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城市妇女双重角色地位的变迁与家庭(摘要)
  • [摘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人口基金会(UNFPA)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召开的亚太地区“家庭未来”讨论会,于1990年4月3—5日在北京举行。讨论会系教科文组织和人口基金会为迎接1994年国际家庭年而举行的五个地区性家庭未来讨论会中的最后的一次研讨会。前四次中东和北非、拉丁美洲、南撒哈拉和欧洲家庭未来讨论会,已分别于1989年2月20—28日在突尼斯城、1989年5月22—26日在墨西哥城、1990年1月17—21日在洛美和1990年2月底在维也纳举行。本次会有来自亚太地区及世界其他地区5个国家的家庭研究和其他领域,如医务、教育、建筑和文...
  • 作者:

    王雅林

  • 全文[ PDF 153.0 KB ] 1990.5(4)  共有 1874 人次浏览
  • 费孝通教授的讲话
  • [摘要]今天我主要是来祝贺的,祝贺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开始,祝愿大家工作顺利、成功。 今天是我们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聚会的日子,是我们学科恢复和建设进入第二个十年的时刻。今后十年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关键十年,我们这一届理事会的任务,我们同志们肩头的担子是重的,我除去向大家祝贺外,更想为大家鼓劲。
  • 作者:

    费孝通

  • 全文[ PDF 159.0 KB ] 1990.5(6)  共有 1624 人次浏览
  • 湖北省社会学学会的十年回顾
  • [摘要]1980年11月14日—17日湖北省社会学学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在武汉召开。会上讨论并通过了湖北省社会学学会章程,选举了第一届理事会,选举刘绪贻教授为理事长,推举杨开道教授为名誉理事长。会上还决定成立了学会社会学研究所。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社会学在湖北的正式建立。时至今日,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湖北省社会学学会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 作者:

    刘中荣,罗东山,于真

  • 全文[ PDF 135.0 KB ] 1990.5(6)  共有 1597 人次浏览
  • 胡绳院长的讲话
  • [摘要]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为纪念成立10周年开会。社会学研究所是在老一辈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10年来,取得了很多成绩。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全所研究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努力的结果,也是和老一辈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雷洁琼教授的支持、帮助分不开的,和全国社会学界的学者和专家的支持与合作分不开的。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向支持和帮助过社会学所工作的专家、学者、同志们表示感谢。
  • 作者:
  • 全文[ PDF 249.0 KB ] 1990.5(4)  共有 1828 人次浏览
  • 当代日本家庭人口的变化
  • [摘要]一、导论 本文旨在考察日本当代家庭人口的主要变化,进而探索家庭在最近将来的可能状态。所谓家庭人口统计的变化是指那些至少部分地由于出生、死亡、结婚和离婚等有关的最为重要的统计要素所引起的家庭变化。
  • 作者:

    森冈清美

  • 全文[ PDF 461.0 KB ] 1990.5(4)  共有 2659 人次浏览
  • 严复和他的儿子严叔夏
  • [摘要]严复及其哲嗣严叔夏以热诚的爱国思想和渊博学识传播和教授社会学是中国社会学史上颇值得一书的佳话。现就笔者几年来所收集的资料和参观严复故里以及访问严家后裔的所获,做一些介绍,以供研究者参考。
  • 作者:

    王步征

  • 全文[ PDF 818.0 KB ] 1990.5(6)  共有 2106 人次浏览
  • 人的现代化的实证比较分析——江苏等五省调查
  • [摘要]一、分类比较的内涵界定 我国现代化的建设目的在于促进现代人的发展,但现代化的实现又必须凭籍高素质的一代新人才得以完成。人的现代化既是历史的启示,也是中国现实的召唤。 本文所进行的分类比较,不完全等同于社会学中的分层研究,其内涵更较为宽泛,主要是依据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不同属性的角色,对各种类型的人的群体进行比较。这里我们将众多不同类型的人归纳为四大类角色群体。
  • 作者:

    叶南客

  • 全文[ PDF 794.0 KB ] 1990.5(5)  共有 1390 人次浏览
  • 关于24个村庄离土农民状况的调查分析
  • [摘要]1980年以来,社会学及其它学科对农民离土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大多数人都认为农民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改变自己的身份,进入非农业领域,进入城市集镇,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他们看来,如果不在如何减少农村人口方面取得突破的话,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的研究大都是鼓励农民离村、离土的。
  • 作者:

    吴怀连,夏泽宽

  • 全文[ PDF 624.0 KB ] 1990.5(1)  共有 2442 人次浏览
  • 城乡协调发展与城镇体系的整体优化
  • [摘要] 一、城乡关系的新格局 城乡关系从产业结构上说,指的是工农两大产业的关系以及城市工商业和乡村工商业的关系;从阶级结构上说,主要是指工农两大劳动阶级的关系。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是城乡关系的主题,它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处于变动之
  • 作者:

    张雨林

  • 全文[ PDF 724.0 KB ] 1990.5(3)  共有 1654 人次浏览
  • 雷洁琼教授的讲话
  • [摘要]同志们,朋友们: 首先我预贺中国社会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会议开得圆满成功。 中国社会学会成立已经十一年多了。十一年来,在社科院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各省社会学界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学这门学科的重建得到了迅速发展,培养了不少社会学的专业教师和研究人才,开展了社会调查研究工作。
  • 作者:

