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群学”译名考析
- [摘要]众所周知,“群学”一词系严复所创,他把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法》译成中文时即定名《群学肄言》。何谓群学?严复在该书的译序中说得一清二楚:“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群学者,将以明治乱,盛衰之由,而于三者(指正德、利用、厚生)之事操其本耳。”毫无疑问,群学就是社会学的中译名。
- 作者:
陈树德
- 全文[ PDF 399.0 KB ] 1988.3(6) 共有 1428 人次浏览
|
|
- 试论我国人口的迁移问题
- [摘要]研究我国人口的迁移问题,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经济落后,生产力的分布极不平衡,决定了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建国以来,从全国来看,我国人口在国内迁移的数量约3000万,仅占全国人口的2.5%。
- 作者:
王强
- 全文[ PDF 494.0 KB ] 1988.3(4) 共有 1354 人次浏览
|
|
- 急剧的社会变迁·社会整合与犯罪
- [摘要]我国解放30多年来,犯罪率的发展变化大略出现过五个高峰:第一次高峰为1955年,是年继1951年镇压公开的反革命之后,在全国开展了“肃清隐藏的反革命”的运动。“肃反运动”对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二个高峰为1957—1958年,此间1957年全国开展了反右斗争,共划出右派分子四、五十万人,涉及许多行业和部门,反右斗争的扩大化,使一大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的干部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反右斗争对中国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的损害是极为明显的。
- 作者:
张荆
- 全文[ PDF 753.0 KB ] 1988.3(3) 共有 1524 人次浏览
|
|
- 改革开放中我国阶级结构演变的初步预测
- [摘要](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指出:“在所有制和分配上,社会主义社会并不要求纯而又纯,绝对平均。在初级阶段,尤其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 作者:
韩西雅
- 全文[ PDF 329.0 KB ] 1988.3(5) 共有 1389 人次浏览
|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和阶层
- [摘要]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以下几个主要阶级。 1.工人阶级。 改革以来,由于打破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实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使工人阶级的构成发生了变化。过去,工人阶级主要分布在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使私营经济和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得到发展。
- 作者:
赵喜顺
- 全文[ PDF 251.0 KB ] 1988.3(5) 共有 1667 人次浏览
|
|
- 从狄尔泰到韦伯——评反实证主义社会学
- [摘要]社会学自19世纪30年代创立以来,实证主义社会学始终占有主导地位,实证主义社会学几乎成了社会学的代名词。但实际上,在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发展历史上,始终存在着两个对立的社会学阵营,即:实证主义社会学和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本文认为,实证主义社会学和反实证主义社会学不仅在历史上表现为两种对立的理论形态,而且在逻辑上也表现为对立的二元,除了其它的社会历史条件之外,正是社会学内部这两大流派之间的对立、颉顽和斗争,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的持续发展。
- 作者:
李小方
- 全文[ PDF 1008.0 KB ] 1988.3(1) 共有 2235 人次浏览
|
|
- 西方社会学初传中国考
- [摘要]一说到西方社会学在中国的传入,若干论著曾举出这样一件事作为最初标志,即: “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讲学时,第一次把群学与政治原理学等并列为课程,群学即社会学。” “……在中国……最早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
- 作者:
丁乙
- 全文[ PDF 980.0 KB ] 1988.3(6) 共有 1054 人次浏览
|
|
- 河北省沧州地区农村各阶层状况调查
- [摘要]今天的农民阶级已不同于旧中国的农民阶级,这是早有定论的,不再赘言,需要研究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农民阶级阶层的变化。
- 作者:
郭枢俭
- 全文[ PDF 341.0 KB ] 1988.3(5) 共有 1424 人次浏览
|
|
- 论西北的环境与移民
- [摘要]西北移民问题的研究,涉及对西北环境质量的评价、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的合理性、人与环境的关系、移民历史作用的评价以及如何解决开发西北所需劳动力等问题,对移民西北(移民性质、规模、方式)和西北开发中有关问题的决策,有着不可替代的咨询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作者:
原华荣
- 全文[ PDF 539.0 KB ] 1988.3(4) 共有 1699 人次浏览
|
|
- “迟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研讨会纪要
- [摘要]1987年12月25日,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召开了“迟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研讨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袁方主持了会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向会议提交了题为《迟发展效果与迟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制约条件》(本期另发——编者)的研讨提纲。与会同志就迟发展理论以及中国现代化的特点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 作者:
黎平
- 全文[ PDF 618.0 KB ] 1988.3(2) 共有 1281 人次浏览
|
|
- 社会形态的两重划分与我国当前社会变革的实质
