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住房双轨制改革与住宅市场启动
  • [摘要]目前我国住宅市场处于一种供求失衡的非均衡状态,住宅市场的启动还面临着重重障碍。本文剖析了住房双轨制的内涵,认为住房双轨制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由住房福利化分配方式向住房商品化转变的过渡形态,住房双轨制的存在是导致住宅市场难以启动的关键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改革住房双轨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从加快工资制度改革、降低商品房价格、发展房地产金融、培育房地产市场、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建立住房社会福利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住房双轨制、启动住宅市场的对策
  • 作者:

    辜胜阻,李正友

  • 全文[ PDF 225.0 KB ] 1998.13(6)  共有 1945 人次浏览
  • 从住房市场的特点看政府对住房市场的干预和作用
  • [摘要]本文通过对住房商品和住房市场的分析,剖析了住房市场构架以及市场主体的行为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政府干预行为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及作用。作者认为住房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住房市场的特点为有限开放性、地域性、层次性和价格的差别性,市场交易的非物流性以及住房市场上的投机性和投资性。住房商品的社会属性表明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不仅与收入相关,低收入家庭、人群的住房需求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政府干预住房市场的出发点应该是纠正市场失灵、提高住房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善社会分配的公允性,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作...
  • 作者:

    陈星

  • 全文[ PDF 305.0 KB ] 1998.13(6)  共有 1672 人次浏览
  • 互联网与社会组织模式重塑:一场正在进行的深刻社会变迁
  • [摘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社会结构变迁正在发生日渐深入的影响。本文从“网上匹配”,“网上贸易”和“网上市民社会”三个方面,探讨了互联网在当前是如何影响和改造我国社会结构的问题
  • 作者:

    陈立辉

  • 全文[ PDF 629.0 KB ] 1998.13(6)  共有 2212 人次浏览
  • 迎接知识社会的到来
  • [摘要]知识经济不是工业社会而是知识社会的经济形态。只研究经济形态的变化,不深入研究与之相应的整个社会结构、政体和文化的变化,经济形态的研究是难以获得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的。经济发展受制于社会条件、社会体制,只有创造出良好的有利于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社会条件和社会体制,才能使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可靠的保证 
  • 作者:

    金吾伦

  • 全文[ PDF 292.0 KB ] 1998.13(6)  共有 1540 人次浏览
  • 中国农村农业和非农业增长与区域差距
  • [摘要]关于改革以来中国地区间的不平等是加剧了还是减缓了的问题,学术界争论不休。本文用1985-1991年间县级有关资料,分析了农业与非农业发展对区域间不平等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国县域间非农业发展较之农业发展更显不平衡。因在农村总产值中非农业份额日益增长,导致农村基尼系数不断上升。分析发现,农业增长呈现绝对趋同的趋势,而非农业增长则呈发散趋势。非农业部门的发散趋势可由其对城市经济的依托和对人力资本的依赖得到解释。在农村就业不足的推动下,非农业与农业显示互利作用,因此,农业不平等与非农业不平等互相强化
  • 作者:

    彭玉生

  • 全文[ PDF 427.0 KB ] 1998.13(6)  共有 1428 人次浏览
  • 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
  • [摘要]本文以北京“浙江村”等流动人口聚居区的人类学调查为基础,修正了人们过去对“移民聚居区”的想象;讨论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社区”概念的含义。强调聚居区的聚合和开放是统一的。提出不能再把社区看成“实体”。单个的社区不再是整个社会的“具体而微”,而是人们在“大社会”的背景下进行实践的舞台
  • 作者:

    项飚

  • 全文[ PDF 258.0 KB ] 1998.13(6)  共有 1957 人次浏览
  • 打工妹的内部话题——对深圳原致丽玩具厂百余封书信的分析
  • [摘要]本文归纳了打工妹们书信中的五个主要话题,并通过这些话题分析了工厂打工妹的交往圈子的活动和功能,她们工作流动的原因和策略,她们与出生家庭的关系,她们的感情和婚姻,她们对打工生活的评价。分析特别注重了性别的角度,指出了打工妹们的处境、经历和态度形成中的性别原因
  • 作者:

    谭深

  • 全文[ PDF 300.0 KB ] 1998.13(6)  共有 2570 人次浏览
  • 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分家习俗的某些变化来探讨经济改革对于当代农村家庭生活的影响。在农村家庭重新作为生产单位的同时,具有市场经济取向的农村经济改革也鼓励了个人财产观念的发展。积累家庭财产的新方式使得年轻一代具有更强的个人权利观念并要求提前分家;新的分家模式使得提前分家十分容易,同时又将新建立的核心家庭置于十分脆弱的位置;核心家庭的脆弱又导致了母家庭与子家庭之间以及各子家庭之间的相互依附与合作。这三项变化紧密相联,相互促进,将导致新家庭伦理观念的出现,并在更高层次上重塑人们的行为模式
  • 作者:

    阎云翔

  • 全文[ PDF 311.0 KB ] 1998.13(6)  共有 1804 人次浏览
  • 向市场过渡中的私营企业
  • [摘要]在私营企业存在的相对市场化的环境中,什么因素在企业成功中具有重要作用?什么样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成功?本文通过有关的实证资料作出统计分析模型,验证相关假设,其主要发现为:就私营企业的成功而言,“精英循环”与“精英再生产”并存;教育水平具有显著影响;社会网具有相对性;需求和交易成本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由于中国社会目前所具有的向市场经济的渐进型转型和经济体制上的混合性特点,导致社会结构变革的机制及机会结构的混合性,从而决定了私营企业的成功为多种机制推动的结果
  • 作者:

    李路路

  • 全文[ PDF 464.0 KB ] 1998.13(6)  共有 1644 人次浏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