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国外历史社会学述论
  • [摘要]就过程而言,历史社会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初步形成时期(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在这一时期,马克思(K.Marx)、托克维尔(A.Tocqueville)、迪尔凯姆(E.Durkheim)以及韦伯(M.Weber)等人第一次提出了有关历史社会学的主要议题,并做了富有成效的研究,于是,历史社会学便得以初步形成。
  • 作者:

    吴忠民

  • 全文[ PDF 390.0 KB ] 1991.6(1)  共有 1541 人次浏览
  • 湖北“社会机制”研讨会观点综述
  • [摘要]1990年5月29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理论”课题组邀请院内外30名专家、学者对社会机制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现综述如下: (一)社会机制的涵义、要素、类型、属性。
  • 作者:

    于真,严家明

  • 全文[ PDF 156.0 KB ] 1991.6(2)  共有 1552 人次浏览
  • 重庆市首次召开性病防治与对策学术研讨会
  • [摘要]1990年9月25~27日,重庆市科协、市社科联和市卫生局联合召开了“重庆市性病防治与对策学术研讨会”。参加这次理论研讨会的人员,有来自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19个学科,23个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专家学者,还有来自宣传、政法、旅游、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的行政领导和实际工作者。 
  • 作者:

    俞萍

  • 全文[ PDF 172.0 KB ] 1991.6(2)  共有 1289 人次浏览
  • 评《劳务市场的社会学研究》
  • [摘要]“劳务市场的社会学研究”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期间重点研究课题之一。由经济管理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的《劳务市场的社会学研究》(定价4.00元),是该课题组经过三年调查研究的集体成果。
  • 作者:

    李慎

  • 全文[ PDF 89.0 KB ] 1991.6(4)  共有 1840 人次浏览
  • 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新成果——《社会学概论》(西安本)读后
  • [摘要]由西安地区高校社会学教师集体撰写的《社会学概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问世了。综观全书,感到它有三个突出特点。 其一,鲜明而科学地坚持了唯物史观。社会学是一门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社会科学,马克思是国际公认的社会学理论创始人之一,他的唯物史观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学众多理论流派的发展。
  • 作者:

    晚雨

  • 全文[ PDF 73.0 KB ] 1991.6(5)  共有 1686 人次浏览
  • 民族社会学应用研究的有益尝试——读《古老、神奇、博大——哈尼族文化探源》
  • [摘要]云南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孙官生著的《古老、神奇、博大——哈尼族文化探源》一书,通过综合研究哈尼族居住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的和现存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及习俗等大文化现象,以及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促进、制约和依存的条件关系的分析和同国内外有关民族文化进行比较,阐明了民族传统文化在社会变革中的驱动和制动的双重功能。
  • 作者:

    朱赤平

  • 全文[ PDF 71.0 KB ] 1991.6(6)  共有 1378 人次浏览
  • “中国社会学研究国际讨论会”综述
  • [摘要]为了促进中外社会学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增进中外学者们的相互了解、相互合作,推进中国社会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为推进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于1991年7月22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社会学研究国际讨论会”。
  • 作者:

    张宛丽

  • 全文[ PDF 354.0 KB ] 1991.6(6)  共有 1707 人次浏览
  • 浅谈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的整合
  • [摘要]10年前发动于农村的社会经济改革,引发了中国农村深刻的社会变迁。社会结构趋于复杂化、多样化,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日益增多,从而使社会整合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作者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整合、社会冲突的特征与现状,提出了调适各种社会力量的对策。
  • 作者:

    王晓毅,杨伟民

  • 全文[ PDF 504.0 KB ] 1991.6(2)  共有 1623 人次浏览
  • 稳定与发展:中国九十年代面临的两大主题——1991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综述
  • [摘要]不断深化的中国改革进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迫切地提出了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问题。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保持适度的发展规模,既是近几年理论界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又是我国九十年代面临的两大主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 作者:

    张文宏

  • 全文[ PDF 476.0 KB ] 1991.6(5)  共有 1737 人次浏览
  • “七五”期间我国人口控制状况
  • [摘要]这篇文章通过1990年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和有关数据,阐述了计划生育工作在“七五”期间取得的新成绩:年平均总和生育率由2.5降至2.4。同时指出了人口形势仍然严峻,“八五”期间正值我国第三个生育高峰的峰顶,必须充分利用这次普查数据,开展国情教育,提高人均观念和人口素质观点,进一步搞好计划生育工作。
  • 作者:

    沈益民

  • 全文[ PDF 291.0 KB ] 1991.6(3)  共有 1841 人次浏览
  • 社会学和人类学对“社区”的界定
  • [摘要]作者认为,社区概念的界定必须将空间关系引入,使之具有可操作性。社区是介于邻里和区域之问的社会实体,是社会学的一个研究单位,在严格限定和选择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性描述、分析和解释,以达到对某一社会类型和某一社会通则的理解。分清邻里、区域与社区的内涵,可以避免由于仅以互动及文化等过于抽象特征界定社区所导致的概念模糊,使社区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更加明确。
  • 作者:

