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生活方式理论研究的建议
- [摘要]为了促进生活方式的理论研究和在实际上促进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发展,建议应当从以下三方面加强研究探讨: ①要研究生产方式逐步量变制约生活方式变革的规律性。 一般来说生活方式不包括生产方式,同时又确认生产方式对生活方式的决定性作用。
- 作者:
陶冶
- 全文[ PDF 76.0 KB ] 1988.3(2) 共有 1387 人次浏览
|
|
|
|
- 天津城市平均每户的家务劳动时间八小时五十分钟
- [摘要]据抽样调查资料,几乎全部的家务劳动是由15岁以上人口承担。1986年天津城市居民家庭中15岁以上人口平均每人每天家务劳动时间为2小时57分钟,占全天24小时的12.3%;平均每一家庭每天家务劳动时间总量达8小时50分钟。
- 作者:
张世昭
- 全文[ PDF 125.0 KB ] 1988.3(2) 共有 1340 人次浏览
|
|
- 首届全国现代化理论研讨会社会学组理论座谈会纪要
- [摘要]受首届全国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发起单位和筹委会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1988年9月9日主持召开了社会学现代化理论座谈会。这是为介绍和先期讨论本次研讨会将要涉及的重要理论问题而召开的六个小型理论座谈会当中的一个。
- 作者:
李国庆
- 全文[ PDF 339.0 KB ] 1988.3(6) 共有 1435 人次浏览
|
|
- 苏联城市居民生活方式
- [摘要]1983年,苏联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已由1940年的33%上升到64%。长期以来,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就是人口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关注的对象和研究的课题。1928年,苏联理论界发表了第一部关于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著作,自50年代起,这类著作日渐增多,目前苏联学术界对城市生活方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已经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考察和探索。
- 作者:
左秀荣
- 全文[ PDF 142.0 KB ] 1988.3(2) 共有 1591 人次浏览
|
|
- 关于瑞典社会学情况的考察报告
- [摘要]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学术交流协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外事局欧洲处和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成4人的考察小组,于1987年5月23日~6月14日第二次考察了瑞典的社会学情况。考察的侧重点是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社会分层结构的理论和方法、社区研究等三个方面。
- 作者:
第二次赴瑞典社会学考察小组
- 全文[ PDF 302.0 KB ] 1988.3(1) 共有 1517 人次浏览
|
|
- 浅谈基层地质单位社会联系的基本特点——外部联系松散,内部联系紧密
- [摘要]具有不同物质资料生产特点的社会组织内部,也就具有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的社会学特点。地质部门作为一个以地质——找矿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其社会学方面的规律有待于我们去研究和探讨。研究和分析这些特点,弄清这些特点对地质部门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要求,不仅是做好地质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使地质部门思想政治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 作者:
王中位
- 全文[ PDF 397.0 KB ] 1988.3(2) 共有 1464 人次浏览
|
|
- 全国“社会学概论”教学经验交流会综述
- [摘要]全国“社会学概论”教学经验交流会是受国家教委委托,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持于1988年3月27日—30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24所高校的38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 作者:
张华
- 全文[ PDF 301.0 KB ] 1988.3(5) 共有 1297 人次浏览
|
|
- 高等学校首届社会学理论研讨会综述
- [摘要]由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文学院、山东大学五校社会学系联合发起的“高等学校首届社会学理论研讨会”,于1987年9月20日至9月25日在山东省恒台县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编辑部门的70多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36篇,还收到了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雷洁琼先生给大会发来的贺信。会议期间,代表们就社会学中国化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讨论,代表们在许多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明确了分歧的焦点所在,并对我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了许多可供参考的建设性意见。...
