗干扰并迅速恢复平衡的能力。“文革”这一历史事件对另一种...
  • 作者:

    刘精明

  • 全文[ PDF 478.0 KB ] 1999.14(6)  共有 2595 人次浏览
  • 企业组织中上下属的信任关系
  • [摘要]组织中的信任问题目前业已成为学术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文立足于华人企业组织的本土现实,从华人传统文化对上下属角色界定与权力差距出发,考察了上司与部署的角色规范与角色义务的区别,提出要了解企业中上下属之间的信任关系,就必须区分上对下的信任和下对上的信任,并基于这一认知,分析了影响两者之间信任关系的诸种重要因素,为进一步的研究奠立了基础
  • 作者:

    郑伯

  • 全文[ PDF 429.0 KB ] 1999.14(2)  共有 1913 人次浏览
  • 一个基本的看法:妇女与农村工业化
  • [摘要]农村工业化涉及到一系列对妇女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设置。第一个方面的设置是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分离。从世界的经验来看,19世纪的工业革命把生产功能从家庭中剥离出来,妇女的劳动从私人领域进入了公共领域。从此性别的不平等从隐性、个人性,走向了显性、社会性。第二个方面的设置来自中国的经验,即支撑工业积累模式和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系列制度。从人民公社时期的“绝对剩余价值的扩张性积累”到改革开放后的“相对剩余价值的深入性积累”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这种转变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乡镇企业的崛起。它使得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妇女第...
  • 作者:

    笑冬

  • 全文[ PDF 373.0 KB ] 1999.14(5)  共有 1704 人次浏览
  • 社会网与基层经济生活——晋江市西滨镇跃进村案例研究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个村庄的研究,推敲了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检验了范德普尔的社会支持网发现法对于追溯我国村庄中农民的社会网络的适宜性,二是检验了西方学者发现的弱网的力量对于农村社会非就业领域是否成立。此外,它还对运用问卷发现农民社会网络的问题构成及提问程序进行了讨论。它的基本结论是,范德普尔发现法只具有部分适宜性,弱网的力量对于这个村庄来说并不成立,在非就业领域起作用的是强网,但这并不构成对弱网假说的否定。为了对此进行解释,本文在综合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IS-TS模型。它比起格兰洛维特的IS模型更具包...
  • 作者:

    张其仔

  • 全文[ PDF 289.0 KB ] 1999.14(3)  共有 1784 人次浏览
  • 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
  • [摘要]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界对中国改革开放中组织与制度变迁的研究十分活跃。本文介绍了英文文献中社会学以及相关学科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状况和成果,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这一领域中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 作者:

    周雪光

  • 全文[ PDF 475.0 KB ] 1999.14(4)  共有 2028 人次浏览
  • 性别与发展理论评述
  • [摘要]本文回顾了妇女与发展及性别与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对不同时期关注妇女与发展问题的研究,特别是针对在性别与发展理论形成中产生重要贡献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与评述。本文认为现代性别与发展理论是对妇女与发展理论的发展与深化。虽然妇女与发展的理论主要来源于女权主义理论与现代化理论,然而,性别与发展的理论则开始质疑传统发展模式,从而成了和环境与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并列的当今世界的中心议题
  • 作者:

    李小云,林志斌

  • 全文[ PDF 282.0 KB ] 1999.14(5)  共有 2472 人次浏览
  • 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
  • [摘要]本文对西方社会网研究的形成和发展、基本原则、主要理论、研究方法和经典的实证研究发现作了系统的介绍,简要评述了社会网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局限及对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意义
  • 作者:

    肖鸿

  • 全文[ PDF 299.0 KB ] 1999.14(3)  共有 2155 人次浏览
  • 涂尔干的遗产:现代社会及其可能性
  • [摘要]涂尔干作为古典社会学的思想大师,其学说对于西方社会和文化理论的发展,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今的学术界,人们理解涂尔干,却往往满足于各种二手资料,鲜少立足于当代去重新解读涂尔干的经典作品,从中深入开掘那些对今天仍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学术研究中的一个误区。本文着重从涂尔干的社会理论中,抽取失范、法人团体以及以类比与分类为代表的知识社会学等三个向度,试图对涂尔干有关现代社会分析的关键问题进行梳理和解析。本文认为,涂尔干用社会决定论来建构个体主义的尝试,不仅指...
  • 作者:

    渠敬东

  • 全文[ PDF 179.0 KB ] 1999.14(1)  共有 3735 人次浏览
  • 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
  • [摘要]本文主旨在于从文化的根源,去寻求一个理解现代中国人人际信任的研究架构,从而可以凭之来进行“有的放矢”的实证验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评述了西方人际信任研究,再对现有的有关中国人人际信任研究加以综述,然后在吸取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以人际关系的角度,提出一个以社会义务为基础的本土人际信任模式,最后,再依此一模式,简单地整合现有研究并建议一些新的研究人际信任之方向
  • 作者:

    杨中芳,彭泗清

  • 全文[ PDF 583.0 KB ] 1999.14(2)  共有 3064 人次浏览
  • 在工厂化和网络化的背后——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
  • [摘要]本文分三个时期回顾了组织理论的发展: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40年代以前,组织研究的重点是组织内部劳动分工、人际关系,以及组织决策和管理,没有形成对组织的系统研究,也不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第二个时期是40—60年代,对古典命题的反动促进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组织研究,特别是西蒙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系统论的应用,马奇等人的努力更使组织研究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领域。第三个时期是70年代以后,对前人研究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以实证主义传统为主流的一系列理论流派,包括权变理论、资源依附理论、种群生态理论、制度主义理论...
  • 作者:

    邱泽奇

  • 全文[ PDF 655.0 KB ] 1999.14(4)  共有 2129 人次浏览
  • 论抽象社会
  • [摘要]“抽象社会”是现代社会理论的重要问题。但传统上占主流地位的“工具理性扩张”理论并没有充分理解现代抽象社会的复杂性。借助观念史分析与社会史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可以发现抽象社会中的各种程序技术和价值理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它们之间相互制衡和相互促进的“若即若离”的关系,为理性化提供了一个富有张力的动力机制,而这正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表面上的“理性化”过程所缺乏的 
  • 作者:

    李猛

  • 全文[ PDF 598.0 KB ] 1999.14(1)  共有 4034 人次浏览
  • 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
  •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景天魁研究员于1998年7月2日致函德国著名社会思想家哈贝马斯,向他请教五个问题。哈贝马斯于8月16日回函逐一作了简要回答,其中对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和历史特性、工具性行动和交往性行动的关系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现译载于此,希望有裨益于读者
  • 作者:

    J·哈贝马斯

  • 全文[ PDF 74.0 KB ] 1999.14(3)  共有 2125 人次浏览
  • 改革的阶段性效应与跨体制职业流动
  • [摘要]混合经济的背景下,从国有部门向非国有部门的工作转换作为市场转型过程的外显表现,既是一种十分突出的结构性变迁,同时又反映了市场化进程中分层秩序的变化。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本文对一个全国性城市样本的工作经历数据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对市场渗入过程中跨体制职业流动的研究揭示了:(1) 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后果;(2)“单位制分割”的松动与延续;(3) 社会群体参与社会变革的阶段性。
  • 作者:

    郑路

  • 全文[ PDF 448.0 KB ] 1999.14(6)  共有 1811 人次浏览
  • 制度范式与制度主义
  • [摘要]制度主义范式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组织分析诸学科中的兴起,构成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趋势。国内社会科学界对此走势应给予充分关注。本文以考察经济学中新、老制度主义学说的兴衰演化为主要线索,兼及“立宪制度选择”、“历史制度分析”、“演化经济分析”诸学派,力求勾描出制度主义在经济学领域中实现某种综合的趋势,以及对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可能的影响。在本文最后,提出了制度主义实现综合的五个必要条件
  • 作者:

    秦海

  • 全文[ PDF 853.0 KB ] 1999.14(5)  共有 2877 人次浏览
  • 儒商研究:儒家伦理与现代社会探微
  • [摘要]本文以儒商为切入点,尝试探究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所谓儒商,指怀抱儒家道德价值的商人。本文首先构造儒人的理念型,作为衡量儒商的准绳。研究通过熟人推介,以深入访谈方式,共走访了40位企业家。结果显示,讲求道德价值的儒商,做生意的时候虽然未必物尽其利,总可以在利害计较的市场找到一席之地。由此可见,以儒家伦理来抗拒现代社会工具理性横肆,并非能与不能,而是为与不为的问题
  • 作者:

    张德胜,金耀基

  • 全文[ PDF 370.0 KB ] 1999.14(3)  共有 2060 人次浏览
  • “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
  • [摘要]本文以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得的经验研究资料描述和分析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外人”变成“自己人”的过程,探讨中国人人与人之间建构信任的逻辑。研究发现,自己人概念表达了中国人是将他人包容进自己的自我(家)边界之内而形成一个信任边界的;这一边界既有区别内外的功能,也有自己人与外人相互转化的互通功能;内外互化的结果不是形成内外心理群体而是形成心理身份。“自己人”这种信任建构是从传统的“自家人”信任建构发展而来的,也是一种关系性信任
  • 作者:

    杨宜音

  • 全文[ PDF 518.0 KB ] 1999.14(2)  共有 2472 人次浏览
  • 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
  • [摘要]文章主要从资源和交换的角度分析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文章认为,中国的单位组织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组织,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组织化”的统治形式和工具,是国家实现统治的一个重要的中介环节。文章试图论证,单位成员在单位中所获得的资源以及他们对单位的满意度,仍然是影响其依赖性行为的基本决定因素;个人在单位中获得资源的多少将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对单位的依赖性行为和对单位的满意度;同时,人们对获取资源的满意度,也会影响和制约人们的依赖性行为。以此为基础,文章进一步讨论了中国单位组织中资源与依赖交换过程的...
  • 作者:

    李汉林; 李路路;

  • 全文[ PDF 523.0 KB ] 1999.14(4)  共有 2096 人次浏览
  • “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中)
  • [摘要]“拜占廷现象”与“反宗法的非公民社会”文化类型学的研究者往往把家族本位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而以之与西方的“个人本位文化”相比较,这种看法在近代中国家族兴盛和西方个性解放的背景下或许不无道理。然而搬用到历史上却远非都是适宜的。我们且不说欧洲中世纪... 
  • 作者:

    秦晖

  • 全文[ PDF 231.0 KB ] 1999.14(3)  共有 2134 人次浏览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