    丁元竹,江汛清

  • 全文[ PDF 672.0 KB ] 1991.6(3)  共有 2456 人次浏览
  • 研究工人阶级理论的若干方法问题
  • [摘要]一、要区分基本制度问题和具体制度问题 在我国社会的现阶段研究工人阶级理论问题,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建立工人阶级的统治地位和确定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问题,而是要解决执政的共产党实行领导、各级各类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如何与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相结合的问题。 建立工人阶级的统治地位和确定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属于基本制度问题。
  • 作者:

    ?冯同庆

  • 全文[ PDF 169.0 KB ] 1991.6(6)  共有 1413 人次浏览
  • 关于八大城市流动人口问题的综合报告
  • [摘要]流动人口问题是我国大城市建设、管理中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对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沈阳、西安、重庆八大城市的流动人口情况作了综合考察和分析,指出大城市流动人口急剧增长,给城市生活带来多方面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文中还指出: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情况下,大城市基本建设投资激增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的劳动力需求,是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大城市流动和集中的主要诱因,并提出了缓解大城市流动人口问题的对策思路。
  • 作者:

    张坚

  • 全文[ PDF 420.0 KB ] 1991.6(3)  共有 1964 人次浏览
  • 关于农业劳动者现状的分析
  • [摘要]什么叫农业劳动者?我们这里给定的条件是:从事大田承包、以种植粮棉油为主、其他兼业劳动时间全年不超过三个月或兼业劳动收入不超过家庭总收入50%的农民。他和现阶段农村社会的其他阶层相比,有两个特点:第一,现今的农业劳动者,是由过去人民公社社员演变而来的,和“社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作者:

    杨基厚

  • 全文[ PDF 160.0 KB ] 1991.6(2)  共有 1729 人次浏览
  • 社会学研究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 [摘要]社会学研究的评估,即是从社会学研究原理和方法的角度来评价一份社会学研究报告的可靠性程度。其基本原理是:以社会学研究中理论和证据的联结关系为主线,将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分解为理论、理论命题、操作化、实地调查、研究结果5个逻辑环节,然后依据5个环节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各个环节之间的转换以及每个环节中涉及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效度检验,从而对社会学研究结论的可信程度作出方法论意义上的评价。因此,这一方法也称为“社会学研究的解析”。70年代后期,社会学研究的评估逐步形成为一套完整的方法和技术。随着80年代社会学对社会...
  • 作者:

    时宪民

  • 全文[ PDF 604.0 KB ] 1991.6(4)  共有 2485 人次浏览
  • 从城乡分化的新格局看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迁
  •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乡二元性特征出现了新的变化,城乡间的同质性及城乡内部的异质性都在增大,从而导致了社会成员分化程度加剧。新的城乡格局不可能再回到旧框架中去,但亦非向西方式的阶层化社会结构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的分化属于集团性分化,城乡分化被封闭在两个不同的领域内。城市间的差距拉大,出现了城市地方化倾向,城市内出现了组织分化及主要由组织分化造成的个人分化。农村社会的分化可分为高集体化低工业化、低集体化低工业化、高工业化低集体化及高工业化高集体化四种类型。作者认为深化改革就要从调整工农剪刀差入手,逐步取消国家财政对...
  • 作者:

    北京大学“社会分化”课题组

  • 全文[ PDF 1126.0 KB ] 1991.6(2)  共有 1868 人次浏览
  • 关于中国社会学史的时限、分期及传统问题——与陈树德同志商榷
  • [摘要]陈树德同志在《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发表的《中国社会学的历史反思》一文中提到了关于中国社会学史的分期和范围等问题。文章对我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发表的《中国社会学应用的历史传统》一文提出一些不同看法。
  • 作者:

    韩明谟

  • 全文[ PDF 674.0 KB ] 1991.6(1)  共有 1796 人次浏览
  • 中国现代化的分期与发轫
  • [摘要] 本文以19世纪中叶为中国现代化的被动起点,21世纪中叶为预期成功之时,历时总计约两个世纪。并以1952年为中界,将此200年划分为两大阶段。这两个大阶段又各划分为几个小的阶段。然后,着重具体分析了第一个小阶段——中国现代化的发轫(1840—1894年)。
  • 作者:

    张琢

  • 全文[ PDF 1371.0 KB ] 1991.6(6)  共有 1797 人次浏览
  • 当前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与功能分析
  • [摘要]中国农村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在这场深刻的社会转型阶段,现行的以家庭保障为主体的农村老年保障体系开始面临挑战,如果不对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将陷入困境,文章还进一步探索了改革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问题。
  • 作者:

    曹贵庚

  • 全文[ PDF 388.0 KB ] 1991.6(2)  共有 1853 人次浏览
  • 社会学在科学上的地位
  • [摘要]《社会学刊》1929年第1卷第1期上李剑华的文章指出,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上的年纪最小,当他在1938年出世的时候,环顾周围已布满了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伦理学等科学。他因为要寻一安身立命之地,无往而不与一切既成的科学冲突。
  • 作者:
  • 全文[ PDF 71.0 KB ] 1991.6(5)  共有 1582 人次浏览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