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新春致语
  • [摘要]在1979年科学的春天里,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应运重建,标志被取消达27年的中国大陆社会学的再生,迄今已满15年了。值此新春伊始之际,本刊本期特发表中国社会学学会名誉会长费孝通教授1993年10月在香港中文大学的讲话《略谈中国的社会学》、名誉会长雷洁琼教授《致1993年全国高校社会学系主任联席会的信》和会长袁方教授在1993年全国高校社会学系主任联席会上所作的《高校社会学的现状与发展》报告,以飨读者,并以此作为中国大陆社会学重建15年的纪念。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 全文[ PDF 75.0 KB ] 1994.9(1)  共有 1773 人次浏览
  • 高校社会学的现状与发展
  • [摘要]我国自1979年恢复重建社会学以来到目前已十多年了。重建时,费孝通教授提出了重建中国社会学的方针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实际,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些年来,我们根据这个方针,一直遵循着理论与实际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研究工作者与实际工作结合的原则,使社会学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比过程中日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学已经走出了重建阶段,走上了发展提高茁壮成长的时期。 到1992年止,高校社会学系已建成包括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口学、社会工作与管理在内的17个专业点,教师队伍初具规模,已培养...
  • 作者:

    袁方

  • 全文[ PDF 72.0 KB ] 1994.9(1)  共有 1656 人次浏览
  • 三峡库区移民社会生态类型初探
  • [摘要]从社会生态学角度出发,长江三峡库区移民可分整体近迁、分散近迁、整体远迁和分散远迁四种类型。在进行移民规划及实施操作过程中,要概括各类型不同特点制定政策和措施。
  • 作者:

    ?李鹤鸣

  • 全文[ PDF 304.0 KB ] 1994.9(3)  共有 1821 人次浏览
  • 中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概述
  • [摘要]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78年的近三十年时间里,中国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只限于一般的生活消费品。城镇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以及地上、地下的自然资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都归国家所有。农村的土地一般为集体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买卖、出租或以其它手段转让生产资料所有权都是违法的。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对整个经济活动实行计划性管理,由中央财政“统收统支”,其收入分配的指导思想是低消费,高积累;其特征为大平均、小差别;其分配比例为“国家拿大头,集体拿中头,个人拿小头。”个人发家致富...
  • 作者:

    雷弢

  • 全文[ PDF 222.0 KB ] 1994.9(5)  共有 1382 人次浏览
  • 明清会馆与社会整合
  • [摘要]明清会馆兴起的动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力度与范围的增大以及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动等。会馆在社会整合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 作者:

    ?王日根

  • 全文[ PDF 691.0 KB ] 1994.9(4)  共有 1416 人次浏览
  • 山东省东平县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
  • [摘要]发展小城镇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市化道路。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小城镇发展很快,城镇的功能日益强化和完善,城镇居民和周围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农村小康战略目标的需要,从小城镇的现状和水平来考察,我国的小城镇发展与建设面临调整、充实和提高的繁重任务。因此,有必要对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给予再认识。
  • 作者:

    周克峰

  • 全文[ PDF 172.0 KB ] 1994.9(3)  共有 1424 人次浏览
  • 越轨行为诱因辨析
  • [摘要]本文在研究了已有的关于越轨行为原因的主要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越轨行为、社会条件、个体心理和生理条件及越轨行为后果间的交互作用关系的分析,主张把越轨行为的原因放在动态的系统中加以考察。
  • 作者:

    ?乐国安

  • 全文[ PDF 672.0 KB ] 1994.9(5)  共有 2018 人次浏览
  • 医疗保障及其国际比较
  • [摘要]医疗保障是当今世界各国最为普及的社会保障项目之一,从医疗保障的支出来看,也仅次于养老金而居第二位。随着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保障更被置于保障生存权和福利权的高度地位,受到各国普遍的重视。本文欲通过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医疗保障的横向比较,了解当今世界医疗保障的发展实态,同时从中吸取必要的经验,以利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 作者:

    郭士征

  • 全文[ PDF 507.0 KB ] 1994.9(3)  共有 1450 人次浏览
  • 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
  • [摘要]本文在参考大量儒学经典和历代家训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引人注目的青少年道德滑坡问题,主要从孝、五伦、修齐治平等三个典型层面概括和剖析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的各自特点、发展历程、相互关系以及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道德修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认为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具有始于家庭而扩向社会、始于古代而扩向未来的重要特点,中国的家庭教育具有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道德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充分发挥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传统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的...
  • 作者:

    岳庆平

  • 全文[ PDF 913.0 KB ] 1994.9(1)  共有 2204 人次浏览
  • 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
  • [摘要]该文这些观点在学界和本刊编辑部皆有争议,刊发于此,以期引起讨论,深化研究。 群婚时代,因不知道父亲是谁,使女子在维系家庭与氏族中扮演重要角色,因而一度统治氏族。群婚结束,男性的统治开始,原因是他们在战争与生产中更有力量。四十年来我们通过行政力量在社会生产中扶助弱者与女子,使其和强者与男子平等。被剥夺的男子以为他们在生产中真的不比女子贡献大,转而承担同样多的家务,双方合理高效的内外分工从此瓦解。市场经济再次使男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平等,使双方需重新考虑角色分工。两性特征不同,解放不应是双方一致。解放更不能靠行政...
  • 作者:

    郑也夫

  • 全文[ PDF 455.0 KB ] 1994.9(2)  共有 2940 人次浏览
  • 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关于张琢同志《答刘崇顺同志》的答辩(《九死一生》理论再探)
  • [摘要]张琢同志的新著《九死一生——中国现代化的坎坷历程和中长期预测》(以下简称《九死一生》)出版面世以来,在学术界特别是社会学界产生了引入注目的影响。作为关注这部学术专著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张琢同志的老朋友,出于对一项新的研究成果、一种新的学术观点的特殊兴趣,笔者不惴浅陋,发表了一点管窥之见,这便是刊于1993年第6期《社会学研究》上的《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机遇及其他——张琢同志“九死一生”理论初探》(以下简称《初探》)一文。该文的出发点不仅在于就《九死一生》中的一些具体观点“就教于张琢同志和学术界的朋友”,而且期待着就...
  • 作者:

    刘崇顺

  • 全文[ PDF 327.0 KB ] 1994.9(6)  共有 1489 人次浏览
  • 论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的早婚现象
  • [摘要]早婚是传统中国农业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重点对民国时期同处于黄河流域的河北、山西、河南和山东四省华北农村盛行的早婚现象进行了探讨。指出无论从订婚年龄还是结婚年龄上看,早婚在农村家庭生活中都占有突出的位置。同时,因不同家庭经济背景和区域间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早婚现象在贫富家庭间和区域间都存在差异。本文还就早婚对夫妻年龄差数以及家庭生活的影响和早婚现象久盛不衰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
  • 作者:

    傅建成

  • 全文[ PDF 460.0 KB ] 1994.9(4)  共有 1975 人次浏览
  • 再论“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 [摘要]本文对作者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社会结构转型是既不同于市场调节也不同于国家干预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努力从规范性理论体系的框架出发为这一命题建立逻辑基础。文章认为,社会结构的一些最基本的实体要素(如家庭、企业组织、非正规制度)是一种既不同于市场也不同于政府的资源配置方式,它们的形成受各种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和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这只“手”的存在意味着要对经济学的某些既定的暗含假定和前提作出新的修订。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同时并进的过程中,认识到“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 作者:

    李培林

  • 全文[ PDF 662.0 KB ] 1994.9(1)  共有 2686 人次浏览
  • 中国大陆社会学重建以来国外社会学理论研究述评
  • [摘要]本文是对1979年中国社会学恢复以来国内社会学者对国外社会学理论的研究的一个扫描式的评述。 作者在文中首先指出,中国社会学界在国外社会学理论方面所做的工作从一开始就具有区别于国外社会学界同类研究的特点,即它以面向整个社会学界的介绍性工作为主,而不是以发展本土理论为取向的研究工作为主。这一特点构成了自1979年以来国内学术界在国外社会学理论方面的工作的主线。 作者认为,自1979年至1994年,国外社会学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79年到1987年,是以“普及性介绍”为主的“启蒙”阶段。第二阶段以1987年在大连召开...
  • 作者:

    杨善华,李猛

  • 全文[ PDF 913.0 KB ] 1994.9(6)  共有 2211 人次浏览
  • 再答刘崇顺同志
  • [摘要]刘崇顺同志新赐大作《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关于张琢同志<答刘崇顺同志)的答辩(九死一生)理论再探)》已拜读(见前文,以下简称《再探》)。 我认同崇顺同志所说我们是“多年的朋友”,并感谢崇顺同志的盛情和厚爱。 同时,既然《再探》说,我们在对历史唯心论和机械决定论的态度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我更赞成不再在这些“历史唯物论的常识”问题上“饶舌”。
  • 作者:

    张琢

  • 全文[ PDF 149.0 KB ] 1994.9(6)  共有 1380 人次浏览
  • 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应当借鉴的经验和注意的问题——赴德、英、瑞考察报告
  • [摘要]应德意志研究联合会、英国学术院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忍之同志率领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张文武、外事局局长姜汉章、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罗肇鸿、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培林、外事局欧洲处曾东等同志于1993年10月20日—11月10日,对德国、英国、瑞典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考察和访问。这次考察的主要项目是欧洲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 作者:

    李培林

  • 全文[ PDF 260.0 KB ] 1994.9(3)  共有 1400 人次浏览
  • 略谈近年中国禁毒问题
  • [摘要]当前毒品泛滥全球并波及中国,引人注目。本文以1993年贩毒、吸毒、缉毒调查(重点以中国西北地区为例),从人口社会学角度阐述贩毒活动和贩毒、吸毒人口构成及形成原因和社会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构想,建议国际禁毒组织和中国政府与社会科学工作者联手抵制毒品黑潮。 
  • 作者:

    邵秦

  • 全文[ PDF 273.0 KB ] 1994.9(5)  共有 1381 人次浏览
  • 香港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学研究
  • [摘要]还有三年香港主权就将回归中国,本期特发表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李沛良博士的这篇系统介绍香港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学研究状况的文章,以供各方读者特别是中国大陆社会学同仁了解。本文原发表于1993年12月在台北举办的“两岸三地社会学的发展与交流:民间的学术文化与展望”研讨会,现征得作者和该会主办者的同意后刊于此。本刊并希望台湾、澳门地区及其他国家的学者也能为本刊提供本地社会学研究情况的文章和信息,以便交流,增进了解,共促社会进步和社会学研究的繁荣。
  • 作者:

    李沛良

  • 全文[ PDF 1057.0 KB ] 1994.9(4)  共有 1963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