- 作者:
- 全文[ PDF 306.0 KB ] 1988.3(1) 共有 1318 人次浏览
|
|
- 袁方的闭幕词(摘要)
- [摘要]这次会议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理论密切结合改革实际,论文选题好。通观这次会议收到的论文,内容涉及当前改革的各个方面。二是贯彻双百方针,会风好。这次大会不仅做到了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而且不同意见和观点还能交锋论争,互相补充,树立了兼容并包的好会风。
- 作者:
- 全文[ PDF 74.0 KB ] 1988.3(6) 共有 1555 人次浏览
|
|
- 政治体制改革与人们的社会态度倾向
- [摘要]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任务。要能顺利地成功地完成这个任务,不仅需要作好组织、思想理论、方针政策、方案措施等方面的准备,同时需要广大群众的良好的社会心理准备。
- 作者:
张郧
- 全文[ PDF 319.0 KB ] 1988.3(1) 共有 1899 人次浏览
|
|
- 有关稿件的处理办法和文章写作上的几点技术规定
- [摘要]《社会学研究》自1986年1月创刊以来,受到国内外各界读者和作者的关怀、支持,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从1988年起,我刊进一步扩大篇幅,增加了一个印张。为了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进一步提高刊物的质量,也使广大读者和作者对编辑部的工作程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现将稿件的处理办法和文章写作中的有关技术规定进行介绍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 全文[ PDF 188.0 KB ] 1988.3(2) 共有 1358 人次浏览
|
|
- 第十一届世界社会学大会在新德里举行
- [摘要]由国际社会学会召开的第十一届世界社会学大会于1986年8月18~22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这次世界社会学大会的主题是:“社会变迁——问题和展望”。 近年来,国际社会学界关于西方社会学思想的未来危机的看法甚嚣尘上。当结构功能主义面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僵硬的现实而不得不退却时,理论社会学的危机就变得更为明显了。
- 作者:
陈永龄
- 全文[ PDF 91.0 KB ] 1988.3(1) 共有 1214 人次浏览
|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与社会发展研讨会”综述
- [摘要]由吉林省《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吉林师范学院古籍所、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吉林大学政治学系等24家单位发起,于1988年6月26日至6月29日在吉林市召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与社会发展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14篇。
- 作者:
张宛丽
- 全文[ PDF 77.0 KB ] 1988.3(5) 共有 1234 人次浏览
|
|
- 我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结构研讨会综述
-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及河北省沧州地委于1988年4月24日至4月26日在沧州行署招待处举行了“我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结构研讨会”。会议正式代表约45人,列席代表10余人,收到论文23篇,有25位同志在大会上发言。 会议围绕社会分层理论和我国社会现阶段分层状况进行了探讨。
- 作者:
张宛丽,戴建中
- 全文[ PDF 157.0 KB ] 1988.3(4) 共有 1393 人次浏览
|
|
- 纪念吴景超教授学术思想讨论会在京举行
- [摘要]1988年5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计统学院联合召开了纪念著名社会学家吴景超教授学术思想讨论会。在京的吴景超先生前的好友、学生费孝通、雷洁琼等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袁宝华、党委书记李文海、党委副书记力康泰、计统学院院长李震中出席了会议。吴老的子女吴青俊、吴青可同志也专程前来参加了会议。
- 作者:
高昆
- 全文[ PDF 69.0 KB ] 1988.3(5) 共有 1838 人次浏览
|
|
- 中国社会调查系统简介
- [摘要]经国家体改委批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于1987年5月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民意调查机构——中国社会调查系统。 该系统是在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第四研究室大量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的。1984年以来,该研究室组织了关于价格改革的社会心理反应、劳动制度改革的社会心理反应、改革中的价值观变迁、改革中的行为规范等14次大规模的社会调查,为改革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社会心理背景材料。在国内外舆论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 作者:
- 全文[ PDF 65.0 KB ] 1988.3(1) 共有 1628 人次浏览
|
|
|
|
-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结构新变化
- [摘要]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是我们认识阶级社会层次结构和社会现象本质的两个基础概念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层理论的方法论应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阶层分析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了。
- 作者:
王训礼
- 全文[ PDF 170.0 KB ] 1988.3(6) 共有 1573 人次浏览
|
|
- 建立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指标体系的方法论问题
- [摘要]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研究的逐步深入,迫切要求建立一个科学的可行的生活方式指标体系。但是,由于生活方式指标体系既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指标体系,同时又是一个综合性很强、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的指标体系,因而建立生活方式指标体系首先必须解决一系列极其重要的理论与方法论问题。故此,本文试图对建立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指标体系的方法论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 作者:
青连斌
- 全文[ PDF 481.0 KB ] 1988.3(4) 共有 1636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