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当代青年职工行为与动机分析
  • [摘要]当代中国青年职工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重任,同时又面临着观念现代化和尽快提高自身素质的时代要求,这是当代青年职工之所以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依据1983年对沪、津、汉、沈、兰、穗、深、京部分青年职工进行的“当代中国青年职工状况系统调查”结果,对当代青年职工的行为及动机做一初步研究。
  • 作者:

    张宛丽

  • 全文[ PDF 503.0 KB ] 1986.1(2)  共有 1674 人次浏览
  • 中国社会学的重建掠影
  • [摘要]一、历史的回顾 现代社会学传入中国,即使从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一九○三年出版之日算起,至今也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严复作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译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社会学著作的目的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思想”。
  • 作者:

    赵子祥

  • 全文[ PDF 461.0 KB ] 1986.1(1)  共有 1676 人次浏览
  • 论主观社会指标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 [摘要]几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能否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是改革成败之关键。因而,关于群众对各项改革措施的主观或心理反应的调查与研究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已不满足于过去那种一般化的、估计成分较大、思辩色彩较浓的研究,开始寻求更科学的方法,对群众的心理反应进行指标化、计量化研究。
  • 作者:

    李强

  • 全文[ PDF 877.0 KB ] 1986.1(6)  共有 1332 人次浏览
  • 协同学与社会学的结合——定量社会学简介
  • [摘要]在当代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中,各门传统的自然科学,诸如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向社会科学移植和渗透。
  • 作者:

    姜璐,郭治安,沈小峰

  • 全文[ PDF 442.0 KB ] 1986.1(3)  共有 1601 人次浏览
  • 略谈台湾城市人口与城镇化特点
  • [摘要]在涉及台湾城市人口与城市化时,首先要说明台湾城乡人口划分标准问题。迄今台湾当局对于城乡与城市人口以及乡村人口划分标准尚无指令性准则。
  • 作者:

    邵秦

  • 全文[ PDF 642.0 KB ] 1986.1(5)  共有 1893 人次浏览
  • 上海市的老人家庭
  • [摘要]1985年6月间,我们在上海市进行了一次老人基本情况的调查。 我们选择上海市作为调查基地,是因为上海老龄人口的发展有两高一快的特点:(1)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的比率高于全国;(2)60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文化水平高于全国; 
  • 作者:

    凌仪真,毕可生

  • 全文[ PDF 794.0 KB ] 1986.1(4)  共有 1816 人次浏览
  • 天津经济社会学研讨会简况
  • [摘要]一九八五年元月十一日至十五日在天津召开了“经济社会学研讨会”。这次会议是由天津社会学学会主持召开的。与会者就在我国建立经济社会学的必要性、可能性,经济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当前应该研究的主要课题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 作者:

    杨津

  • 全文[ PDF 83.0 KB ] 1986.1(1)  共有 1287 人次浏览
  • 试论生活方式
  • [摘要]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生活方式有许多不同的见解。一种意见认为生活方式囊括一切社会生活,生产方式也在其内;另一种意见认为主要指个人的物质消费生活;再一种认为指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主要是生活方式的外延的大小不同。关于生活方式的内涵,都说是生活活动的形式特征。其中有的强调价值观念,有的则根本不提。也有一种意见说生活方式指生活内容、生活结构和生活态度。各种说法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生活方式这个社会现象。我觉得,生活方式作为科学概念应该进一步研究。
  • 作者:

    冒君刚

  • 全文[ PDF 409.0 KB ] 1986.1(2)  共有 1795 人次浏览
  • 建设科学园区的战略意义
  • [摘要]近年来,如何尽快地把科学技术变为生产力,使科学技术为国民经济服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
  • 作者:

    东式毅

  • 全文[ PDF 603.0 KB ] 1986.1(3)  共有 1614 人次浏览
  • 社会学中国化的下一步
  • [摘要]近几年来,社会学中国化已成为一个热门题目。一九八○年在台湾曾经举行过题为“社会与行为科学的中国化”的讨论会,许多台湾及香港地区的社会科学家纷纷赴会。最近一次则是一九八三年三月在香港召开的以“现代化与中国文化”为题的讨论会,与会者来自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和香港。“社会学中国化”再度成为人们的主要议题之一。虽然从社会学出现在中国时开始,“社会学中国化”的问题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注意,但是,我以为正是由于下列几个因素,才使它再次成为人们的中心议题。
  • 作者:

    林南

  • 全文[ PDF 630.0 KB ] 1986.1(1)  共有 1433 人次浏览
  • 湖南澧县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结构正逐步由单调的自然经济向多成份的现代商品经济转化。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和农民生活对第三产业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强。从我们对澧县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第三产业落后的状况已成为影响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迅速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当务之急。
  • 作者:

    梁刚,王先树

  • 全文[ PDF 455.0 KB ] 1986.1(3)  共有 2612 人次浏览
  • 我国的社会变迁与社会历史文化特质
  • [摘要]在阶级矛盾十分突出的十九世纪中叶,工人运动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指导了一百多年来的实际斗争,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获得了人类社会自觉地进行社会变革的辉煌成就。但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革命,不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西方国家先取得胜利,而是在落后的带封建性的东方国家取得胜利,造成了历史的跳跃,产生了社会变迁中的极端复杂的局面。
  • 作者:

    于真

  • 全文[ PDF 839.0 KB ] 1986.1(6)  共有 1929 人次浏览
  • 论经济体制改革对生活方式变革的影响
  • [摘要]我国人民生活方式中的一些明显变化,实际上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在时间进程上呈现出与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同步发展的趋势。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种变革间的密切联系。本文取狭义生活方式的范畴规定,分别从家庭婚恋方式、生活消费方式、时间支配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几方面的变革,来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作用,没有涉及劳动方式的问题。 
  • 作者:

    李超元

  • 全文[ PDF 676.0 KB ] 1986.1(2)  共有 1561 人次浏览
  • 试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
  • [摘要]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是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客体现象所作的一种区分,它是社会学学科存在的基础,也是与其它各门社会科学相区别的基础。社会学的理论,是对复杂社会现象的一种系统认识,它是社会学学科的主体和主要标志。本文就我们学习、研究和教学的体会,试图对界定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原则、内容,社会学理论的总体模式、主要内容、特点等发表一点肤浅的见解,与社会学同行们商榷。 
  • 作者:

    雷洪,范洪

  • 全文[ PDF 613.0 KB ] 1986.1(5)  共有 1729 人次浏览
  • 试论改革与社会心理环境
  • [摘要]改革不仅需要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而且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它们相互连给、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有利于改革的社会生态环境。这样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形成、确立和不断更新,是关系改革能否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和条件。本文打算对改革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的有关的理论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 作者:

    古江

  • 全文[ PDF 709.0 KB ] 1986.1(6)  共有 2020 人次浏览
  • 论社会学中的群体范畴
  • [摘要]社会群体的涵义与特征 社会群体是从Social group一词翻译过来的,也有人将此译为社会团体或社会集团。而人们对它的理解和使用则更为复杂,我们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四种看法。 一个方面是广义的理解,具体有三种看法:一是把社会群体解释为社会(society)。
  • 作者:

    刘祖云

  • 全文[ PDF 730.0 KB ] 1986.1(3)  共有 2472 人次浏览
  • 应用社会学在国外
  •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学界对应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论诸问题予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笔者在本文中想着重探讨国外应用社会学的一般概念、应用社会学的历史渊源及国外社会学在应用中发展的状况,尤其是重点分析研究一下美国和苏联应用社会学的发展状况,以期引为参考和借签,从而促进我国应用社会学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
  • 作者:

    储兆瑞

  • 全文[ PDF 852.0 KB ] 1986.1(1)  共有 1777 人次浏览
  • 从天津、武汉等市的调查看我国城市老年人家庭生活
  •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城市老年人口也在逐年增加。大批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回到家庭。家庭成为老年人的主要生活阵地。老年人家庭生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晚年生活的质量。为了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有必要对城市老年人家庭生活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应该采取的对策,做一番探索和剖析。
  • 作者:

    胡汝泉

  • 全文[ PDF 670.0 KB ] 1986.1(4)  共有 1947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