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社会文化史:一门新生学科——“社会文化史研讨会”纪要
  • [摘要]社会文化史是介于社会史和文化史之间正在破土的一门新学科,由于其贴近大众社会生活、文化心理及跨学科的优势,近年来日益受到学术界、文化界人士的注意。为了促使这门正在形成中的新学科尽快成熟,健康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学研究》编辑部和近代史所文化史研究室,于1992年10月30日在北京联合发起召开了“社会文化史学术研讨
  • 作者:

    李长莉

  • 全文[ PDF 391.0 KB ] 1993.8(1)  共有 1318 人次浏览
  • 论都市边缘农村社区的都市化——广东都市化研究之一
  • [摘要]本文以三个个案为例,探讨了都市边缘农村社区的都市化及其相关的问题。选择的三个个案各具有代表性:南基村是亦城亦农的代表,鹭江村是漫长的都市化过程的代表,村中之村则是外来人聚居区的代表。最后就这一类社区中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其一为什么这类社区是城市综合治理的关键地区?主要原因是行政管理不统一,居民住房面积太大,和由于社区生活方式改变太快而带来的文化适应问题。其二是为什么这类社区都市化过程特别长?主要原因是户籍管理制度的城乡分离,土地管理制度的城乡差异,以及无规划、高密集的村落难融入都市之中。 ...
  • 作者:

    周大鸣

  • 全文[ PDF 686.0 KB ] 1993.8(6)  共有 1516 人次浏览
  • 解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层次分化
  • [摘要]中国的社会结构自解放以来经历了两次大规模变迁,两次变迁都是变革经济体制的结果,经济制度和体制的变革均是在支配性路线的指导下进行的。支配性路线的内容及其变化受制于三大要素:驱动、定向和检验,最基本的因素是驱动,即社会危机所派生的普遍性变革需求。目前中国的经济含有三种主要成份,其中私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与国营企业两种经济成份的竞争及其结局,将决定中国社会层次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
  • 作者:

    王汉生,张新祥

  • 全文[ PDF 861.0 KB ] 1993.8(5)  共有 1649 人次浏览
  • 用社会学催化和发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93中国社会学会“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主题年会综述
  • [摘要]由中国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深圳市社会学学会、深圳市沙头角镇委和镇政府、深圳市沙头角城建开发公司等16家单位联合举办的’93中国社会学学会“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主题年会1993年4月3日至8日,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深圳市沙头角镇和小梅沙两地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60多位社会学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出席了会议。 此次年会严格按照以文赴会的原则,从180多件来稿中挑选出69篇论文和3本专著,把以往年会基本上等于理事会的状况加以初步的调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年会的大会发言还特设评论员,并限定时间,这就增加了与会者发言的...
  • 作者:

    ?刘琨瑛

  • 全文[ PDF 356.0 KB ] 1993.8(4)  共有 1512 人次浏览
  • 1992—1993年:中国职工状况的分析与预测——对5万名职工的问卷调查
  • [摘要]本分析对1992年中国职工状况的描述,以1992年进行的一次5万名职工问卷调查为基础(见表1)。为了把握1992年职工状况发生的变化,我们以1991年进行的一次万名职工问卷调查为参照(见表1)。这种对照比较分析,还有助于我们了解1993年中国职工状况发展的趋向。
  • 作者:

    冯同庆

  • 全文[ PDF 816.0 KB ] 1993.8(3)  共有 1788 人次浏览
  • 不发达国家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腐败现象的对策研究
  • [摘要]反腐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与发展经济、提高效率、稳定政局、健全法制有机结合起来,任何反腐败措施都要接受多重价值的检验。文章提出了4项反腐败措施,并强调反腐败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力量的较量,反腐败成败的关键取决于腐败势力与反腐败势力的力量对比。在腐败现象普遍蔓延的情况下,反腐败斗争不能局限于政治系统的内部,应该积极争取社会民主力量的参与和支持。 
  • 作者:

    陈国权

  • 全文[ PDF 433.0 KB ] 1993.8(6)  共有 1338 人次浏览
  • 社会结构变动对我国信息产业结构的影响
  • [摘要]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与其他产业发展过程一样,无时不受到社会结构变动的影响。我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并逐渐发展到信息社会的边缘,传统的社会结构与现代社会结构的因素同时并存,相互交织。这种“二重社会结构”是影响中国现阶段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不注重社会结构的演变,特别是人的文化背景、人口结构和教育结构的变化,将大大影响作为新兴产业——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不能片面地把信息产业的发展仅仅看作是高投资、高效益的产业,而应看作是高智力的产业。
  • 作者:

    金建

  • 全文[ PDF 624.0 KB ] 1993.8(1)  共有 1512 人次浏览
  • 论吸毒的危害、原因及戒毒服务指导原则
  • [摘要]吸毒这个曾使中国人民深受其害的现象,在我国绝迹30多年之后,又在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下,乘我国对外开放之机,重新蔓延开来。 一、吸毒的严重危害及吸毒者的群体特征 科学检测证明,毒品(如海洛因)严重损害人体脑、心、肺、肾和各种内分泌及自身免疫系统。吸毒成瘾后出现周身无力、反应迟钝、喜怒无常、咳嗽咯血、心悸、腹痛、尿少、性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表现出外型枯槁、脸色萎黄、精神颓废、双目呆滞等病态特征。
  • 作者:

    郑建文

  • 全文[ PDF 235.0 KB ] 1993.8(4)  共有 2361 人次浏览
  • 三峡工程移民问题对社会学的呼唤
  • [摘要]三峡工程移民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是个包括经济问题在内的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群。移民动迁的动力问题、迁出地与迁入地群体之间交互作用关系问题、移民对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转换的适应问题、移民的心理问题,以及改革与社会变迁对移民在动迁中较大期待值的制约问题等,大量的移民问题不仅在近期对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造成了影响,而且还存在着继发社会问题的潜在因素,单纯依靠行政的力量难以解决如此纷繁复杂的问题,它呼唤着社会学的积极参与。 
  • 作者:

    赵宜胜

  • 全文[ PDF 499.0 KB ] 1993.8(2)  共有 1802 人次浏览
  • 村庄的转型与现代化——江苏省太仓县马北村调查
  • [摘要]199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太仓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在江苏省太仓县成立。本文是来自该中心成立后的第一篇调查报告。从这篇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昔日贫困落后的封闭村庄,在改革开放之后的8年时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从传统的农业村落向以社区集体工业经济为主要基础、彻底开放面向市场的大型综合性实业公司和全新的社会主义农村社区的转型。
  • 作者:

    张雨林

  • 全文[ PDF 685.0 KB ] 1993.8(2)  共有 1768 人次浏览
  • 从死囚遗书去探讨青少年犯罪的社会与心理原因
  • [摘要]一、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困难性与复杂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去看,犯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同人与社会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其罪因总体交杂着由社会、生物、心理三大系统组成的形形色色的诸多因素。
  • 作者:

    吴培冠,周晓瑾,赵巍

  • 全文[ PDF 243.0 KB ] 1993.8(4)  共有 1962 人次浏览
  • 现代人口转变的苏南模式初探
  • [摘要]苏南模式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个经济与人口协调发展的模式。自70年代以来,苏南在经济腾飞的同时,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转变。本文在系统总结苏南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描述了现代人口转变的苏南模式的基本特征,概要分析了现代人口转变的苏南模式形成的经济社会原因,在提出苏南人口管理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完善苏南人口发展模式提出了构想。 
  • 作者:

    张明

  • 全文[ PDF 432.0 KB ] 1993.8(6)  共有 1742 人次浏览
  • 区街经济与社区发展
  • [摘要]本文将区街经济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描述了它的生成、演进、发展与变化的轨迹,分析了上述过程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原因。本文将区街经济的发展、变化分为三个阶段:1958——1979年区街经济(主要是街道经济)兴起并历尽兴衰,1979——1984年它在改革的大背景下迅速发展,1984年以后它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初步繁荣。本文分析了经济、政治与社会原因对区街经济发展、变化的复杂影响,指出区街经济在满足城市人民生活需要、促进城市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的主要作用,区街经济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从城市经济体制的边缘和配角地位向城市整体发展必不...
  • 作者: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沈阳市沈河区“区街经济与社区发展”课题组

