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方法论背景中的问卷调查法
  • [摘要]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调查方法,问卷法有着其特定的方法论背景和基础。本文认为:①问卷调查法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证的方法,这种实证的特征决定了问卷、随机抽样及统计分析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②成功的问卷调查必须有充分的理论分析作基础,必须有明确的理论框架作指导;⑧效率是问卷调查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而操作化的水平和质量则是决定调查效度的关健因素;④人既作为研究的主体,又作为研究客体的现实,制约和影响着问卷调查的可靠性和适用性;⑤不同的调查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问卷调查法的适用范围。
  • 作者:

    风笑天

  • 全文[ PDF 455.0 KB ] 1994.9(3)  共有 3405 人次浏览
  • 本土化和全球化: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
  • [摘要]本文从“本土化”和“全球化”这两个近来引起大陆社会心理学界高度关注的现象入手,阐明了其概念内涵及形成原因;接着,文章就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作者认为,那种以为“只要是本土的就一定能够成为全球的”的观点是片面的,较为全面的观点应该是:本土化有赖于全球化,而全球化同样有赖于成功的本土化。在此基础上,作者就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提出了下述五方面的看法:(1)本土化需要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心理学进行批判与改造,但本土化不意味着拒斥“全球化”;(2)本土化需要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吸取养分,但本...
  • 作者:

    周晓虹

  • 全文[ PDF 728.0 KB ] 1994.9(6)  共有 1803 人次浏览
  • 健全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发展——1994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综述
  • [摘要]由中国社会学会、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和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联合主办的中国社会学会1994年学术年会,于5月6日至9日在上海浦东新区隆重召开。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70余篇,入选论文为90余篇。围绕“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的主题,来自全国各地及上海市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和社会工作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 作者:

    许宏海,王莉娟

  • 全文[ PDF 316.0 KB ] 1994.9(5)  共有 2101 人次浏览
  • 关于人类学在中国
  • [摘要]本世纪初首先是以民族学(最早被称为人种学),稍后是以人类学作为西方的Anthropology和Ethnology这些学科的译名传入中国。30年代当时的中央研究院设有人类学的专科,但在各大学中并没有独立的系科。清华大学引进了人类学,但依附在社会学系,称社会学及人类学系,实际上自始至终专修人类学的只有我一个研究生。
  • 作者:

    费孝通

  • 全文[ PDF 310.0 KB ] 1994.9(2)  共有 2621 人次浏览
  • 中国社会学史不等于西方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史——三与陈树德同志商榷
  • [摘要]本文主要论证:中国社会学的早期种子,虽然是由西方输入的,但到了中国,就与中国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因素、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因素杂交,形成中国社会学新的种子,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萌芽、发育、成长。在成长过程中,经过中国学者和有关力量的栽培、耕耘,不断吸取来自国内、国外各种社会变革和学术领域的营养和水分,才有今天的中国社会学。因此说:“一部中国社会学史,就是西方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史”,那是以西方社会学为中心,只看到西方学术的垄断和优势,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片面看法。本文以这个思想认识为基础,申述了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和...
  • 作者:

    ?韩明谟

  • 全文[ PDF 839.0 KB ] 1994.9(4)  共有 1929 人次浏览
  • 1993——1994年中国:社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总报告
  • [摘要]一、1993年社会形势的基本判断 1.1 1993年,社会形势在总体上呈现为稳定和活跃。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公众心态基本上保持平稳。与此同时,许多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某些矛盾开始公开化,对此,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坚决措施,已显初步成效,矛盾有所缓解。
  • 作者:

    陆建华

  • 全文[ PDF 549.0 KB ] 1994.9(2)  共有 1704 人次浏览
  •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探讨
  • [摘要]近几年,农村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最重要的是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农村的深化改革正在这一体制下推进着,它必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产生深远的影响。 
  • 作者:

    李守经,冯兰

  • 全文[ PDF 338.0 KB ] 1994.9(5)  共有 2033 人次浏览
  • 转型时期的上海市民社会心态调查和对策研究
  • [摘要]社会心态,是社会群体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的、具有一定共同性的社会心理反应或心理态势。调查表明,上海各阶层市民对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改革,普遍表示拥护,对放开物价表示基本理解,对社会风气普遍表示担忧。建国以后,上海市民的社会心态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化。一次是建国初期,一次是改革开放以来。近十多年的社会心态发展的基本效应是积极的,但也不能忽视其负面效应。本文最后提出了引导社会心态良性变化的对策性建议。
  • 作者:

    “社会心态研究”课题组

  • 全文[ PDF 529.0 KB ] 1994.9(3)  共有 1730 人次浏览
  • 中国的“赶超型现代化”
  • [摘要]文章认为,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现代化的“赶超型”客观性质和发展速率,是认识和解决中国现代化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出发点。为实现赶超发展,必须把中国现代化的动力看作是“社会动力资源系统”。文章从社会的经济系统和社会整体系统、中国和世界、当代发展和未来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共性和个性、主体和客体等六个关系视角,揭示了这种动力系统和结构并从中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理论问题。作者认为,在今天把“代价”提升为科学范畴具有很大意义。从发展学的角度看,“代价”应属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花费的“社会成本”进...
  • 作者:

