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转型社会中的农村变迁——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实证研究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13个村庄的实证调查,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经济结构、收入结构、生活质量、家庭功能与类型、农民思想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等六个方面的变迁。13个村庄中包括了大寨村、西铺村、沙石峪、刘庄、华西村等在全国曾发生较大影响的老典型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新典型,因而本文以鲜明的特点有别于其它关于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及研究文章。
- 作者:
张厚义
- 全文[ PDF 599.0 KB ] 1992.7(2) 共有 1672 人次浏览
|
|
- 也谈中国社会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再与陈树德同志商榷
- [摘要]韩明谟先生与陈树德先生就中国社会学史研究中的问题反复商榷已有两个来回。我们欢迎这种深入探讨、相互切磋的精神,以繁荣学术。中国社会学史研究尚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各抒己见的认识领域,尚待有志者奉献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 作者:
韩明谟
- 全文[ PDF 891.0 KB ] 1992.7(2) 共有 2421 人次浏览
|
|
- 农村家庭结构变动趋向的社区分析——湖南省桃源县同仁村调查
- [摘要]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动是在多重社会因素影响下进行的,各种社会因素对家庭结构的变动的作用方向并不全然一致,使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动呈现出有分有合的运行趋势。文章通过对湖南省桃源县同仁村作社区分析,揭示了人口、养老、婚居模式、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因素怎样影响着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动和演变趋向,并认为,同仁村家庭结构的变动既有特殊性,又有共同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作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的一种超前性“预演”。
- 作者:
方向新
- 全文[ PDF 567.0 KB ] 1992.7(2) 共有 1610 人次浏览
|
|
- 社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域社会——与丁元竹、江汛清同志商榷
- [摘要]本文针对丁元竹、江汛清同志在《社会学和人类学对“社区”的界定》一文中阐述的一些观点,提出自己对“社区”概念的不同评价。认为我国社会学界关于“社区”的界定不仅是清楚的,而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概念同其它概念一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社区”概念的变化反映了社会自身的变化和人们对“社区”认识的深化。“社区”概念的变化并不妨碍传统的社区研究方法的使用及其意义和价值的存在。恰恰相反,把“社区”理解为空间结构中的一个环节的观点反倒带来了许多理论上的混乱。作者最后提出了认识“社区”概念的方法论问题。
- 作者:
吴鹏森
- 全文[ PDF 533.0 KB ] 1992.7(2) 共有 1613 人次浏览
|
|
- 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思想的构成及其操作化目标的实现
- [摘要]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专制统治思想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对既存的统治思想包括奴隶主阶级专制统治思想的扬弃;对既存的与现实的其它各种社会思想的承袭与选择;在参与社会管理实践中个人或集团的经验总结。但是,地主阶级的统治思想并不是既存与现实统治思想或某些社会思想的简单叠加,而是经其自觉选择与提炼的结果,亦即经其内化升华的结果。地主阶级在登上历史舞台前后对统治思想进行了两次较大的选择——受益于极端专制主义统治思想及其操作化技术手段,地主阶级夺取了政权;凭藉具有人道色彩的温和专制主义统治思想及操作化技术手段,地主阶级巩固...
