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大陆八十年代人口自然变动反思
  • [摘要]本文从我国80年代人口自然变动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动的原因,指出我国人口死亡率已基本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受人口出生率的影响,而80年代人口自然变动情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加以研究。首先,1981-1982年人口自然变动的回升主要在于新婚姻法的实施,也在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其次,1986-1990年人口自然变动回升的原因,一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二是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三是体制改革对传统计划生育工作方式的冲击。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又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问题、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问题、民族的...
  • 作者:

    袁方,崔凤垣

  • 全文[ PDF 545.0 KB ] 1992.7(1)  共有 1851 人次浏览
  • 中国农民家庭功能及成员活动社会化与生育行为的思考
  • [摘要]本文根据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下家庭功能及成员活动的社会化状况,分析了不同社会化程度下的生育模式。认为家庭承包责任制状态下,农民家庭功能及成员活动社会化程度仍然较低,成员间依赖性大,不利于人口生育行为的进一步转变。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家庭功能及成员活动出现了新的意义上的社会化,将推动农民生育行为的转变,促进人口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
  • 作者:

    董辉

  • 全文[ PDF 475.0 KB ] 1992.7(1)  共有 1444 人次浏览
  • 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特征
  • [摘要]本文依据作者在湖北省五个市镇对1293个小学生家庭的调查结果,初步探讨了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在规模、结构、内部关系及外部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我国城市的独生子女家庭,80%左右都是仅由父母子两代人组成的三口之家。这种结构完整、规模最小的核心家庭,是目前我国城市中独生子女家庭的典型模式;在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上,这种模式具有“点”“线”相等的特征,即成员间的关系既具有最基本、最简单、无重复的性质,又具有对象集中、互动频繁、关系强度大的特点;在子代家庭与祖辈家庭的关系上,独生子女家庭既比多子女家庭具有更为有利的客...
  • 作者:

    风笑天

  • 全文[ PDF 586.0 KB ] 1992.7(1)  共有 1864 人次浏览
  • 西汉家庭结构和规模初探
  • [摘要]本文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初步探讨了西汉社会的家庭结构和规模。文章认为西汉时期家庭规模较小,家庭结构较为简单,多属核心家庭和直系家庭。这种小型家庭结构继承了前期遗风,深受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土地所有制形式、统治政策及其它诸种因素的制约。同时西汉小型家庭结构下的家庭成员关系比较平等独立,致使家庭内部的“分力”大于“合力”,这种来自家庭内部的“分力”又通过社会经济、政治的作用,塑造了西汉的个体家庭结构。这种小型的家庭结构反过来又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及各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巩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繁荣了封建...
  • 作者:

    喻长咏

  • 全文[ PDF 568.0 KB ] 1992.7(1)  共有 1747 人次浏览
  • 海口市流动人口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 [摘要]海口市作为海南省的中心城市,自建省以来即一直承受着众多流动人口的压力和冲击。这从客观上反映了海口市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良好状况,也不失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然而人口急剧膨胀趋势的加强又给海口市的交通运输、物资供应、社会治安、划计生育、劳动力管理等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若不及时和妥善地加以解决,势必成为制约海口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为扭转海口市目前流动人口管理混乱的局面,文章又从制度、机构、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 作者:海口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海南大学社会科学部课题组
  • 全文[ PDF 707.0 KB ] 1992.7(1)  共有 2182 人次浏览
  • 继往开来,进向中国社会学的新纪元——“中国社会学百年回顾与展望”座谈会纪要
  • [摘要]《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于1991年11月6日邀集在京的社会学界科研、教学及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近30人,召开了题为“中国社会学百年回顾与展望”座谈会。《社会学研究》主编张琢首先说明了召开会议的主旨。他说:康有为在万木草堂开讲“群学”到今年已经一个世纪了,中国的这一百年可谓激荡的一百年。从康有为讲学以后就发生了“戊戌变法”,接着是“义和团运动”,清朝的“新政”,再接着“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然后是二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 作者:

    王颉

  • 全文[ PDF 762.0 KB ] 1992.7(1)  共有 1714 人次浏览
  • 马克思东方社会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兼与张奎良同志商榷
  • [摘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社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系统研究,力图澄清一些理论上的偏颇,从而对马克思东方社会思想能够有比较完整准确的理解。同时,文章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了马克思东方社会思想在东方革命和中国革命中的指导作用,并基此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一些理论问题作出尝试性的探讨。 马克思东方社会思想对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刻启发主要有:着眼于生产方式的改革,将其作为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实质内容;从促进生产方式变革出发促进商品经济建设、调整所有制结构、坚持各个领域改革的配套与系统工程;改革与开放应相辅...
  • 作者:

    刘在平

  • 全文[ PDF 1104.0 KB ] 1992.7(1)  共有 1665 人次浏览
  • 马克思与韦伯:关于东方社会落后原因的探讨
  • [摘要]马克思和韦伯都曾对东方社会落后原因进行过研究。虽然探讨的角度和方法不尽相同,但结论似乎很接近。马克思对该问题的解释并非仅仅停留在说明不发达的生产力导致自然经济结构停滞不前,而是强调了土地所有制形式阻碍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堵塞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道路。韦伯对该问题的解释常被理解成“文化决定论”,但事实上他更多地是从社会政治结构方面来分析东方社会停滞不前的原因,并合乎逻辑地将这种政治结构形成的根源归结到土地所有制结构上。作者认为,马克思与韦伯对东方社会落后原因的探讨不仅近似“殊途同归”,而且从韦伯的理论中可以明...
  • 作者:

    冯钢

  • 全文[ PDF 1074.0 KB ] 1992.7(1)  共有 2066 人次浏览
  • 社会系统分析模型:马克思与帕森斯的比较
  • [摘要]文章对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模型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模型进行了较富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检验。作者通过比较分析认为,马克思与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都体现为一种社会系统分析模型。二者之间既有一致的基础,又存在一系列显著的差别,甚至对立。它们的共通一致之处构成了某些沟通的基础,而它们的差异或许正是它们可以相互补充的原因和条件。作者寄希望通过对这两种系统分析模型的有效结合,以促进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
  • 作者:

    汪和建

  • 全文[ PDF 648.0 KB ] 1992.7(1)  共有 2901 人次浏览
  • 企业社会学对象初探
  • [摘要]本文认为企业社会学是研究企业组织的内在社会机制和外部社会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并认为这一定义既体现了社会学研究企业的特殊视角,又有助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其学科特点、界定其学科内容和说明其学科历史。此文既论述了企业社会学与企业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等具有相同研究客体的学科的区别,又论述了企业社会学与经济社会学、工业社会学等具有相同学术视角的学科的区别。本文认为,企业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或范围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即“企业中的社会”和“社会中的企业”;企业社会学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两种轨迹,即...
  • 作者:

    刘祖云

  • 全文[ PDF 394.0 KB ] 1992.7(1)  共有 1846 人次浏览
  • 开展灾害社会学研究的构想
  • [摘要]作者认为,灾害社会学是以与社会相关的一般灾害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它探索包括自然型、人为型和天人型在内的一般社会灾害运动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一般过程、特点和规律并寻求适用于一般社会灾害防治的通用理论、原则与方法。在中国开展灾害社会学研究,应在正确的哲学方法论指导下,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多个侧面和多个层次上逐项展开,从而在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基础上求得社会均衡、协调的发展。 
  • 作者:

    马成立

  • 全文[ PDF 385.0 KB ] 1992.7(1)  共有 1489 人次浏览
  • 论我国社会政策的传统模式及其转变
  • [摘要]在论述了中国社会政策的传统模式及其形成机制、分析了新时期社会政策的调整与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的实践基础上,作者指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并非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类型与运行机制,它也同时代表着新的行为规范、社会秩序与发展模式;商品生产与市场机制的发展与培植只有在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秩序中才能得以充分实现。因此,建立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发展新秩序,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目前改革与现代化进一步深入展开的关键。
  • 作者:

    姜晓星

  • 全文[ PDF 859.0 KB ] 1992.7(1)  共有 1706 人次浏览
  • “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研讨会综述
  • [摘要]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及中共昌平县委研究室共同举办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研讨会,于1991年9月3日至6月在北京市昌平县举行。国内社会学界、经济学界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的5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主要就下述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 作者:

    葛延风

  • 全文[ PDF 237.0 KB ] 1992.7(1)  共有 1515 人次浏览
  • 对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的几点再认识
  •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了建国后几十年的奋斗之后,特别在十余年改革中获得了巨大成就,生产力水平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获得大幅度提高。但是在近几年来,社会收入分配领域中的矛盾却迅速突出起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的反思。 对于这一问题,近几年来许多政府机构及学术界人士都进行了较为详细而认真的调查研究,其结果却让人感到困惑。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1988年为背景对全国10省73市近3万户城市居民家庭的收入调查,其货币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仅为0.24;另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测算,198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
  • 作者:

    葛延风,岳颂东

  • 全文[ PDF 324.0 KB ] 1992.7(1)  共有 1378 人次浏览
  • 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舆情分析
  • [摘要]1991年8月,我们就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在武汉市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抽样方案及样本评估附后)。调查结果表明,群众对社会收入分配不公普遍存在的不满情绪有增无减。据武汉社会动态调查中心的一项舆论追踪监测,武汉市民对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不满情绪,1988年底为市民的64.6%,1990年底增加到74.2%,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而1991年上半年又增加到76.7%。现将我们的此次调查分析与判断报告如下。
  • 作者:

    吉小安,龙克虎

  • 全文[ PDF 331.0 KB ] 1992.7(1)  共有 2253 人次浏览
  • 发展中的农村新合作组织
  • [摘要]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地显示了对农村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显露出土地与劳动力过于分散带来的局限与弊端,于是各种类型的新合作组织萌发成长起来。新合作组织是适应农村生产力水平需要,与人民公社体制有着根本区别的新事物,是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产物,它保留与发展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弥补了某些缺陷与不足,克服了某些局限与弊端。这一重大变化应该引起领导决策者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
  • 作者:

    杨善民

  • 全文[ PDF 756.0 KB ] 1992.7(1)  共有 1210 人次浏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