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社会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在京召开
- [摘要]1990年8月6日至8日,中国社会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国家机关的46名理事参加了大会。费孝通教授、雷洁琼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郑必坚同志、秘书长刘启林同志参加了大会开幕式。费孝通、雷洁琼和郑必坚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林耀华副会长代表第二届理事会作了工作报告。
- 作者:
沈源
- 全文[ PDF 72.0 KB ] 1990.5(6) 共有 2051 人次浏览
|
|
- 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形成及其特征
-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将它自己的哲学——社会学理论称为“社会批判理论”或“批判理论”。这一名称是霍克海默(M.Horkheimer)在1937年的《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一文中确立的,它较好地概括出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尤其是30年代《社会研究杂志》所发表的文章的特点。马尔库塞(H.Marcuse)曾对社会批判理论作出这样的说明:“批判理论是《社会研究杂志》的阐述性论文中以辩证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基础而提出的一种社会理论。”
- 作者:
陈振明
- 全文[ PDF 652.0 KB ] 1990.5(6) 共有 3317 人次浏览
|
|
- 袁方会长的闭幕词
- [摘要]同志们: 中国社会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经过三天认真、热烈的讨论,现在就要闭幕了。 几天来,我们听取了费老、雷老语重心长的讲话,听取了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郑必坚同志的重要讲话。同志们结合讨论第二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回顾了中国社会学重建十一年来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历程,再次肯定了我们学会所遵循的方针是正确的。
- 作者:
- 全文[ PDF 73.0 KB ] 1990.5(6) 共有 2320 人次浏览
|
|
|
|
|
|
- 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读《军事社会学》
- [摘要]军事社会学发端于本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逐渐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交叉于军事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学院季世庆、张信兴等九位同志集体编著的《军事社会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的重点项目,适应了整个国际社会发展和军事斗争的需要。
- 作者:
林建云
- 全文[ PDF 78.0 KB ] 1990.5(6) 共有 1551 人次浏览
|
|
- 社会学在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
- [摘要]历史:曲折的历程 中国社会学重建的十年,是中国社会学近百年历史链条中的一环。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依其自身发展的脉络,可以分作五个时期:传入、建立、发展、中断和重建。本文的重点,在于分析和论述中国重建十年的社会学。之前,对其前四个时期的历程做一简略的回顾。
- 作者:
阎明鸟
- 全文[ PDF 851.0 KB ] 1990.5(6) 共有 2577 人次浏览
|
|
- 费孝通教授的讲话
- [摘要]今天我主要是来祝贺的,祝贺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开始,祝愿大家工作顺利、成功。 今天是我们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聚会的日子,是我们学科恢复和建设进入第二个十年的时刻。今后十年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关键十年,我们这一届理事会的任务,我们同志们肩头的担子是重的,我除去向大家祝贺外,更想为大家鼓劲。
- 作者:
费孝通
- 全文[ PDF 159.0 KB ] 1990.5(6) 共有 1665 人次浏览
|
|
- 湖北省社会学学会的十年回顾
- [摘要]1980年11月14日—17日湖北省社会学学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在武汉召开。会上讨论并通过了湖北省社会学学会章程,选举了第一届理事会,选举刘绪贻教授为理事长,推举杨开道教授为名誉理事长。会上还决定成立了学会社会学研究所。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社会学在湖北的正式建立。时至今日,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湖北省社会学学会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 作者:
刘中荣,罗东山,于真
- 全文[ PDF 135.0 KB ] 1990.5(6) 共有 1640 人次浏览
|
|
- 严复和他的儿子严叔夏
- [摘要]严复及其哲嗣严叔夏以热诚的爱国思想和渊博学识传播和教授社会学是中国社会学史上颇值得一书的佳话。现就笔者几年来所收集的资料和参观严复故里以及访问严家后裔的所获,做一些介绍,以供研究者参考。
- 作者:
王步征
- 全文[ PDF 818.0 KB ] 1990.5(6) 共有 2237 人次浏览
|
|
- 雷洁琼教授的讲话
- [摘要]同志们,朋友们: 首先我预贺中国社会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会议开得圆满成功。 中国社会学会成立已经十一年多了。十一年来,在社科院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各省社会学界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学这门学科的重建得到了迅速发展,培养了不少社会学的专业教师和研究人才,开展了社会调查研究工作。
