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都社会发展指标及评价方法
- [摘要]社会发展指标是按照社会发展战略的总方向和总目标,运用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以数量来反映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变化,描述除经济指标外的总体社会现象,以综合衡量社会的进步,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社会全体成员在物质和文化生活上的提高和满足程度以及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情况。
- 作者:
社会发展指标及评价方法课题组
- 全文[ PDF 411.0 KB ] 1987.2(4) 共有 1894 人次浏览
|
|
- 中国城镇发展模式初探
- [摘要]1949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为10.6%,比一百年前的1850年时的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还低(1850年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为11.4%),只略高于1925年时的不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重(1925年不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为9.3%)。1982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已上升为20.8%,城市人口在32年内大致翻了一番。
- 作者:
马侠
- 全文[ PDF 750.0 KB ] 1987.2(4) 共有 1545 人次浏览
|
|
- 城市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和功能
- [摘要]城市生活方式作为城市社会学的内容之一,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研究,一是对一般的城市生活方式进行跨历史和跨文化的考察,二是对某一历史阶段上(或某一文化形态中)的某一类城市的特殊的生活方式进行考察,三是对某一具体城市的个别的生活方式进行考察。本文拟从第一个层次对城市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和功能进行一些尝试性的分析。
- 作者:
陆小伟
- 全文[ PDF 557.0 KB ] 1987.2(4) 共有 1965 人次浏览
|
|
- 英克尔斯论世界变迁的动力
- [摘要]美国科学院院士阿历克斯·英克尔斯,是现代化问题专家,美国国际关系协会副主席、斯坦福大学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曾任美国社会学学会会长,现为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分组委员会主席。1983年3月至5月,曾到中国南开大学讲学。1986年8月,应邀再次来华讲学,访问十几个城市。笔者与他同行近两个月,将其讲学及谈话记录成文,现发表一部分,未经本人审阅,仅供中国社会学研究者参考。
- 作者:
曹中德
- 全文[ PDF 266.0 KB ] 1987.2(4) 共有 1626 人次浏览
|
|
- 评《改革中的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对策之我见》一文
- [摘要]《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二期刊登的《改革中的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对策之我见》(以下简称《我见》)一文,提出了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认真进行研究。本文仅就我国农村的发展道路、我国社会的阶级估量和国家的性质、作用这样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发表个人的一些看法。
- 作者:
王小迅
- 全文[ PDF 502.0 KB ] 1987.2(4) 共有 1844 人次浏览
|
|
- 阶级与生存体系
- [摘要]人是社会的主体,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阶级社会的诸多社会关系中,代表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阶级关系又是基本的,所以,“人”的基本内涵是阶级,生物的人与社会客体的结合点也是阶级。所以,阶级分析方法是阶级社会里认识人、也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
- 作者:
董天佳
- 全文[ PDF 418.0 KB ] 1987.2(4) 共有 1777 人次浏览
|
|
- “七·五”期间全国社会学专门人才需求预测调查报告
- [摘要]从1979年我国重建社会学以来,社会学日益受到社会的了解和重视。为使这门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急需摸清全国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对社会学专门人才的需求情况。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和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接受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委托,进行了全国社会学专门人才需求的预测调查工作。
- 作者: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调查组
- 全文[ PDF 1036.0 KB ] 1987.2(4) 共有 2400 人次浏览
|
|
- 对于典型调查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 [摘要]典型调查长期来是我国最主要、行之有效的调查方法和工作方法,但在运用的过程中也曾导致过重大失误,其原因之一在于我们一直缺乏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和总结,以至将其简单化,本文拟从其方法论基础、选择典型的方法和结论的推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 作者:
白红光
- 全文[ PDF 588.0 KB ] 1987.2(4) 共有 1864 人次浏览
|
|
- 关于社会学中国化的初步研究
- [摘要]社会学的中国化,是重建中国社会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试从几个方面,对这一课题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大方。 一 谈论社会学的中国化,首先要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同样是科学,为什么不谈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中国化,而偏偏要谈论社会学的中国化呢?
- 作者:
?徐经泽,吴忠民
- 全文[ PDF 685.0 KB ] 1987.2(4) 共有 1848 人次浏览
|
|
- 关于我国社会学学科性质的研究
- [摘要]关于我国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是几年来社会学界研究和讨论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研究和讨论的背景、原因、意义、目前研究和讨论的状况、及历史的经验教训等作些分析,并论及一点不太成熟的意见。
- 作者:
?雷洪
- 全文[ PDF 685.0 KB ] 1987.2(4) 共有 1862 人次浏览
|
|
- 试谈大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 [摘要]本文指出,当今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工具和研究内容,渊源于西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作者以自己二十年来的体验和台湾近三十年向西方学习所叠积的经验得失,证明如果将西方社会心理学直接照搬或移植于对中国社会的研究,只能导致重复、肤浅并与中国脱节。因此,作者恳切希望我们注意,欲要避免重走这样的冤枉路,就应抛弃懒惰和传统的“从师习性”,从头开始,脚踏实地地对中国人自己的社会行为作本土的考察和描述,并进一步创造出可以涵盖中国人行为的理论架构,设计出真正适合于中国人的研究工具,从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和...
- 作者:
杨中芳
- 全文[ PDF 2212.0 KB ] 1987.2(4) 共有 2021 人次浏览
|
|
- “改革中的阶级结构的变化”学术讨论会纪要
- [摘要]《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二期发表王颉同志“改革中的阶级结构变化和对策之我见”一文后引起学术界和有关人士的注意。对该文的观点有反对的,也有赞同的,一致的看法是这篇文章涉及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开展深入讨论。王小迅同志还写了一篇文章与王颉同志商榷。
- 作者:
- 全文[ PDF 502.0 KB ] 1987.2(4) 共有 1566 人次浏览
|
|
- 我国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初探
- [摘要]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是“七·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课题之一。这篇文章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具体提出了建立我国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设想,实事求是,有理有据,分析得当,很值得一读。
- 作者:
朱庆芳
- 全文[ PDF 754.0 KB ] 1987.2(4) 共有 1696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