- 作者:
王颉,唐军
- 全文[ PDF 1813.0 KB ] 1992.7(2) 共有 2040 人次浏览
|
|
- 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衰败过程及其对现代化的影响
- [摘要]文章重点对中国19世纪末不可逆转的政治衰败的过程及其前因后果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剖析。作者认为,清王朝政权结构的脆弱性构成了政治衰败的内部动因,而西方文明的挑战则构成了政治衰败的外部动因。辛亥革命虽然顺理成章地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它并没能扼止政治衰败的过程;相反,由于革命后权威危机的出现及其应对措施的失败,这一衰败过程进一步加深,几达于政治分裂和社会解体的程度。20世纪初叶中国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因之而丧失殆尽。
- 作者:
孙立平
- 全文[ PDF 1130.0 KB ] 1992.7(2) 共有 1929 人次浏览
|
|
- 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外近期研究综述
- [摘要]近年来,比较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课题是对“国家角色”的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国家作为一个“体制建构”和“行动主体”来关注。就地区而言,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研究者认为国家有实行政治改革、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及同跨国公司交涉等作用;研究发达社会(包括北美和日本)的学者则把国家看成是制定社会发展计划、处理国内外问题的机构。
- 作者:
张静
- 全文[ PDF 548.0 KB ] 1992.7(2) 共有 1952 人次浏览
|
|
- 小康问题研讨会纪要
- [摘要]1991年1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课题组主持召开了小康问题研讨会,到会的专家学者共40多人。在一天的研讨中,专家们就小康的涵义、指标的选择和确定、评价方法、实现小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 作者:
朱庆芳
- 全文[ PDF 158.0 KB ] 1992.7(2) 共有 1428 人次浏览
|
|
- “小康”史考
- [摘要]小康社会最初是由古代儒家提出的一种理想社会模式,它以礼治为基本特征;近代维新派康有为也曾提出过“升平世”的理想社会模式,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为价值取向;现代,中国共产党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小康”作为近期目标,“小康”成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阶梯。
- 作者:
王玉波
- 全文[ PDF 522.0 KB ] 1992.7(2) 共有 1568 人次浏览
|
|
- 1990年各省市区小康目标实现情况的试测
- [摘要]199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发展最后一年,也是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小康水平的起点,这一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份。自从1991年4月公布了《十年纲要》,正式提出了到2000年要实现小康目标以来,社会各界对实现小康目标都十分关注。
- 作者:
“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课题组
- 全文[ PDF 492.0 KB ] 1992.7(2) 共有 1610 人次浏览
|
|
- 关于“信任负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用的历史思考
- [摘要]本文以若干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探讨了“信任负担”在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上产生的作用。作者认为,“信任负担”是执政党的一种警觉和忧患意识,它对中国共产党履行其职责的活动有着积极影响,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也表明,如果对“信任负担”缺乏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对党的活动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其后果和损失也是严重的。改革以来,党的活动同样受到了“信任负担”的积极和消极的两面作用,同时又出现了缺乏“信任负担”的问题。
- 作者:
王小迅
- 全文[ PDF 560.0 KB ] 1992.7(2) 共有 1790 人次浏览
|
|
- 试论军地协调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 [摘要]和平时期军队与地方的协调发展是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军事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军队与地方在根本利益一致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一些非对抗性矛盾,论证了军地协调在社会运行中的整合功能:一是军地协调能够保证社会系统的有序运行;二是军地协调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社会震荡”;三是军地协调必然产生“非加合性”政治优势;四是军地协调有利于促进双方组织结构的稳定。本文还提出了解决军地之间矛盾的方法和途径。
- 作者:
吴晓晶,许祥文
- 全文[ PDF 577.0 KB ] 1992.7(2) 共有 1377 人次浏览
|
|
- 社会凝聚力简论
- [摘要]社会凝聚力和“冲突力”与“影响力”一起,构成完整的人际相互作用力体系。凝聚力具有整合功能、稳定功能等;依照产生方式而分为认同性凝聚力与互补性凝聚力;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凝聚力体系,应当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等入手,逐步认识和完善起来。
- 作者:
鲁品越
- 全文[ PDF 399.0 KB ] 1992.7(2) 共有 2280 人次浏览
|
|
- 中国人的现代化发展因素的综合研究
- [摘要]作者在对传统社会化模式进行分析反思的基础上,指出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社会化在现代社会的必然延伸;进而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对大量第一手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对影响我国人的社会化、现代化的三大类诱发因素:群体型诱因、文化型诱因和结构型诱因作了定量化描述分析,揭示了影响现代人成长、发展的各种类型因素的内涵、特征和作用强度;对社会学科有关人的社会化、现代化理论作了一定的创新发展。
- 作者:
叶南客,徐琴
- 全文[ PDF 776.0 KB ] 1992.7(2) 共有 1430 人次浏览
|