    雷洁琼

  • 全文[ PDF 79.0 KB ] 1990.5(6)  共有 1774 人次浏览
  • 人口要素对中国城市家庭结构的影响
  • [摘要]本文拟以1982年中国城市婚姻家庭调查的资料为主要依据,分析人口要素对中国城市家庭结构的影响,进而通过人口要素的变化,预测中国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化趋势。
  • 作者:

    沈崇麟

  • 全文[ PDF 384.0 KB ] 1990.5(4)  共有 1456 人次浏览
  • 对我国社会学重建十年来学科研究的概观和思考
  • [摘要]我国社会学重建历经10载。本文仅就10年来社会学学科研究的状况浅作概观,并提出若干思考浅见与同道前辈、师长朋友共同讨论。 思考之一:历史脉络和历史逻辑的意义 我国中断社会学近30年,对国际社会学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重建社会学首先需要了解学科的历史及世界范围学科发展的现状。
  • 作者:

    雷洪

  • 全文[ PDF 571.0 KB ] 1990.5(2)  共有 1739 人次浏览
  • 中国农村核心家庭的特点
  • [摘要]中国传统家庭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大家庭组织。儿子结婚后不离开父母家庭的全家合住始终是人们的追求与理想。这种传统的家庭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家庭的组成和演变。在中国的历史上,农村长期是以封闭落后的小农经济为主体,农民生活贫困,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人口平均寿命短,家庭平均人口仅在4—6人之间。但是,在家庭组织结构上祖孙三代同堂的主干家庭却占有较高的比例。据马侠、凌仪真1981年对北京、福建、江苏、山东、陕西、四川等地农村凋查,1940年前后,家庭结构类型的分布:核心家庭占30%,主干家庭占43%,联合家庭占23%。...
  • 作者:

    刘英

  • 全文[ PDF 388.0 KB ] 1990.5(4)  共有 2458 人次浏览
  • 传统中国社会与“老年人”
  • [摘要]目前,对老年问题的研究往往注重于老年人的现状和对策,对于历史,则偏重在传统的养生学方面。至于传统中国社会中老年人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尊长养老的历史渊源、演变和发展,以及传统社会角色的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代沟,诸如此类属于老年社会学中历史部分的问题,不仅老年学研究者很少问津,而且在中国社会史领域的相应研究尚属空白。本文拟就上述几个问题先作一粗线条的勾勒,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 作者:

    陈树德

  • 全文[ PDF 475.0 KB ] 1990.5(6)  共有 1388 人次浏览
  • 农村社会的新发展与不协调的因素——福建六地市十二村的社会调查
  • [摘要] 农村社会是由多因素构成的整体。各因素间关系协调,农村社会就会发展、进步。福建省农村在进一步改革中,社会各因素有何变化?是否协调?福建省社会学研究所四位研究人员,于1989年六、七月间到6个地市,调查了12个村。
  • 作者:
  • 全文[ PDF 577.0 KB ] 1990.5(1)  共有 1582 人次浏览
  • 四川省社会学研究十年之我见
  • [摘要]四川社会学恢复已十个春秋,状况如河?笔者就此谈一点浅见。 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中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他的讲话为近30年人们不敢问津的社会学恢复了名誉。社会学重新登上社会科学舞台,从中央到地方开始了对社会学的重视和重建。
  • 作者:

    ?文献良

  • 全文[ PDF 711.0 KB ] 1990.5(2)  共有 1626 人次浏览
  • 论山东的城镇化道路与农村发展
  • [摘要]城市现代化其实质在于不断提高城市的总体质量,包括城市规划、城市各项设施建设和整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城市现代化的“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切不可认为工业现代化会“自然带来”城市的现代化。1983年以来,我省的城镇化水平提高得很快。其决定因素在于山东省的工农业生产及其他商品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 作者:

    周正三

  • 全文[ PDF 87.0 KB ] 1990.5(3)  共有 1624 人次浏览
  • 珠江三角洲的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 [摘要]大众传播既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亦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播和建设的重要执行者。一般人都承认,大众传播对我们当代社会影响是如此之深,致使所谓“大众文化”的产生。大众文化,是指现代社会中,借大众传播工具扩散,为大众所欣赏、接受和消费的文化。是传播媒介与文化产业的统一体,是一种大众的社会文化生活。由此可见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作者:

    周大鸣

  • 全文[ PDF 552.0 KB ] 1990.5(5)  共有 1895 人次浏览
  • 论现代化诸因素之间的关系
  •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十年来,在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正在形成一种对现代化的整体性认识。即使是专注于研究某一个专门领域的现代化的学者,也不得不为其他领域的现代化研究付出很大的精力。因为如果不对现代化的总进程有必要的了解,要充分认识某一个方面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
  • 作者:

    孙立平

  • 全文[ PDF 1117.0 KB ] 1990.5(3)  共有 1916 人次浏览
  • 国家在家庭变迁中的作用(摘要)
  • [摘要]国家对家庭的影响作用,总的来说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所谓直接影响,就是国家以家庭为对象直接针对家庭或与家庭密切相关的某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和施加的影响。这方面包括:(1)有关婚姻家庭的立法,如婚姻法、家庭法、亲属法、继承法等;(2)有关家庭及与家庭密切相关的各项政策,如家庭政策、生育政策、社会福利政策、住房政策以及与家庭关系密切的某些经济政策、税收政策等;(3)宣传与舆论导向,即国家通过其所掌握的大众传播工具和宣传教育系统,对其国民进行有关婚姻家庭方面的教育,引导其国民树立其所倡导的婚姻家庭观念和道德。...
  • 作者:

    赵喜顺;

  • 全文[ PDF 170.0 KB ] 1990.5(4)  共有 1380 人次浏览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