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文华的讲话(摘要)
- [摘要]这次学术研讨会是社会学在我国重建后10年来的一次重要的盛会,我们十分欣喜地得知,这次会议研讨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主义初段阶级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课题。
- 作者:
- 全文[ PDF 81.0 KB ] 1988.3(6) 共有 1619 人次浏览
|
|
- 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纵观
- [摘要]所谓传统生活方式,是与现代生活方式相对而言,是从纵向上即历史的角度区分生活方式的。传统生活方式,是历史上共同的生活条件(既包括社会的,也包括自然的)的产物,是历史上积淀的传统文化在生活意识和生活行为中的体现。
- 作者:
王玉波
- 全文[ PDF 554.0 KB ] 1988.3(6) 共有 2217 人次浏览
|
|
- 从“日本式经营”看日本人的“家族意识”
- [摘要]“家族意识”是日本人价值观的核心。本文试图通过二次大战前后“日本式经营”中“家族意识”的发展变化过程窥见现代日本人价值观的一个侧面。
- 作者:
郑欣力
- 全文[ PDF 681.0 KB ] 1988.3(6) 共有 1661 人次浏览
|
|
- 陆学艺的开幕词(摘要)
- [摘要]这次学术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一、研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学的任务;二、总结、交流、回顾社会学重建9年来的成就和展望今后的任务;三、会议期间,社会学学会系统、社会学研究所系统、教委社会学系所系统分别开工作会议。
- 作者:
- 全文[ PDF 266.0 KB ] 1988.3(6) 共有 1635 人次浏览
|
|
- 西方社会科学中关于性别差异和性别分层的理论
- [摘要]男女不平等的现实由来已久。解释男女差异的理论几经发展,历时好几个世纪。它们各执一说,有的相互联系,有的截然对立。
- 作者:
陈一筠
- 全文[ PDF 1009.0 KB ] 1988.3(6) 共有 2930 人次浏览
|
|
|
|
- 首届全国现代化理论研讨会社会学组理论座谈会纪要
- [摘要]受首届全国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发起单位和筹委会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1988年9月9日主持召开了社会学现代化理论座谈会。这是为介绍和先期讨论本次研讨会将要涉及的重要理论问题而召开的六个小型理论座谈会当中的一个。
- 作者:
李国庆
- 全文[ PDF 339.0 KB ] 1988.3(6) 共有 1412 人次浏览
|
|
- 袁方的闭幕词(摘要)
- [摘要]这次会议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理论密切结合改革实际,论文选题好。通观这次会议收到的论文,内容涉及当前改革的各个方面。二是贯彻双百方针,会风好。这次大会不仅做到了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而且不同意见和观点还能交锋论争,互相补充,树立了兼容并包的好会风。
- 作者:
- 全文[ PDF 74.0 KB ] 1988.3(6) 共有 1535 人次浏览
|
|
|
|
-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结构新变化
- [摘要]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是我们认识阶级社会层次结构和社会现象本质的两个基础概念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层理论的方法论应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阶层分析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了。
- 作者:
王训礼
- 全文[ PDF 170.0 KB ] 1988.3(6) 共有 1538 人次浏览
|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群体的基本特征
- [摘要]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同利益群体既然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将来高级发展阶段利益群体有哪些不同的基本特征呢?
- 作者:
顾杰善
- 全文[ PDF 256.0 KB ] 1988.3(6) 共有 1696 人次浏览
|
|
- 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分层和待遇偏低问题
- [摘要]一、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 “知识分子”一般是对有文化知识人的泛指,至今还没有确定准确的含义,各有备的理解。知识分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二是利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为了在社会各阶层中把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加以区分,需要有一个能操作的定义。目前由于定义不清,在实际工作部门中的概念比较混乱。
- 作者:
朱庆芳
- 全文[ PDF 326.0 KB ] 1988.3(6) 共有 1809 人次浏览
|
|
- 私营企业主阶层在中国的崛起和发展
-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本身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私营企业主就是当今中国正在崛起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 作者:
贾铤,王凯成
- 全文[ PDF 394.0 KB ] 1988.3(6) 共有 1626 人次浏览
|
|
- 改革以来河北省社会群体结构的变化
- [摘要]1952年河北省社会劳动者1345.04万人,其中93.7%是农民,工人只占3.6%,知识分子占1.8%,当时有个体劳动者12.74万人,占0.9%。1978年我省社会劳动者增加到2141.02万人,比1952年增加了795.98万人,即增加了59.2%,社会群体构成发生了四个方面变化。
- 作者:
王义豪,贺银凤
- 全文[ PDF 231.0 KB ] 1988.3(6) 共有 1672 人次浏览
|
|
- 从首钢承包制看全民企业的内部分层
-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各部分职工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相互关系都在发生重大变化。 从社会学角度观察,要使这些企业的生产得到发展,首先应该调查了解职工队伍内部的社会分层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调适各部分职工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 作者:
戴建中
- 全文[ PDF 301.0 KB ] 1988.3(6) 共有 1340 人次浏览
|
|
- 湖南省常德地区私营经济考察报告
- [摘要]常德地区位于洞庭湖西岸,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粮、棉、油、鱼、猪、麻、茶、烟、果等大宗农副产品,均居全省前茅,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1987年,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的组合是6:3:1,其中乡镇企业收入达23.8亿元,比1979年增长7.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3.8元,比1978年增长2.3倍。这在全国也可以算作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 作者:
石成林
- 全文[ PDF 874.0 KB ] 1988.3(6) 共有 1370 人次浏览
|
|
-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社会环境——石狮市三镇一乡的社会调查
- [摘要]怎样为外向型经济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带着这个课题,我们于4月11日至28日,组织全所人员到石狮市调查研究,考察了市辖三镇一乡的企业和港口码头,访问了有关单位和干部群众,查阅了一些资料,并同乡,镇、市的领导同志进行了座谈。
- 作者:
- 全文[ PDF 497.0 KB ] 1988.3(6) 共有 1939 人次浏览
|
|
- 县级市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兴化市外向型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 [摘要]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县级市也面临着历史的抉择。如何根据县级市的经济特点、经济优势,逐步完成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变;农业经济为主向城市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依据兴化市的实际提出一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设想和对策措施。
- 作者:
?张义民
- 全文[ PDF 469.0 KB ] 1988.3(6) 共有 1252 人次浏览
|
|
- 经济行为: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 [摘要]目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一个现象是经济行为(如企业行为、个体经营者行为)一方面呈现出理性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又显示出理性化因素的增长极其艰难,而非理性因素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规律尚未充分实现的条件下又大量出现。
- 作者:
汪和建
- 全文[ PDF 577.0 KB ] 1988.3(6) 共有 1529 人次浏览
|
|
- 费孝通的书面讲话
- [摘要]我很抱歉,这次会议我不能来参加,我托王志诚同志把我想说的话带给你们,并祝这次会议开得成功! 我想藉此机会,回顾一下过去我国社会学发展的大体经过,检验一下我们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在1979年3月召开了有各方面同志参加的会议上成立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后来改名中国社会学会),接着着手筹备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作者:
王志成
- 全文[ PDF 236.0 KB ] 1988.3(6) 共有 1765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