- [摘要]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与开放的深入、全面发展,在我国已经出现一股巨大的社会变革的潮流。从总体上把握这场社会变革,在理论上给予明晰的说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 作者:
陈烽
- 全文[ PDF 1301.0 KB ] 1988.3(3) 共有 2039 人次浏览
|
|
- 贵州农民收入的对比分析
- [摘要]经济收入问题,从来就是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分析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特别是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我国社会原来意义上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阶级关系已不是剥削性的,而是差别性的,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收入的分析,对于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并进一步进行社会分层,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 作者:
李德芳
- 全文[ PDF 189.0 KB ] 1988.3(5) 共有 1424 人次浏览
|
|
- 青海农业移民调查
- [摘要]党中央决定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把建设的战略中心转移到西北去。那么,从现在起就要实实在在地稳妥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建设需要人力资源,而西北人口稀少,随着建设的进展,肯定需要移民。问题是要确定移民的任务是什么、怎么移、需要与可能移多少?这一系列问题都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下决心,定方案。
- 作者:陈伯敏,蔡文眉
- 全文[ PDF 389.0 KB ] 1988.3(4) 共有 1345 人次浏览
|
|
- 中国农村社会的家族和亲属
- [摘要]费孝通教授长期致力于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研究,他积自己经验,得出一个结论:要认识中国社会,必须首先要研究中国的农民,不了解中国农村和农民,是很难真正认识中国社会的。这一见解同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在中国,任何革命运动,没有广大农民的参加,得不到农民的支持,没有一个大的农村变动,是不可能完成的。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成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 作者:
刘应杰
- 全文[ PDF 778.0 KB ] 1988.3(5) 共有 1673 人次浏览
|
|
- 广东省的涉外婚姻
- [摘要]涉外婚姻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外籍华人结婚;一个是国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内地人结婚。
- 作者:
周杏开
- 全文[ PDF 87.0 KB ] 1988.3(2) 共有 1990 人次浏览
|
|
- 赵复三的讲话
- [摘要]在这里我想谈三点意见: 第一,我们生活在大变革的时代中。 陆学艺同志在开幕词中讲到,现在是大变革的时代。
- 作者:
- 全文[ PDF 175.0 KB ] 1988.3(6) 共有 1564 人次浏览
|
|
- 论默顿社会学中程理论对结构功能主义的超越
- [摘要] R·K·默顿这位在现代西方学术界卓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似乎不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人们一致将他视为现代功能论的主要代表或创始人之一。默顿是功能论者这一点在整个社会学界似乎已成定论。连现代功能论的创始人帕森斯都曾不无得意地说:“默顿和我通常被称为当代社会学‘功能论巨匠’”,并称他在功能论基础的奠定方面作了高度创造性的贡献。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得出与学术界中现存的普遍性观点相悖的结论,即默顿基本上已超越了结构功能论,而成为一名主要地是采用因果结构分析建构具有经验性的中程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 作者:
李文
- 全文[ PDF 912.0 KB ] 1988.3(1) 共有 2687 人次浏览
|
|
- 迟发展效果与迟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制约条件
- [摘要] “迟发展效果”是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在研究德国和俄国的社会发展时提出的一种分析框架,他用这个概念来解释现代化起步较晚的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特殊条件及现代化的特殊性。 格申克龙认为,与英国这些早发展国家相比,日本和俄国这些国家由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在时间上起步较晚,其所面临的制约条件与早发展国家相比是很不相同的。
- 作者:
孙立平
- 全文[ PDF 648.0 KB ] 1988.3(2) 共有 1704 人次浏览
|
|
- 论殷周“天人关系”的形成及其心理基础
- [摘要]从文化的外观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明显地偏重于现世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故有“伦理道德文化”之称。 由于文化外观上的这一特点,因而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上存在着一种较普遍的观点,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清醒而实用的理性精神。
- 作者:
冯钢
- 全文[ PDF 1042.0 KB ] 1988.3(6) 共有 1237 人次浏览
|
|
- 论“二元城市体系”及城乡格局的全面改革
- [摘要]1.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我国城乡关系及城乡格局的变动,可能是世界社会和经济发展史上,最富有深刻意义的事件之一。这一判断能否成立,不仅取决于由基本国情和条件所决定的问题本身的难度,而且取决于其进程能否对我国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在深度、力度和效度上产生重要影响和作用。
- 作者:
印证
- 全文[ PDF 731.0 KB ] 1988.3(4) 共有 1290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