  • 全文[ PDF 965.0 KB ] 1993.8(4)  共有 1615 人次浏览
  •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分析与比较,说明他们各自所使用的分层概念、分层标准、研究方法以及由此导致的理论性质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但使他们的理论观点存在着明显的分歧,而且也使他们建构的整体分层形象大相径庭。马克思对阶级采取了一种整体论的观点,将阶级视为社会中实存的社会群体,并从社会的经济结构方面来揭示阶级的性质,他是以两极对立的阶级模式来把握阶级结构的;而韦伯对阶级则采取了一种个体的唯名论的观点,并从多维的角度看待分层现象,在他的分析性的类型框架中,更强调的是导致分层现象多种因素的相...
  • 作者:

    ?李金

  • 全文[ PDF 670.0 KB ] 1993.8(2)  共有 4842 人次浏览
  • 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
  • [摘要]本文系作者近年来对城市发展问题课题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成果,其着重点在于密切注视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城市发展的动态与趋势。文章指出,近年来因国家统一集中管理、占有和分配各种资源的体制格局已经打破、并逐步松动和瓦解,单位对国家和上级单位的依赖性在不断地弱化;随着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以及人们需求满足和利益实现方式和途径的日益多样化,也使得个人及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的依赖性在逐步地弱化。同时,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意义与发展趋势进行客观的分析与预测。
  • 作者:

    李汉林

  • 全文[ PDF 866.0 KB ] 1993.8(5)  共有 1615 人次浏览
  • 关于社会科学的经验基础的一个注释
  • [摘要]本文通过对自然科学的经验基础的考察和对社会知识来源的分析,指出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的经验是以下三种经验:社会研究者对社会现象的具有一致性的观察;具有一致性的被调查者的某些感知,被调查者愿意把这些感知结果真实地告知社会研究者;以及社会研究者对被研究的社会成员的某些表述的获取,这些表述是被研究的社会成员对于他所明确的自身心理活动结果的真实和正确的表述。
  • 作者:

    张小天

  • 全文[ PDF 368.0 KB ] 1993.8(1)  共有 1714 人次浏览
  • 绪《当今中国社会病》
  • [摘要]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是任何社会形态都存在的。社会发展正是通过不断解决生生不已的社会问题而前进的。没有社会矛盾就没有社会发展的动力。 不过,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形态中,其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冲突一般不至于突破社会基本规范,通常是在社会总规范内求得解决和妥协。
  • 作者:

    张萍

  • 全文[ PDF 448.0 KB ] 1993.8(3)  共有 1855 人次浏览
  • 北方两岛一湾沿海渔业外来劳动力问题研究
  • [摘要]本文系作者1992年在北方两岛一湾(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环渤海区)的三省一市(河北、山东、辽宁、天津)沿海渔区调查渔业流动人口的科研成果。自1985年渔业率先在大农业进入市场经济后,导致劳务市场迅速发育成长,呈现大批外来劳动力涌入的新动向。文中初步探讨了流动性新渔民的流量、流向、年龄、性别、从业构成以及劳务合同的基本状况;分析流入的社会、经济动因;提出综合治理的相应举措与具体建议。
  • 作者:

    邵秦

  • 全文[ PDF 692.0 KB ] 1993.8(6)  共有 1389 人次浏览
  • 水利移民的社会学分析
  • [摘要]水利移民是人类因水利活动而引起的一定规模的人口迁移,它是移民现象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水利移民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初步分析了水利移民在社会学中的学科方位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水利移民的诸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得出了关于水利移民的三个基本结论,以此为理论前提,又对水利移民中存在的移民返迁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水利移民问题的相应对策。
  • 作者:

    贾征,张乾元

  • 全文[ PDF 590.0 KB ] 1993.8(1)  共有 1792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