    王雅林

  • 全文[ PDF 915.0 KB ] 1994.9(1)  共有 2340 人次浏览
  • 面对现代化的思考
  • [摘要]发展是当今中国和世界的中心主题。举世瞩目的中国现代化正处于其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将于下世纪中叶基本告成。现代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有赖于多学科的分工和综合研究。社会学的突出属性便是综合性。培养和造成跨世纪的人才,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主体工程。为此,本期特择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93级博士研究生在“社会现代化”讲座的课堂讨论发言稿6篇及一篇国外中国留学生来稿。希望青年们朋友更积极地投身子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并有更多的人参与中国现代化和社会学的研究,共促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成功和社会学的繁荣。
  • 作者:

    施劲松

  • 全文[ PDF 148.0 KB ] 1994.9(6)  共有 1553 人次浏览
  •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体制改革
  • [摘要]虽然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及人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但现代化首先是工业化,或者说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各国由于资源禀赋、外部环境、政治信仰不同,选择发展工业化的途径是不同的,如果以配置资源的方式来看,基本上可分为两种模式,其一是市场经济逐渐转化模式;其二是计划经济强制推行模式。
  • 作者:

    谭秋成

  • 全文[ PDF 145.0 KB ] 1994.9(6)  共有 1733 人次浏览
  • 深圳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摘要]深圳经济特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不是从定义出发凭空设想,而是从特区的实际出发,从80年代初开始,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行探索、试验,经过10多年的努力才初步建立起来的。
  • 作者:

    张树人

  • 全文[ PDF 238.0 KB ] 1994.9(5)  共有 1742 人次浏览
  •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后果及其控制
  • [摘要]现代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科学技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产生的社会后果却具有二重性,既存在着积极的期望的后果,也存在着消极的预想不到的后果。我们对于消极的社会后果尤其应予以充分的分析并进行适当的社会控制。 
  • 作者:

    王延光

  • 全文[ PDF 161.0 KB ] 1994.9(6)  共有 1824 人次浏览
  • 1993—1994年:中心城市稳定性分析与预测
  • [摘要]“零点调查”的中心城市稳定性研究,被作为城市内部核心因素考察可涉及4个方面:市民对通货膨胀的心理承受能力、公共治安安全感、城市人群间的协调程度、对公共管理体制的关注程度。象宗教民族问题、政治权力格局的异动、突发性社会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尚未能进行研究。“零点调查”的基础研究资料是公司1993年在京津沪等地实施的9项专项民意调查结果。1993年8—9月,我们与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等单位合作,通过严格的抽样控制,派出访员,在京津沪三市,访问了1650户(每市各550户)市民家庭,回收有效问卷1539份。 ...
  • 作者:

    袁岳,马旗戟,刘盈,范文,佘茜,赵慧,陈远达

  • 全文[ PDF 495.0 KB ] 1994.9(2)  共有 1625 人次浏览
  • 社会学方法论概念的结构分析
  • [摘要]长期以来,社会学界对社会学方法的层次和结构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理解为“研究程序的逻辑”,二是理解为理论的诱导功能。本文认为社会学方法论是一个集合概念,它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结构。哲学方法是社会学研究的最高原则,它在最高层次上把握着社会学研究的质量。一般社会学理论是建构专门社会学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它向研究者提供专门社会学理论所需的最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专门社会学理论作为应用逻辑,可以给出被研究的现象中所包含的具体变量体系及变量间的联系。研究逻辑完成着方法论的逻辑功能,保证着社会学经验研究中所采用的程序和方法...
  • 作者:

    ?侯钧生

  • 全文[ PDF 342.0 KB ] 1994.9(4)  共有 2803 人次浏览
  • 潜能与释能——对沙市科技人员潜能释放障碍的调查与思考
  • [摘要]本文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对湖北沙市市科技人员能量释放的现状、成因以及释能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文章通过科技人员的自我和自他评价、异质群体比较、工作负荷检测、创新和竞争意识、科技产出等多种角度的,考察,对科技人员的释能状况进行了实证性评估,并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科技意识、分配政策、科研经费、信息环境、人才分布、人才政策、人才使用、生活条件等8个方面分析了阻碍科技人员潜能释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使科技人员潜能释放的若干对策。
  • 作者:

    ?阎耀军

  • 全文[ PDF 960.0 KB ] 1994.9(3)  共有 2237 人次浏览
  • 现代化与腐败
  • [摘要]“现代化”是发展社会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是一场席卷全球,内容广泛、影响深刻、变革激烈、形式特殊的社会变迁。现代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政治学视角研究现代化,形成了发展政治学。“腐败”便是发展政治学的一个研究对象。腐败是指政府官员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违反公认准则的行为,换句话说,是公共权益的非公共运用。
  • 作者:

    杨清

  • 全文[ PDF 74.0 KB ] 1994.9(6)  共有 1601 人次浏览
  • 略谈中国的社会学
  • [摘要]如果把社会学学科范围放宽些,社会学的来源在中国就有很长久的历史。30年代布朗就提出“中国在战国时代已有荀子开创了这门学科”。那时,受派克、布朗的影响,社会学与人类学在中国实现了通家之好,名虽不同,实则无异,是中国社会学的一个特色。直至抗战,在学习、借鉴西方社会学的基础上,我们注重实地调查和比较研究的“社区研究”,马林诺斯基称这种研究为“社会学的中国学派”。过去在中国搞的“社区研究”多偏重社会结构的分析,对人群中集体生活的道义关系注意不够。中国历代思想家思考的中心一直没有离开过人群中的道义关系,中国世代累积的...
  • 作者:

    费孝通

  • 全文[ PDF 560.0 KB ] 1994.9(1)  共有 2471 人次浏览
«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