- 作者:
雷洁琼
- 全文[ PDF 79.0 KB ] 1990.5(6) 共有 1853 人次浏览
|
|
- 传统中国社会与“老年人”
- [摘要]目前,对老年问题的研究往往注重于老年人的现状和对策,对于历史,则偏重在传统的养生学方面。至于传统中国社会中老年人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尊长养老的历史渊源、演变和发展,以及传统社会角色的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代沟,诸如此类属于老年社会学中历史部分的问题,不仅老年学研究者很少问津,而且在中国社会史领域的相应研究尚属空白。本文拟就上述几个问题先作一粗线条的勾勒,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 作者:
陈树德
- 全文[ PDF 475.0 KB ] 1990.5(6) 共有 1441 人次浏览
|
|
- 个体户生活方式对其婚变的影响
- [摘要]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造就了个体户。处于嬗变中的个体户生活方式的特征,也因此被深深地打上了商品经济的烙印——既预示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确立等积极因素,又蕴涵着盲目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人际关系“物化”等消极因素。存在决定意识。
- 作者:
王爱丽
- 全文[ PDF 663.0 KB ] 1990.5(6) 共有 1345 人次浏览
|
|
- 郑必坚同志的讲话
- [摘要]刚才费老、雷老同志的讲话很好,我很赞成。 我主要是来祝贺的,祝这次会议能够开得成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同志、副院长郁文同志都很重视这次会议,因为实在来不了,所以要我和秘书长刘启林同志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来祝贺。学会成立十一年,这十一年辛苦不寻常啊!那么今后十年呢,可以预期,应当是更加不寻常。
- 作者:
- 全文[ PDF 163.0 KB ] 1990.5(6) 共有 1809 人次浏览
|
|
- 对近年妇女研究现象的社会学考察
- [摘要]在考察近年对妇女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时,笔者注意到两个问题:第一,与中国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妇女研究呈现出应用性很强的特点,即社会在哪个时期提出哪些问题,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就转向哪个方面。从对现实问题的揭示及广泛地采用了一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看,近年有关妇女研究的绝大多数文章都可归入社会学研究的大范畴内。但较之“妇女文学”、“妇女心理学”、“妇女史”等具有相当成熟度的学科来看,妇女社会学可以说尚未从一般社会学和妇女问题的讨论中独立出来而成形。
- 作者:
谭深
- 全文[ PDF 797.0 KB ] 1990.5(6) 共有 1434 人次浏览
|
|
- 袁方会长的讲话
- [摘要]同志们: 感谢大家的信任,推选我为中国社会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会长,使我深感任务艰巨。今年是学会进入九十年代的第一年,回忆1979年3月学会(当时是“研究会”)成立到目前已十一年多了。这是学会从无到有,也是社会学这门学科从恢复、重建到茁壮成长起来的艰苦创业的十一年,这是不平凡的十一年。
- 作者:
袁方
- 全文[ PDF 67.0 KB ] 1990.5(6) 共有 1510 人次浏览
|
|
- 中国当代社会变迁中农村妇女经济身份的转换
- [摘要]一 中国当代社会变迁始自于1949年。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政权,确立了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950年~1952年恢复经济和在农村基本完成土地改革之后,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贯串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路线。
- 作者:
黄西谊
- 全文[ PDF 1007.0 KB ] 1990.5(6) 共有 1556 人次浏览
|
|
- 从妇女就业与社会观念看儿童养育
- [摘要]引言 中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1892—1982)早在半世纪前说过:幼稚期(自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按现代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的智力如果以17岁时为100%的话,4岁已发展了50%,8岁80%。
- 作者:
?熊景明
- 全文[ PDF 633.0 KB ] 1990.5(6) 共有 1647 人次浏览
|
|
- 中国社会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 [摘要]本届理事会产生于1982年,迄今已经八年。在上级领导和老一辈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雷洁琼教授的关怀下,经社会学界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使我国社会学的重建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使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面貌。 在邓小平同志1979年关于社会学“要赶快补课”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我国的社会学事业产生了新的生机。
- 作者:
林耀华
- 全文[ PDF 154.0 KB ] 1990.5(6) 共有 1807 人次浏览
|
|
- “八五”期间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几点设想(摘要)
- [摘要]第三届常务理事会分工我来讲一讲“八五”学科发展规划的设想。 我综合大家的意见,今天提出这个设想,抛砖引玉,供大家讨论参考,并希望大家进一步提出意见,我们将根据大家的建议进一步修改,形成“八五”学科发展的规划,作为我们社会学同行们今后工作的目标。
- 作者:
陆学艺
- 全文[ PDF 233.0 KB ] 1990.5(6) 共有 1681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